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作者:心比天高的塞外猛禽

#守護銀齡世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新規定,五十歲的人是中年人。現實中,大多數50歲的人也都認為自己還是中年人,不承認自己已經進入老年狀态。

心态歸心态,這是心理年齡。年過50,必須直面自己的身體狀态。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心願,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人過50歲,我們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已經走在衰退的路上了,慢慢地會被各種疾病困擾。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自然·醫學》曾經刊登過這樣一篇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衰老并不是勻速發生的,可能存在突然的量變到質變的生理轉折點。研究人員分析了4263名參與者的血漿樣本,觀察血液中蛋白質含量變化,發現有1379種蛋白會随着年齡的變化而變化。而且這些變化是有節點的,分别是34歲、60歲和78歲。這三個年齡,就是衰老的轉折點。34歲之後,各項疾病的風險都會有所增加,人類不僅面對衰老,也要面對疾病。

現在随着醫學的高度發達,現在人活到100歲不太困難了,然而這都願景。

如果能再活50年,還要無憂、高品質地活着,那麼你必須執行下面這六項計劃。

第一:鍛煉身體運動計劃

鐘南山在一次訪談中曾經說:“适合中老年的3種運動:走路、太極、遊泳,堅持下去既長壽又健康。”

的确,這三項運動裡,走路可以說是最好最簡單的有氧運動,并且是免費的!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過:

“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和減重方式。”

中老年人經常遊泳, 能增加新陳代謝, 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水準。又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托起身體,會減少對關節的負擔,非常适合因關節有傷病而不能參加慢跑或走路多的人群。

其他運動,例如廣場舞,健身操、八段錦、釣魚、太極拳等都挺好,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這些運動會讓人讓你生活多彩多姿,心情愉悅,身心舒暢,可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使身體動作機敏靈活,可達到強身健體與延年益壽的目的。

你可以根據自身年齡和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量和運動難度,所有運動的前提是安全。一些慢病人群練習動作更要謹慎。

第二:養生計劃

50歲以後,你必須注意保養了:

平時注意飲食,最好吃八分飽,多喝水,少吃燒烤。營養要平衡,葷素搭配,多吃水果疏菜,适當補一些鈣,礦物質之類的維生素。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注意生活細節:洗澡時間不要長,心态平和,遇事不急,躺坐時起身要慢,隨氣溫變化及時添減衣服。我們的身子日益變差,不認真呵護,肯定生病的機會都會增強。

第三:理财計劃

如果你能活到100歲,那麼有50年的時間呢,那你怎麼理财呢?你已經實作了财務自由嗎?

中老人,特别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一方面很摳門,一方面舍得投資健康。比方說,上街買菜的時候,可以花半小時,與人讨價還價,但是去買保健品的時候,出手很大方。

就拿說我父母說吧;平時,貴一些的反季蔬菜和水果不舍得買,但看到南韓的什麼2萬塊錢的理療床,毫不猶豫就能買下來,眼睛眨都不眨!

揮霍不能直接等同于“幸福”,要讓自己老年後,餘生無憂,财務自由

你要學會理财,要讓你的錢生錢!

到了退休年齡的人,一般多少都有些積蓄。适合中老年人的理财方式一般有:

1)、國債

可以購買國債,因為國債是有國家發行的債券,它的風險性是非常低的,很适合老年人投資理财。

2)、銀行定期存款

銀行定存存款也是非常安全的,利率也還不錯,時間越長,利息越高,五年期的利率大多在3%左右。

3)、理财産品

例如,定投基金與貨币基金。

貨币基金的靈活性非常高,老年人可以選擇在銀行櫃台進行購買,也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目前貨币基金的年化收益也是非常不錯的,年化收益率是2.5%左右。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風險較低的理财産品,例如定投基金,可以直接在網上和銀行櫃台購買。

注意:作為中老年人,在面對一些銷售人員推銷的高收益理财産品時,需要謹慎選擇,不要輕易相信别人的忽悠。需要考慮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而我們一旦遭受損失,我們翻身的機會很少了,因為我們已經不年輕了,我們的時間成本相當昂貴。

4). 股票

股票最多隻能占到你的資金10~15%,因為這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每天股價波動比較大,會影響到心髒與心理健康。随着年齡增長,我們的心理很承受能力大大減弱,如果損失本金,那麼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與健康!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第四:有什麼願望,就趕緊去實作列出「心願清單」

比如:想見的人;要還的錢;心心念念的最新款單反相機;每年要去旅遊的新地方,…。

寫出具體的時間去,然後堅決執行。再強調一次!!清單裡提及的,都要盡量列出正面的條件,

堅決按時執行!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當你真心渴望完成什麼,向自己發出這樣的強烈訊号、寫下計劃時,你整個人都會一起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前進,是以這些願望,最終都會實作的。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第五:與所有的恩怨都要看開,特别對孩子要放手!

