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智自北京為《中國時報》(www.chinatimes.net.cn)報道。
秋天越來越冷,但外貿企業仍然普遍處于春季。
"今年以來,我們的訂單量猛增,為了按時、品質好完成訂單,工廠中的房間開啟了24小時連續運作的高速運作模式,工廠中的房間每天可生産1萬多種産品,有些訂單甚至需要處理。"廣西一家從事針織服裝出口業務的公司表示。
截至7月底,該公司已傳遞了360萬件貨物,價值超過17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
千裡之外的安徽服飾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孟卓,也有同樣一串做不到的"甜頭麻煩"。
海關總署公布資料顯示,我國8月份進出口總額達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出口1.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進口1.53萬億元,同比增長23.1%。
浙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8月份出口超出預期,主要是因為發貨周期延長導緻海外聖誕訂單提前發貨,是以聖誕訂單效應比往年更早反映,支撐了8月份的資料。
海關總署研究中心主任萬中心表示,今年貨物貿易預計将以兩位數增長,達到5.1萬億美元,無論是去年還是2019年。這意味着,在"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中國有望提前實作"十四五"的貨物貿易目标。屆時,中國在商品貿易中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将進一步提高到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增長并不是全部潛力。據了解,由于海運集裝箱緊張,部分企業延遲排隊,部分影響了出口。否則,出口可能會增長。
但海關總署發言人李奎文也提醒說,全球疫情仍在演變,外部環境正變得更加複雜和嚴峻,而去年四季度中國外貿基數較高,未來中國外貿增速有望回落。
出口商的彈簧
今年8月,海外聖誕節旺季出貨旺季的最後階段,出口商開始集中貨貨。
"由于海運供應緊張,今年的出口周期比往年長,這次不發貨,可能因為集裝箱不能運出去,一旦出貨季,沒有好客戶就會想要這些貨物,最後隻能積壓。"孟卓說。
由于集裝箱緊張局勢緩慢緩解,一些公司早在7月就開始發貨。而在8月,國外出貨量的高峰期正式到來。
商務部發言人Peak也表示,6-8月是聖誕節出貨量的高峰期,但今年,考慮到海運延誤的風險,海外客戶一般通過網上商品提前簽單。有些訂單比往年更早發貨,以完成傳遞。
這是今年8月進出口激增的原因之一,但出口隻是出口的下遊環節。在紅塔證券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李啟軒看來,進出口高于預期的一個原因是,新疫情對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的影響明顯,目前,越南、馬來西亞等城市關閉,生産受到明顯影響,8月份, 越南出口從正增長到負增長-1.13%,菲律賓制造業PMI從50.4降至46.4,為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
這也導緻大量訂單流回中國。
海關總署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為24.7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7%。其中,出口額達13.56萬億元,同比增長23.2%,進口額為11.22萬億元,同比增長24.4%。
"前八個月,得益于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經濟持續穩定複蘇,中國進出口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甚至與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22.8%。"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奎文說。
一個亮點是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服裝、汽車等商品出口持續強勁增長。前8個月,我國機電産品出口額為7.98萬億元,同比增長23.8%。進口方面,大豆、天然氣、內建電路、汽車等主要商品進口量分别同比增長3.6%、22.2%、27.2%和31.2%。
同時,我國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興貿易格局也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貿易模式結構進一步優化。
第四季度壓力依然存在
不過,在李超看來,8月份的出口超出預期,可能意味着一個階段的獲利回吐,聖誕訂單提前應對,可能導緻後續的連續性和強度下降,同時疫情沖擊新興市場的供應訂單轉移也難以維持。
"目前供需缺口仍是出口熱潮的原因,發達經濟體消費對耐用品的需求有望逐漸減弱,一方面,疫情期間由于服務業消費需求喪失導緻的商品需求增加,将随着服務業消費的複蘇而逐漸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美國的大規模财政補貼計劃,對消費品的需求将繼續下降。"李超說。
與此同時,一些東南亞訂單是否會被保留,盡管其中一些訂單已于8月轉移到中國,但存在相當大的不确定性。據了解,這部分以勞動密集型産品為主的訂單對成本高度敏感,雖然疫情的爆發取決于中國的供給,但随着疫情的緩和,海外供應缺口整體将呈現收窄趨勢。
商務部部長王文道還指出,今年強勁的外貿背後有很多"一次性因素",如疫情加劇導緻周邊地區訂單回國,防疫物資出口急劇增加,這些"一次性因素"正在逐漸消退,下半年外貿增速正在逐漸放緩, "明年的外貿形勢可能會非常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進出口大幅上升,但部分訂單因訂艙困難或運費過高,國内倉庫積壓,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
"目前,我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産能不足、運費高、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币匯率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四大難題。王文道指出。
事實上,進入下半年,消費、房地産投資等主要經濟資料和高頻名額強勢指數開始呈現下降的特點,市場也開始出現"衰退"預期。不過,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媛表示,下半年出口韌性依然強勁,要注意出口産品結構、海外疫情反複爆發、海外經濟、發達國家産能使用率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等四大支撐。
市場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長将分别回落至6.1%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