天天看點

谷愛淩成功的幾點啟示一個18歲的女孩集奧運冠軍斯坦福學霸,時裝模特于一身,我細細地看了她的介紹,注意到她的媽媽兩個細節:

作者:快樂教主Helen

谷愛淩成功的幾點啟示

一個18歲的女孩集奧運冠軍斯坦福學霸,時裝模特于一身,我細細地看了她的介紹,注意到她的媽媽兩個細節:

女兒說“我一定要考斯坦福時”,

媽媽說“你不必非要考斯坦福,隻要是你喜歡的學校都可以,關鍵是你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

在奪冠之前的最後一跳,女兒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說你隻要選擇1440,保住銀牌就行,但是愛淩最終選擇了1640的難度,挑戰金牌,最終奪冠。

我覺得這給我們啟示:咱越是催着逼着孩子學習,孩子越不愛學,甚至躺平,如果給孩子相對輕松的氛圍和寬容的态度,反倒可以激勵孩子的上進心,有點像捧細沙來比喻人與人間關系,捧得越緊,掉得越多。

如何給孩子外送内緊的激勵機制呢?

1 家庭能量守恒

家長強勢孩子大多弱勢,這也就是越催越逼孩子越不學,反而寬松環境下,孩子極有可能會主動學習,那有的就說了,那咱家長不管孩子了?沒要求沒期待呗?當然不是,我們這裡讨論的是方法,目的都是一樣的:讓孩子養成學習習慣。不知道這個例子是否恰當:之前我和我女兒說,咱倆每天半小時學英語,開始還可以,能堅持,逐漸就松散了,怎麼吸引也不過來,于是我呢,自己讀,自己聽,和她的玩偶進行互動,她逐漸被吸引過來,現在天天提醒我,媽媽,該學英語了。這就是想說的第二點啟示

2 保持自我

很多媽媽生娃後,過于專注孩子,幾乎沒自己的生活,之前的愛好興趣蕩然無存,但是愛淩媽媽還是會給自己生活留出空間,她說原來我也是個很愛玩的人,生娃後照樣去越野,滑雪,騎馬,看着媽媽生活如此豐富,愛淩也受感染,在衆多愛好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熱愛--滑雪,并且可貴的是堅持下來,作為媽媽,我不逼你做什麼,我堅持做我熱愛的事情,你願意加入進來,我全力創造條件來支援。有的說,就玩?不學習?當然不是,愛淩媽媽對于愛淩的學習是有很高要求的,她不要求孩子非得考斯坦福,但是我希望孩子有終生學習的能力,她媽媽當然知道高分進名校,名校有更好發展了,那為什麼不用高分名校作為目标或者說不在嘴上直接說出來呢?

因為大學其實是一種學習的途徑和場所,資源豐富且集中,我們可以用一段相對專注的時間來學知識,而分數是學習成果的階段性回報,證明了我這段時間是不是學懂了,無論是名校還是分數,都不能作為最終成功成才的絕對标志,而真正的教育呢,是這個孩子是不是擁有再學習的能力,可以擁有這種能力去應對未來一系列未知的挑戰。說通俗就是:有能力了,自然高分,能力如何獲得?肯定是不斷地學習。

可能有的說,人家孩子天賦好,經濟實力強,别的都沒啥用,我隻能呵呵了,為什麼不看到媽媽的教育方法呢?天賦好的孩子放任自流就一定能成才?天賦好的孩子不上學不接受教育也能進名校?再說經濟實力,也不是說讓咱孩子必須去滑雪[捂臉],這隻是個例子而已,根據家庭情況選擇适合自己的即可,咱們家長不是說讓孩子必須成為哪個名人,重要的任務在于:孩子能跳1米6,盡全力幫他們研究再跳高一些的方法,輔助他們跳更高即可。供參考借鑒,大家共勉[66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