人老了做最好的自己,提高修養,

錢多多花,錢少少花,知足常樂!

收斂臭脾氣,不能唯老獨尊!

做一個善良寬厚仁慈睿智的老人,處理好自己與家人與社會的關系。

如果此時,你已經感覺到沒有任何人疼愛你,很孤獨,那就要想想,自己要做些什麼改變?

人老了,首先收起沒用的臭脾氣。

孩子在外打拼不容易,給孩子一個好臉色,一句和藹的話語。

你腦子裡的封建家長,現在孩子們不吃那一套。

你的一句“孩子,回家吧,我想你了”,勝過你威嚴的面具與諄諄教導。

人老了應該像大海,胸懷寬闊,海納百川。包容孩子的錯誤,允許孩子在磨練中成長。看着孩子任其展翅高飛,你做堅實的後盾等着倦鳥回家就行了。

第六:立遺囑,做好财産留存與分割

比起備棺木之類的臨終前準備,我們更應該早早的備好遺囑。

人生苦短,有時候,來日并不方長,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

80%去世的人,都不認為自己要離世了,都認為還有時間呢。實際上是,生命不是由金錢與我們自己左右的,這樣例子太多了。

去年年底,我的兩位朋友去世了,都是突發疾病。一個是腦瘤,一個是腦溢血。一個51歲,一個52歲。

腦溢血的同學沒不及和家裡道一聲告别,更不要說寫遺囑的事了。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因為,在中國傳統裡,對死亡避而不提,把談論死亡變成一個禁忌,這就壓抑了中國人的獨立思考關于死亡這件事的能力,導緻很長時間以來很少敢于讨論死亡這個話題。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忌諱對于死亡的談論,很少提及死亡。我們中太多人對“四”或者其他與“死”相關的相近字都很忌諱。這就是為什麼“提前寫遺囑”這樣的觀念這麼難在中國擴散開來的原因。

好在現在的受過教育的七零後,還是能想得開這件事,我認識的周圍的兩個人,才四十七八歲,已經寫下了遺囑。

立遺囑并不妨礙你現在生活的節奏,相反,還是一份保障。

立遺囑的前提是必須有立遺囑能力。就是說,必須在你健康的情況下,還有第三者見證的情況下,才能立遺囑。是以,選擇你現在健康的情況下,拟定遺囑,為什麼不可以呢?

立遺囑時需把涉及的财産清單列出來,由哪個或哪幾個人繼承,這就涉及到了财産分割。

如果你的錢很多,留給子孫一部分,适可而止就行了。多餘的去換取最溫馨的進階養老院生活,熔入社會,其餘饋贈社會。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晚清的政治家與文學家曾國藩說:

“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将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且大玷家聲。”

曾氏家教嚴格,亦不留财産給子孫,是以其家人才輩出,餘慶綿綿。

與之相反,李鴻章把萬貫家産都留給了子孫們,結果呢?兒孫們抽大煙、進賭場、逛妓院,很快便把家業敗落得一幹二淨,李鴻章的孫子李子嘉最後落魄到投河自盡!

如果你沒有多少錢留給子孫,你也不必自責。因為,“寒門出孝子”!

~這幾乎是颠撲不破的真理!因為,清貧,常能激勵人去追求向上;過多的金錢,反而誘惑人走向堕落。

是以,留給後輩最好的财富是能力與家風。如果後輩能力不足,品德敗壞,你再多的錢财,終究是别人的。

總之,年過五旬,餘生想無憂,不可無計劃!以上六項計劃,僅供參考,不喜勿噴!多謝!

不可無老年人生的規劃而混日子

不可守财緻富而省吃儉用

不可因貧窮而失 尊嚴

-﹣張學良

年過50,要想餘生無憂,就該執行這六項計劃了

作者:心比天高的塞外猛禽

請關注我,希望做你心靈的朋友。

#我要上 頭條##金粉社群##金粉社群#@微頭條@#金粉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