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寶藏》之越王勾踐劍—中國劍魂,凝聚天地靈氣彰顯王者氣魄

作者:三合讀書
《國家寶藏》之越王勾踐劍—中國劍魂,凝聚天地靈氣彰顯王者氣魄
《國家寶藏》之越王勾踐劍—中國劍魂,凝聚天地靈氣彰顯王者氣魄
《國家寶藏》之越王勾踐劍—中國劍魂,凝聚天地靈氣彰顯王者氣魄

開篇集荊楚文化之大成

大湖之北、絕豔江城。楚文化獨領風騷數百年,歡迎來到荊楚文化寶庫--湖北省博物館。

楚人的先祖是火神祝融,以火創造的文明,點亮了荊楚大地的曆史,24萬餘件曆史遺存,就珍藏在我們日夜守護的這個神秘文化寶庫之中。火與銅的共舞,創造出諸多精美的禮器、兵器。我們相信,先祖祝融最終浴火而生,化為神鳥鳳凰,飛登九天,奔流不息的時間長河,終将這每一刹那沖刷成永恒,銘刻在這裡。

我們從湖北省博物館的24萬餘件文物中精選出了三件--越王勾踐劍、雲夢睡虎地秦簡和曾侯乙編鐘,它們承載的精神,仍然規範着我們今天的生活。

這三件文物,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很好地诠釋了中國人對情與法的獨特了解。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十三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應該成為傳播中華美德和中華文化的主體。

方勤

湖北省博物館看門人

君子劍文化的重要載體劍,古代兵器之一,屬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在青銅冶煉業發達的商代已經有了很短的古劍,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國君諸侯為保護自己,竭力搜尋工匠高人鑄造利劍。無數傳奇寶劍,都誕生在這個時代。依據《考工記》的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已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銅與鉛、錫的比例也有所不同。這樣的冶煉技術,領先西方國家近千年。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文物,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出土時,劍插于黑色漆木劍鞘内,雖深埋于地下2400多年,出鞘時劍身仍寒光閃閃,毫無鏽蝕,刃薄鋒利。在劍身近格處有兩行8字的鳥篆銘文--“越王鸠淺自乍用劍”。說明它是越王勾踐的青銅劍。這把劍全長55.6厘米,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内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圓莖中空,莖長8.4厘米。劍格寬5厘米,正面用藍色琉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身長47.3厘米,兩面滿飾黑色萎形幾何花紋。

越王勾踐劍的工藝之精美無與倫比,集當時各種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于一體,代表了當時吳越鑄劍技術的最高水準,剛柔相濟,既堅韌又鋒利的特性,使錢王勾踐劍成為不可多得的國寶級文物。

國寶守護人段奕宏

我對越王勾踐的故事并不陌生,但是見到實物時,我還是很驚奇:劍比我想象中的小很多。但正是這麼小的一把劍,讓無數人惦記了幾千年。

這把外表看起來并不霸氣、張揚的劍,能在無數利劍中脫穎而出成為“天下第一劍”,我想不是因為它華麗的外表和高超的鍛造工藝,而是因為它陪伴勾踐曆經滄桑,卧薪嘗膽,奮發圖強,見證了那段滄海沉浮的亂世春秋!

一把絕世寶劍,凝聚天地靈氣,彰顯王者氣魄。

前世

卧薪嘗膽鑄春秋

越王勾踐劍在我們長江中下遊地區,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連結,從越王勾踐到吳王夾差,一直到我們楚國。可以通過這樣一把劍,來講述春秋時期,我們長江中下遊地區風風火火的曆史場景。

--龔良 南京博物院院長

公元前6世紀中葉,正值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周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征戰頻繁。當時,地處中原的各國内政動蕩、而地處南方的楚、吳、越之間也開始了激烈的征戰,一度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吳國在今江蘇南部,都城為吳(今江蘇蘇州);越國在今浙江北部。都城為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南)。

