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大壩工程學會釋出2021年度科學技術獎勵結果公告,由市水利局主持申報的“沿海地區洪水資源利用及水庫安全風險管理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喜獲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也是近年來我局首次獲得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獎勵。
我市地處沂沭泗流域下遊和省供江淮水源的最末端,水資源呈現過境客水多,本地水量少和汛期水量多,非汛期水量少的顯著特征,每年需要大量調引江淮水源支撐全市的工農業生産和生态用水。我市本地年均地表水資源量不足15億立方米,而多年平均過境客水量超過本地水量的3倍以上,尤其到汛期,大量的上遊洪水通過新沂河、新沭河等河道經我市入海,科學開展洪水資源利用研究一直被我局列為重點攻關項目。
“沿海地區洪水資源利用及水庫安全風險管理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課題組在省、市相關機關資助下,曆時10多年,系統開展了沿海地區洪水資源利用及水庫安全風險管理研究,取得了重要創新性成果,項目創新性地建構了兼顧效益與公平、以經濟效益最優為中心的洪水資源可利用量配置設定模型,提出了基于能值理論的洪水資源利用效益量化方法;提出了洪水資源利用風險識别與評估技術體系,建立了以風險率最小和綜合效益最大為目标的風險決策模型;基于水文水動力學模型與GIS技術,提出了水庫下遊洪水風險圖繪制方法及風險規避等措施,實作了洪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風險調控。
該研究成果對連雲港等沿海地區充分認識洪水資源利用風險,科學決策洪水資源利用,提高洪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解決防洪和水資源短缺問題,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也為沿海地區的水利規劃與管理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支撐。
(供稿:規計處 通榆河管理處,責編:辦公室)
【來源:連雲港水利局_水利要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