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作者:十二讀書

說到清明節,你一定會想到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提起元宵,你的腦海也一定會浮現出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當時逢中秋,面對天空的一輪皓月,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吟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在中國,每個節日必然有對應的詩詞,這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情懷和浪漫。

那麼在除夕,這個最讓中國人期待、最值得慶祝的傳統節日,你會想到哪句詩詞呢?

歲末年終,和家人歡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心中萬般美好的祝願,訴諸筆端,筆墨流轉,傳遞出濃濃深情。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今天我們就來讀五首除夜詩詞,有人思念家人,有人心懷故國;有人歡喜,有人悲愁。

高适——最凄苦的除夕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鬓明朝又一年。

這首詩沒有具體的背景,很難确定其具體年份。但通過題目可以知道這是寫于除夕之夜的一首詩,而且此時詩人漂泊在外,客居他鄉。

詩人住在客棧裡,獨對殘燈,難以入眠。不知什麼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涼悲傷。在這除夕之夜,詩人想象故鄉人思念千裡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發。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何況是除夕之夜,這份思念便更加煎熬、更加凄苦。

高适,字達夫,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一直以來,高适都是以邊塞詩人著稱,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然而,這首《除夜作》卻一改邊塞詩的雄渾,詩風平易自然,全詩沒有一個生僻字,也沒有華麗的詞藻鋪排,詩人用近乎直白的口語,表達出除夕夜的真切感受,将他鄉遊子心裡的情感寫得淋漓盡緻,催人淚下。

《注解選唐詩》評“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鬓明朝又一年。”客中除夕聞此兩句,誰不凄然?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文天祥——生命中最後的除夕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随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複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并稱為"宋末三傑"。

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拒絕了忽必烈最後一次勸降之後,文天祥在刑場寫下《絕筆詩》,然後向南拜祭,從容就義,終年48歲。

而這首詩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2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後一個除夕夜。

祥興元年(1278年)夏天,南宋已經來到了最後時刻,崖山海戰慘敗後,南宋滅亡。十二月,文天祥被俘。寫這首詩的時候,文天祥已經被關押了三年多。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文天祥多次拒絕了忽必烈的勸降,甚至南宋宋恭帝趙顯親自來勸降,文天祥也隻字不提降字。

也許是預感自己的時日不多,這首詩并不像其他詩詞那樣豪邁和慷慨,整首詩沖淡、平和,表達的隻是大英雄欲希望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新年的樸實願望,甚至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怆的情緒,因為即便這樣簡單樸實的願望卻永遠也無法實作。

但這才是真實的人性啊,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即便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鐵血男兒,也有柔情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

在詩中,詩人悲怆地說:命随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但是,我們忘了嗎?沒有,無論時光怎樣變遷,無論歲月如何更替,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文天祥,那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征,那是中華民族的氣節。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陸遊——最喜悅的除夕

《除夜雪》

宋·陸遊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夕之夜若是逢雪,真是極好的,這樣的美景就讓陸遊遇到了,于是揮筆寫下這首《除夜雪》。

陸遊,字務觀,号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一生筆耕不辍,現今存世詩作9000餘首,是存世詩作最多的詩人,陸遊的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無論是慷慨激昂的愛國詩還是描寫田園風光、日常生活的小詩,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這首小詩就屬于後者,全詩表現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對雪的喜愛。

詩人說:四更天的時候,北風吹來一場大雪,這是上天賜給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預示着來年的豐收。桌子上盛了半盞屠蘇酒的酒杯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新年,詩人就着燈光用草字型在趕寫着迎春的桃符。

如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飲屠蘇酒,換新桃符,這是慶祝新年的方式。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崔塗——最孤獨的除夕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唐·崔塗

迢遞三巴路,羁危萬裡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崔塗,字禮山,善音律,尤善長笛,唐末詩人,終身漂泊,故其詩多以羁旅飄泊的生活為題材,其情調蒼涼。

這是崔塗最負盛名的一首詩,尤其是其颔聯“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是千古名句。

“迢遞”指遙遠的樣子,“三巴”指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北部。筆者猜測,應該是筆者的老家四川巴中一帶。“羁危”指在艱險中羁旅漂泊的生活。詩人說:除夕之夜,我卻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裡之外的危險地方。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的“燭”有一種說法是“獨”,竊以為“獨”不如“燭”好,孤獨異鄉人固然能看出詩人的孤獨與落寞,但是若為“孤燭”,你想連“燭火”都是孤獨的,況且人乎?且“孤燭”與孤客相對,物态人情,互相映襯,其内心孤苦不言自明。此句與馬戴的《灞上秋居》“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一句,可謂是異曲同工,同樣扣人心弦,讀來令人心碎。再結合前句“亂山殘雪夜”,這樣的夜晚真是孤寂、凄涼。

于是,詩人發出感慨:因為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這是符合常理的,因為在家時,有親人骨肉的陪伴,往往忽略了僮仆的存在。如今漂泊在外,家人骨肉分離,陪伴在身邊的隻有僮仆,便覺得僮仆可親了,同時也為這樣孤寂的除夕之夜帶來絲絲慰藉。然而這也正從側面反映出羁旅漂泊的苦楚。

最後,詩人無奈地發出一聲歎息:“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詩人說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想到明日又增一歲不禁愁苦萬分。

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傳》中評價崔塗說:“工詩,深造理窟,端能竦動人意,寫景狀懷,往往宣陶肺腑。”由此可見一斑。

清代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評價此詩:讀之如涼雨凄風飒然而至,此所謂真詩。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陳師道——最心酸的除夕

《除夜對酒贈少章》

宋·陳師道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

半生憂患裡,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顔衰酒借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與前面四位獨自過除夕的詩人不同,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詩人與朋友秦少章飲酒而作。

那麼,秦少章何許人也?少章:名秦觏,字少章,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之弟。是詩人的朋友。

陳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号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代表人物(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了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陳師道即“三宗”之一)。

陳師道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其詩受黃庭堅的影響,做詩力求“無一字無來曆”,但他的學問不如黃庭堅,是以常常陷入窘境,有拆東牆補西牆的感覺。黃庭堅稱之為“閉門覓句陳無己”。

但是誠如錢鐘書所言,陳師道筆下也是有一些好詩的,如這首五言律詩《除夜對酒贈少章》。

陳師道一生清貧,甚至窮得無力養家,他的妻子兒女都随他的嶽父郭概去了四川,隻剩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一人過活。但即便是他一個人,他也經常斷炊,吃了上頓沒下頓。是以,在這個除夕之夜,詩人與朋友酒酣耳熱之際,詩人又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悲慘遭遇,于是寫下這首詩。

這首詩首聯寫自己除夜正感孤單,恰好有客來陪,感到十分快慰。颔聯和頸聯回憶自己半生窮愁,未老已衰。尾聯與首聯呼應,由于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憐,于是一人吟詩,一人踏歌起舞。

“發短愁催白,顔衰酒借紅。”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紀曉岚評價說:“神力完足,斐然高唱。”

詩人在這裡說“發短愁催白”,但他的頭上不一定真有白發。又說“顔衰酒借紅”,他的臉色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因為詩人這年才三十四歲。

但是,古人說:“三十而立”。而詩人的半輩子卻在貧窮憂患中度過:詩人雖有才華,卻無處施展;雖有抱負,卻無法實作,其内心的愁苦可想而知。

五首除夕詩詞,五種不同的人生際遇,五種不同的真情實感,哪一句最能打動你的心?

五首最經典的除夕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佳作,值得一讀再讀

好了,這一期分享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文|丁十二

圖|網絡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轉發,您的轉發支援就是十二創作的動力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