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月1日起實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3月1日起實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今年3月1日,《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即将在全省範圍内施行。2月11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省住建廳)

組建的《條例》省級巡講團來到九江,就《條例》内容解讀和生活垃圾分類實操宣講指導。

而在九江,生活垃圾分類目前的情況如何?關于垃圾分類又有那麼具體規定呢?

3月1日起實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節能減排全程分類去年7月,《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獲全票通過,将于3月1日起施行,這标志着我省垃圾分類工作邁入法治化新階段。為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濃厚氛圍,實作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目标,2月10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啟動全省宣講活動。此次來到九江巡講,希望可以借此機會教育訓練市、區(縣)一級的宣講團成員,分散到每個社群、街道去宣講。以點帶面,全面覆寫地進行解讀、宣講《條例》,以此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推進垃圾分類,前端減量是關鍵,大家不但要學會分類投放垃圾,還要踐行CD光牒行動、減少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産生。”巡講中,省住建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條例》共十章六十九條,對規劃建設、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社會參與、監督管理、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法律責任等都做出了明确規定。《條例》第一章第九條明确提出“碳減排”工作,是首次在省級垃圾管理立法中提出垃圾分類“碳減排”要求。

《條例》中還明确,未按照要求将生活垃圾投入對應容器的,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收集、運輸機關随意傾倒丢棄遺撒生活垃圾或者滴漏滲濾液,最高罰款50萬元。

完善設施“由内及外”城市化的程序對城市經濟、資源利用、生活品質、時間成本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城市的美麗不在一花一木、一柱一磚,而在支撐這些美麗圖景背後的軟硬體條件。

自2019年我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組建了市垃圾分類上司小組辦公室,正在積極制定适合九江城市實際的工作方案。

3月1日起實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是基礎。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九江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市中心城區共建設分類投放亭350個,公共區域也都有兩分類垃圾桶。同時,不斷加快末端處理設施建設,目前我市三座焚燒發電廠全部完工并穩定營運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2022年7月完工,屆時全市餐廚垃圾将實作單獨收運、處理,分揀中心建設也正在積極籌備中。

此外,還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搭建了資訊釋出平台,創立了九江垃圾分類公衆号,編制了幼兒、國小、中學生活垃圾分類教材,印發了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2萬餘冊,制作了生活垃圾分類專題視訊在全市電梯裡進行播放宣傳,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小區、進學校、進商企”等宣傳活動。引導市民“由内及外”地了解垃圾分類,再到自覺執行垃圾分了的相關要求。

由點及面 逐漸推進鶴問湖壹号小區作為九江最早試點生活垃圾分類的小區之一,現在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環保氛圍。兩個幹淨整潔的分類亭分列小區南北兩側,基本處于小區居民出門的必經之路上。

這個由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構成的“四分法”分類亭,十分醒目。剛剛下樓扔垃圾的嚴曉平手上拎着兩個垃圾袋,他一邊擡起垃圾桶的蓋子,把一袋礦泉水瓶扔入可回收垃圾桶内。“小區裡經常有垃圾分類的督導員在這裡幫忙,以前還會幫着分揀,也經常在中央廣場搞活動,讓孩子參加,借用孩子的力量帶動我們全家人都參與垃圾分類。”記者還在現場看到,分類亭一共放了五個垃圾桶,其中有兩個是廚餘垃圾桶。結合小區居民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居民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占多數,是以靈活設定了兩個桶便于使用。

據了解,我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采取“由點到面”方式,先在每個區打造試點小區,從零散的試點小區到一個示範街道,再逐漸推進全覆寫。從2019年4個試點小區發展到目前120個試點小區,九江正在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周慧超 文/攝)

來源|九江新聞網

責任編輯|何文貞

3月1日起實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3月1日起實施!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