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部等部門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要求職業院校學生畢業時要同時獲得學曆證書與若幹技能等級證書。在政策推動下,在校學生職業技能教育訓練或許是教育教育訓練服務新的增長點。
以浙江杭州的情形為例,31所中職學校已實作了“1+X證書”教育訓練全覆寫。目前看來,學校與教育教育訓練機構的合作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緊密合作型,通過共建産業學院等實體形式開展。證書教育訓練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學生和企業的認可度較高。另一類是購買服務型。部分學校通過購買教育訓練視訊、試題庫等服務,并承擔學生考證費、教師考評員費用,實作教育教育訓練轉移支付。
教育教育訓練機構進入職業教育證書教育訓練領域,證書的含金量是關鍵。職業教育證書教育訓練亟待更多規模型、領軍型企業深度參與,不斷增強社會對職業等級證書的認可度。
教培機構應轉型,搭建職業技能人才供應橋梁
目前,中國教育普遍面臨的困境是學校教育模式與衆多企業實際需求的不比對。此外,由于社會需求的多元化,新興行業不斷湧現,也需要崗位教育訓練前置。搭建職業技能人才供應橋梁,探索職業教育需求下沉路徑,應成為教育教育訓練機構轉型的着力點,是拓展職業教育服務領域的關鍵所在。
教育教育訓練企業的優勢就在于可依托自身技術優勢與教研能力,提供更有深度,更符合市場期待的教育訓練解決方案。比如借助大資料分析,可做出行業就業人數預測模型,開展後備人才精準教育訓練。至于發揮線上教育優勢,提供适合成人的碎片化教育訓練,更是教育教育訓練企業大有可為的天地。
“面對‘雙減’政策重壓,教培機構亟需謀求轉型發展,及時調整業務類型,可以向風險較小的職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民辦高等教育等方向轉型發展,對于大部分中小微需要轉型的教培機構來說,随着近年來人工智能教育逐漸進入課标,轉型人工智能課程課後服務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