先是吳楚争霸,而與吳國相鄰的越國,則常趁吳忙于攻楚之際,襲擊吳國。公元前496年,越王常允逝世,王子勾踐即位。伐楚獲勝回國的吳王阖闾趁機大舉興兵伐越。年輕的越王勾踐用奇謀大敗吳師,吳王阖闾負傷而死。

兩年之後,阖闾之子夫差再興重兵伐越,替父報仇。越國大敗,勾踐請降,夫差以越王質吳為條件,許降撤兵。從此,勾踐淪為吳王夫差的仆役、為吳王“駕車養馬”,執役三年,忍辱負重,曆經磨難,終于赢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

越王勾踐回國之後,不忘會稽之恥,“方苦身焦思,置膽于座。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一面卧薪嘗膽,厲兵秣馬,一面在賢大夫範蠡、文種輔佐下改革國政、振興經濟。經過十餘載的勵精圖治,于公元前482年東山再起,興兵伐昊。公元前473年,夫差自殺,吳國滅亡。勾踐沿夫差的路徑北進,大會諸侯于徐州(今山東藤縣)、“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号稱霸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終于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任霸主。

春秋戰國,時局動蕩,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争,各諸侯國不斷改進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樣的武器,進行着一場空前的“軍備競賽”。各國都擁有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吳越之地,自古便是劍氣縱橫之所在,以精絕的鑄創技術而名聞天下。據《越絕書·寶劍篇》記載,當時的寶劍鑒賞家薛燭這樣評價越王勾踐的“純鈞”劍:“手振拂,揚其華,淬如芙蓉始出。觀其钣,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于塘;觀其斷,岩岩如瑣石;觀其才,煥煥職冰釋……雖複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一物。”

它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這麼一個強國夢的具體載體。後來,在我們傳統的中國文化當中,劍這麼一個符号,也成了一種精神武器。

--蔡聚 浙江省博物飾副館長

重制

春秋霸主最後的遺珍

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楚基出土的。出土之後,從劍鞘裡面拔出來的時候,人們發現上面有文字。“越王自卞用劍”6個字大家都知道,另外兩個字是什麼至關重要,但當時誰都不清楚。包括郭沫若先生在内,一批當時國内的頂級專家經過三個多月的書信讨論,最後一緻認定是越王勾踐。

-萬全文 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

1965年冬,湖北荊州江陵地區為改善當地的灌溉系統,開始了漳州水庫的管道修建工程。當水渠修建到古楚國都城野都故址附近時,發現了大小古墓50多座,其中望山1号慕是一座較大型的戰國楚慕。

江陵地區地下水位高、墓坑内積水較多,土質情況不良,且時逢隆冬,常有雨雪。經過考古人員的艱苦工作,從這個1号墓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這是座中型的土坑木椁墓,有内外兩重棺,其中内棺的結構複雜而嚴密。而這把套在黑漆鞘裡的青銅劍,就放在内棺墓主人骨架的左手側。

考古人員清洗劍鞘後拔出青銅劍,發現它制作精美,禁不住贊歎不已。他們發現、在劍身近格處有兩行8字鳥篆銘文,其中6字為“越王自乍用劍”,另兩字按以往在劍上發現的銘文慣例,應是某位越王的名字。

