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人物,他們妻子的名字,都叫作“李秀文”。這其中一人,就是“北伐名将”葉挺。

北伐名将葉挺的妻子,閨名喚作“李秀文”。

她出身名門,是執信中學裡被人追捧的校花。十八歲時,李秀文嫁給了大她十一歲的葉挺。

婚後,李秀文默默地支援着葉挺,充當他的賢内助,并為他生下了九個兒女。在葉挺最困難的階段裡,李秀文變賣家産,支援丈夫。

可以說,十八歲之後的李秀文,将她的一切,都給了葉挺。但是,李秀文最終的結局,卻并不美滿。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出身名門的校花

1907年,李秀文出生。李秀文的父親李少村,早年間在澳門經商,積累了豐厚的家産,李家也成為了一個較有名望的士紳富裕家庭。

李家的祖籍,在廣東省的東莞。

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是以,當廣東的局勢較為穩定之後,李少村帶着家人,遷回了廣東定居。李秀文,也跟随着父母,傳回了廣東。

1921年,為了紀念民主革命家朱執信先生,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執信中學。

當時,執信中學作為私立學校,有資格就讀的,幾乎都是家境富裕、出身良好的學生。這其中,就包括了李秀文。

面容美麗、氣質典雅的李秀文,被譽為是女中的校花,遠近聞名。

也正是在讀中學的這個階段裡,李秀文與葉挺結識。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校花與軍官

1924年,十七歲的李秀文,是在執信中學讀書的女中學生。而二十八歲的葉挺,則在孫中山大總統府的警衛團第二營擔任營長。

此前,從未有過交集的兩個人,在1924年之後,緊緊地綁定在了一起。

葉挺與李秀文兩人的結識,緣于一個人:李達章。

李達章,早年間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參加過武昌起義、讨袁運動等革命活動,是最早的一批革命者之一。

1921年,李達章和葉挺,同時被招納進粵軍第1師。後來,兩人又先後進入了廣州政府的警衛團。李達章和葉挺兩人,是兄弟、戰友、知己。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而同時,李達章出身自廣東的東莞,與李秀文的父親李少村,是同鄉同族,兩人的交往,非常密切。

在李達章的牽線之下,葉挺和李秀文開始接觸。

一個是亭亭玉立的聘婷校花,一個是意氣風發的青年軍官。唯美的愛情,自然而然地在兩人之中産生了。

李秀文的父母,對葉挺還是非常滿意的。

雖然,葉挺比李秀文大了11歲;雖然,葉挺曾經有過一段婚姻。

1924年,在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支援之下,葉挺以青年幹部的身份,被派往蘇聯學習。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在前往蘇聯之前,葉挺向李秀文求婚。

1925年,從蘇聯歸來的葉挺,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獨立團的團長。

也是在這一年裡,葉挺和李秀文,在廣東的肇慶,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李秀文,正式嫁給葉挺為妻。

同甘共苦

北伐戰争中,葉挺率部出征,英勇善戰,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身為妻子的李秀文,在背後默默地支援着葉挺。

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葉挺與周恩來、葉劍英等人,組織并上司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

廣州起義失敗之後,因為各種原因,葉挺脫離黨籍,在海外流亡。李秀文,一直陪伴在葉挺身邊。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從1927年到1937年,這十年的時間裡,葉挺一家的生活,過得非常艱苦。他們在旅歐五年之後,曆經千辛萬苦,傳回到澳門。

1937年,全面抗日戰争爆發。黨組織與國民黨當局經過協定,決定将南方八省的紅軍和地方部隊,改編為新四軍。基于各方面的考慮,已經脫黨十年的葉挺,被任命為新四軍的軍長。

新四軍的籌建工作,非常艱難。

為了支援丈夫,李秀文拿出父母的養老金、變賣家産。用艱難籌來的錢,李秀文在香港、廣東等地,買到了3600支手槍,并親自将這些槍支押送到皖南新四軍的駐地。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在皖南的生活,充滿着艱險。但李秀文始終不畏艱險,一直陪伴在葉挺的身邊。1940年秋天,因為戰略部署的調整,新四軍正在籌備北上的相關問題。

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慮,李秀文與丈夫分别,傳回廣州。但是,讓李秀文沒有想到的是,夫妻二人再次相見,卻是那麼地艱難。

生死追随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之後,葉挺被蔣介石關押。得知消息之後,李秀文四處奔走。

1942年的下半年,在李濟深的幫助之下,李秀文獲準帶着女兒葉揚眉,來到關押葉挺的地方,與他一起生活。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葉挺被轉移到了廣西的桂林之後,李秀文的母親,帶着一家人,也都來到了桂林。在這段時間裡,葉挺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地艱難。

國民黨派出的特務,時刻監視着葉家人的一舉一動,收繳了别人寄來的銀票。為了緩解拮據的生活窘境,李秀文當掉了從娘家帶來的衣服和首飾,用當來的錢,買了一批山羊、小豬、小雞、蔬菜種子。

為了葉挺,李秀文從一個生活富裕的千金小姐,變成了養豬種菜的農婦。盡管生活非常艱苦,但是,李秀文始終無怨無悔地陪伴在葉挺的身邊。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在這些年裡,李秀文先後為葉挺生下了九個兒女:七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第三個兒子,在出生不久之後,就夭折了。

1943年,在最小的兒子“阿九”出生不久之後,國民黨當局決定:将葉挺轉移到湖北恩施。

顯然,一大家子的人,都跟随着葉挺轉移到恩施,是不可能的。

最終,葉挺帶着三個年紀較大的兒子,前往恩施。

李秀文與其他的孩子,則繼續留在桂林生活。後來,李濟深再次向李秀文伸出援手,幫助她們一家人搬回廣州。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黨組織一直都在積極地營救葉挺。終于,1946年3月,被關押了五年之久的葉挺,被釋放了。

在廣州的李秀文收到消息之後,激動不已,即刻收拾行李,帶着長女葉揚眉和幼子阿九,去前往重慶迎接葉挺回家。

1946年3月9日,李秀文與葉挺,再次團聚了。

此時,不管是葉挺,還是李秀文,他們的鬓邊,都染上了白發;他們的眼角,也都刻下了皺紋。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但是,當兩人相見的那一刻,他們的眼中,都是苦盡甘來的、幸福的笑意。

他們都認為,苦難已經過去了。

但是,事實呢?

同生共死

出獄的第二天,葉挺就向延安,送出了入黨申請,并開始計劃到延安的行程。1946年4月8日,葉挺夫婦,帶着長女葉揚眉和幼子阿九,與王若飛等人,乘坐飛機前往延安。

葉挺夫婦,帶着對未來的美好盼望,登上了前往延安的飛機。

在延安,也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毛主席、朱德總司令等重要上司人,也都來到了延安的機場,迎接葉挺夫婦。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然而,意外卻是來得如此地突然。

飛機到達山西境内時,卻意外地與山體撞擊。飛機爆炸起火之後,墜落山崖。飛機上的所有人員,全部遇難。

此時,葉挺,才50歲。

李秀文,也才39歲。

李秀文:出身名門的校花,變賣家産支援丈夫,生育九子,結局如何

李秀文,用她的一生,來踐行了“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承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