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末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人們走在城市裡,你沿着濟南的護城河邊看看吧,夾河兩岸,遍植垂柳。吹面不寒楊柳風,風拂其枝,柳絲擺舞,嫩綠的柳芽已經綻放,露出了笑臉,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翹露出小腦袋,最先報出了春天的訊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青末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本作者2012年攝于濟南大明湖)

要說起濟南的柳樹來,還是很有特色的,大凡泉水之處,皆有柳。濟南的柳樹,天下聞名。古人早就為此做了家喻戶曉的廣告:“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柳)。”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濟南有泉水處皆有柳的身影。趵突泉垂柳依依;珍珠泉,五龍潭環池栽柳;黑虎泉柳絲垂河;大明湖更是沿堤岸楊柳環繞。湖幹煙亂柳毵毵,風扶弱柳千縧碧。還有那老街深巷的楊柳。古人曾描寫大、小闆橋街一帶景色:“一曲溪流一闆橋,浣衣石面汲泉瓢,家家屋後停針女,樹底橫舟手自搖。”曲水亭畔,一溪垂柳,吐綠綻芽,婀娜婆娑,随風起舞,搖曳生姿,風流萬種。

柳,據百科全書解:柳條細長而低垂,褐綠色,耐寒耐旱,喜溫暖至高溫。葉為線狀披針形,兩端尖削。過去把女子的秀眉喻為“柳眉”是再貼切不過的。“芙蓉如面柳如眉”,纖纖細腰妩媚生。

青末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本作者攝于1980年濟南銅元局前街護城河邊)

柳樹性喜濕地。濟南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分,年均氣溫在13.6度,地下水資源充盈,濟南的地理環境,最适合于栽柳。柳樹有着極強的生命力,民間有“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說,是以前些年被市民和專家一緻評選為濟南市樹。

古代寒食節、清明節,家家有插柳枝的風俗。“忽見家家插楊柳,始知今日是清明。”(陸遊)因為柳樹為陽性樹種,民間多用于避邪及招風水。每當此,小孩子們還折下柳條,編織個柳條圈帽戴在頭上。古人雲:“清明不戴柳,紅顔成皓首。”希冀青春永駐。有的地方,在清明掃墓時,把柳條插在墳頭上以示紀念先人。

古代還有折柳贈别之俗。惜别之際,折柳相送,一是祝願朋友路途順利;二是寓意無論漂泊何方都能像柳枝一樣适應當地,随遇而安。柳與“留”諧音,又有“挽留”之纏綿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采薇》“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話盡親朋好友間缱绻柔情的别離。

“燕忙莺懶花殘,正堤上柳花飛絮,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宋.章質夫)再晚一點,到了柳花成熟的時候,那紛紛揚揚的柳絮就該登場了。但見飛絮蒙蒙,百花生樹,紛紅駭綠;泉城内外,漫空飄白。河沿邊、馬路上、巷街中,到處皆是。護城河、五龍潭、珍珠泉、鋪滿了一層層楊柳絮,把個池塘水面覆寫的見不到綠水。真是詩人歡喜,過敏者愁也。

柳樹全身都是寶。柳葉、柳花、柳枝、柳根、樹皮都可入藥,主要功能,清熱解毒鎮痛。你不知道吧,人們常用藥阿司匹林,就發明起源于柳樹。現代科學研究,柳樹皮可以治感冒,柳樹花可治黃疸,吐血,便血,治惡瘡;柳枝防治急性傳染肝炎,慢性氣管炎,心絞痛,冠心病和燒傷等。

現在你知道我們柳樹的可愛了吧。

作者自傳:文葦,1957年出生于濟南,從未離開過故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表作品以來,在省内外報刊發表作品僅過百而已。

本文參與青未了散文獎之主題“齊魯風情”作品征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