但是春秋時,越國自常允起至無疆為楚所滅,先後有9位越王,這兩字是哪位越王?一時難以定奪。于是在考古學、古文字等領域内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筆會”,經郭沫若、唐蘭等十幾位著名的專家學者研究,認定銘文上的人名為“鸠淺”,而“鸠淺”正是“勾踐”的通假字,由此認定這把劍是勾踐的重要遺珍 如今。這位傳奇的曆史人物留給後人的一件經科學考古發現的遺物就是勾踐劍,它是勾踐這位曆史人物最重要的一件國寶級文物,它對于吳越關系,楚越關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至于一把越王的劍為什麼會出現在楚墓裡,考古學界有兩種猜測、一種是陪嫁品說,一種是戰利品說。事實上,吳越之劍的出土地很少是在古代吳國和越顧的領地範圍内,經常是在楚國、晉國的領地範圍内出現,這是因為,春秋時期吳晉、越楚聯盟的出現。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勾踐自會稽歸七年”,聽從大夫扶同的建議,在外交方面采取“結齊、親楚、附晉、厚吳”的方針。在實施“親楚”外交時,很有可能将心愛的青銅劍作為重要禮物送給楚國。據記載,勾踐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她的兒子就是楚惠王,是以這把劍很可能作為陪嫁品流入了楚國,勾踐也許是把“勾踐劍”當作嫁妝獻給了楚王,以取得楚國支援。

今生

用最新的科技喚醒沉睡千年的國寶

講述人:江旭東,湖北省博物館文保中心副主任

越王勾踐劍出土于1965年,在它的今生故事中,1977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那一年,它由專機專人護送至上海,接受質子X熒光無損檢測,成為全中國第一個接受這種檢測的國家級文物。檢測成果轟動了整個學術界,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内掀起了越王勾踐劍的研究熱潮。但限于當時的科學技術條件、許多猜想還懸而未決。40年後的2017年,湖北省博物館啟動了“越王勾踐劍的二次科學研究”。即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和裝置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無損檢測。

越王勾踐劍是很多考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偶像,我們想要喚醒它,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來聽懂它要對我們說的話。

這是勾踐劍近40年來第一次接受如此重大的檢測活動,借着《國家寶藏》這個平台,研究人員為大家展示了這次檢測的最新成果,希望能再次開啟大家對越王勾踐劍的關注和研究熱潮。

第一研究成果終于找到通往越正勾踐劍微觀世界的大門,帶大家去越王勾線間的微觀世界裡看一看。

我們把越王勾踐劍放到500倍的顯微鏡下拍了上千張顯微照片。花了兩個多般期的時間才拼接成的全景圖,這是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

在放大500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一種黃色的部分,那是它的劍刃,還可以看到緣樹枝一樣密密麻麻排列的結構、這個叫“樹枝晶”。這就是勾踐劍的細鮑。這種細胞,是金屬裡面的“金相組織”。通過這種叫作樹枝晶的金相組的,可以對它的鑄造工藝以及它裡面的合金成分進行推測和研究。也就是說,我們相當于拿到了解開越王勾踐劍制作工藝之謎的一把鑰匙。

我們從觀察樹枝晶就能看出來,劍刃和劍身的樹枝晶是連成一片的,這說明金相組織是連貫的,即劍身、劍刃是一次鑄成的,這是一把一體鑄成的劍,用的材料是一樣的。這也就推翻了前人“劍身與劍刃選材不同”的結論。

第二項研究成果--解釋了越王勾踐劍為什麼“千年不腐”的原因。

越于勾踐劍深埋地下2400餘年,1965年出土時竟寒光醒目,毫無鏽蝕、劍刃鋒利到20餘層紙一劃而破,這些謎團吸引了大量學者苦心鑽研,試圖揭開蘊藏在千年古劍身上的傳奇。之前曾有一種猜測是:這把劍千年不腐、是因為經過了硫化處理。

但這樣的觀點也隻是一種猜測,并沒有确鑿的證據,還是有待考證的。我們在這一次的研究當中有一些新的發現,跟越王勾踐劍同一個墓葬出土的其他兩把到,創身表面都含有硫,我們發現,有硫的地方其實腐蝕是更嚴重的,也就是說硫化處理根本不是它“千年不腐”的原因。經過我們這次的研究總結,越王寫踐錢“千年不腐”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劍本身的選材合适、鉛含量很少。因為同墓葬鉛含量高的器物都腐蝕嚴重;第二,墓葬環境好、隔絕了空氣;第三就是勾踐劍帶着劍鞘,對它是一個雙重保護。應該說,就是這三點造成了它的“千年不腐”。

