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花煜寒|文

終于聽到了“餘生,請多指教”!可卻意味着已經沒有了“餘生”。

無論是已故之人的餘生,還是存活于世之人的餘生,都在這一刻畫上了休止符。

可是,《餘生》就像是陪伴李慧娟走過大半生的林建國,就像是生養林之校的林老師。

他将會在李慧娟與林之校的後半生中,一直陪伴着二人,直到永遠!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而對于我們這些旁觀者而言,《餘生》或許留給我們的不僅僅隻有甜蜜與悲傷。

他似乎想通過某些形式與方法,将更多的理念與思想傳遞給每一位用心觀劇之人。

正如顧魏在林之校悲傷時所講的弗蘭克追思會,也正如林之校與顧魏7年之後拆開的第7封林建國遺書。

或許當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會想起《餘生》最後留給我們的這些思考與理念。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顧魏對林之校講述的那個關于弗蘭克的故事,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追悼會。

比起莊嚴、肅穆、悲傷的追悼會來,追思會這種“舶來品”在形式上要顯得相對輕松與活潑許多。

從傳統上來講:人死如燈滅,在追悼會上我們往往都會直面遺體本身。

而在這樣的場面裡,人們通常隻會有一種心情,一種沉浸在死者肉體消亡的傷痛。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而源自“基督教”的追思會也被稱作“追思禮拜”,這種禮拜與傳統追悼會的最大不同,就是參與者通常不會也不需要直面遺體本身,且在場地與形式上有着更自由與随意的選擇。

在追思會上人們更加着重于對逝者的追憶與思念,而不太會過多地沉浸在悲傷之中。

與逝者生前有過親密接觸的朋友與家人,在追思會上感謝逝者對自己與他所做出的貢獻與付出。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進而讓更多人能從自己的角度,來了解逝者與自己或他人之間的愛與情。

在這樣一種講述式的分享過程中,往往都會充滿了溫情與喜悅,偶爾也會有一些讓人傷感的故事。

也正是這樣一種氛圍,讓參與者并不會完全沉浸在悲傷之中,更多的是在用愛為逝者的人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不可否認,這種舶來品與顧魏曾向林之校提到的“臨終關懷”一樣,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

或許正因為這樣的原因,《餘生》在最後似乎想要借顧魏之口,向我們留下他的一些“遺産”。

也許一個人的離開本就該悲傷的,但對于那些活着的人來說,為什麼不能用另一種心情與形式來懷念逝者呢?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人的一生很短暫,從出生開始幾乎每一個裡程碑都伴随着歡樂與喜悅。可當我們離開這世界,離開我們相知相識的親人們時,為何隻能帶給所愛之人悲傷與痛苦呢?

也許能在歡聲笑語的追憶中,能在“回放”逝者生前高光時刻中,心懷溫情地送他離開,更能讓逝者長久地留在我們心中吧。

隻是《餘生》的結束略顯倉促,一切都顯得猝不及防,突然之間這一切都早已結束了。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最後留給我們與林之校夫婦二人的,隻有林建國寫下的7封親筆信。

從這7封寫着第一年…第七年的信來看,這是一種借鑒了“時間囊”的概念表達。

這種原本隻是偶然性的概念,正在被現代人理論化與正式化。

比如文玩界的琥珀,還有被火山掩埋的龐培城,都是偶然形成的“時間囊”。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而在“吉爾伽美什史詩”中隐藏着關于如何找到一箱銅币的方法,以及位于“奧格爾索普大學”的“文明窖藏”氣密室,則都是人們刻意制造出來的“時間囊”概念。

這種用來被後人探尋與認知前人的“時間囊”,可以說是一種知識傳遞與溝通的方式。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而“時間囊”這一概念落在獨立的個人身上後,他所承載的内容與時間跨度有了很大的變化。

就像林建國留給林之校的7封信,他的時間跨度隻有短短的7年。

他的内容也隻會是身為父親的林建國,用來承載自己對女兒的不舍與關愛之情。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他就像一個個儲存了林建國父愛的時間機器,他在自己離開後的七年裡,每一年将向女兒展現一次自己的父愛。

他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緩女兒對自己的思念,并讓自己不能陪伴女兒的遺憾,以這種方式融入将來沒有自己的7年中。

這7個“時間囊”就像顧魏口中的那場追思會,這種形式與存在減緩了林之校的悲傷與痛苦,也減緩了我們每一個感同身受之人的悲傷。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當這一切突然結束之後,我們知道或許還有一場充滿歡聲笑語的追思會在等着我們。

我們知道或許林建國人生的最後時刻,是在更少痛苦的臨終關懷下度過的。

我們知道或許林之校在父親離世之後的七年裡,每一年都有一份來父親的愛與關懷在陪伴着自己。

而她将與顧魏在今後的日子裡“餘生,請多指教”!

《餘生》最後留下了什麼?是顧魏的追思會?還是林之校的時間囊?

往期精彩:《餘生》林之校還是太嫩了,顧魏看似表達愛意,實則“打臉”邵江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