第三項研究成果--越王勾踐劍真容大還原。

在500倍的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看到劍身的菱形紋。中間那個黑色凹槽的地方、邊上白色條紋的部分是整體塌陷進去的。我們推測,它是用了“鑄槽填錫”的方式制作的,也就是在鑄劍的時候,先在劍身上鑄了菱形紋凹槽,再在這裡面填上錫。因為錫是銀白色的,青銅是金黃色的,按照我們的推想,2500年前的複原圖,應該是黃白色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黃黑色,這是經過2500多年腐蝕的結果。

如果不通過科技的手段,估計後人對于國寶本身的樣子,永遠都像蒙着一層紗。今天通過科學檢測,我們離越王勾踐劍的真相又近了一些。40年前、兢兢業業的專家學者為我們檢測了越王勾踐劍,結果震撼了整個學術界。40年行。我們通過科技的手段,帶領大家進入勾踐劍的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同心圓轉折成了深谷溝率,劍身金相組織樹枝晶星羅棋布,宛若星盤,菱形紋都去黑色表面,顯露銀色光芒。我們探尋着勾踐劍無與倫比的浩渺風景,也探尋着先人無與倫比的智慧。這是時代進步、科技進步賦予我們的機遇,讓我們 能從另一個次元解讀國寶,窺見曆史。

趙王勾踐劍很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念,另外,它還有曲中帶直、柔 中帶剛、能屈能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馬蕭林 河南博物院院長

親曆

唯一一個科技視角的解讀

提到這把劍,不得不說她真的讓我們體會了一番“人劍合一”的境界。說她是劍,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劍,但她又被稱作“天下第一劍”,也許我們對她的“精分”就從這一刻開始了。

習武之人,一定都對她不陌生,号稱儲存最完好的青銅劍之一的她,像一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每當覺得看到了她的真實面目時,似乎又有另一個大謎團隐藏在她背後,高深莫測。

本想就劍體本身講講我們中華的劍禮與劍魂,但細細揣摩,似乎抛離了越王勾踐劍本身,總有偏題之感。我們又往更深層次挖,想從劍的精神層面切入,甚至找到了作為當今21世紀“越王勾踐劍”的化身--殲-20戰鬥機(腦洞這個東西,有時候打開了,真是再也填不回去了)。我們在這條路上雄糾糾氣昂昂地走了一大通,直到回歸文物本身,細細琢磨這把劍的來龍去脈時,我們發現我們貌似又走遠了。而此時離錄制時間僅僅隻剩一周左右的時間,但這把劍的鋒芒,我們仍沒有參透。

在時間的追趕下,我們破釜沉舟,把以前的推論全部推翻,重新拿起這把劍,用另一種視角,從她的微觀世界進入後,才發現真是一劍一世界,一眼一玄機。我們開始想把文物從正常所涉及的文科類專業學科,拓展到理工科,我們希望觀衆能從更多元度認識我們的國寶,而不單單是曆史與文化這一層面。因為中華文明裡還流淌着理性與科學的血液,而這些也是我們文明進步最堅實的基石。是以我們想通過越王勾踐劍,打開科技考古的新世界。2017年也正值這把劍距第一次科技鑒定整整40年,這一切像是冥冥中注定的,這件事我們不得不拿出來一起說道說道。40年的科技進步,我們究竟從老祖宗的這把劍裡,又看到了什麼?老祖宗的智慧,我們又認知了多少?她的面紗背後,我們是否已解釋了那些謎團?

27件國寶裡,這是唯一一次獨具科技感的解讀。但說實話,我們亦覺得做得還不到位,這種遺憾也一直讓我們思考,我們如何做好這個橋梁。讓每一種解讀,是真真切切從大家認知與共鳴的層面出發,而不是灌輸式的給予。但我們相信,當大家再次走進博物館,一定會多了一種次元看文物,看曆史,看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