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年前的除夕,他夜宿天山

作者:中國科學報

作者 | 伍小東

90年前的除夕夜,有這樣的一位科學家,為了采集高原植物标本和發展中國植物學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天山度過了1932年的除夕,春節期間繼續着自己的考察工作。

他就是中國著名植物學家、中國近代植物學科的開拓者和創始者之一劉慎谔,與生物學家胡先骕在植物學領域并稱為“南胡北劉”。

他的一生跨越歐亞大陸,在高原屋脊留下科學考察的足迹,在森林沙漠留下生産建設的智慧。

劉慎谔的學術人生為我們呈現出近代科學工作者所秉持的科學報國的時代主題。

留法十年 成為研究法國植被的第一個中國人

1897年,劉慎谔出生在山東省牟平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在目睹和經曆清末民初社會的凋敝和動蕩之後,幼年的他在心中立下了科學報國的雄心壯志。

1918年,21歲的劉慎谔考入保定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學習。

從1920年起開始了長達10年的法國留學生涯。

他先後在朗西大學農學院、蒙彼利埃農業專科學校、克萊孟大學理學院、裡昂大學理學院和巴黎大學理學院從事植物學的學習和研究工作。

勤奮學習、刻苦研究,沒有周末和節假日,甚至有一次因為忘記下班時間被鎖在标本室,他笑言“這回可以痛快地看個夠了”。

十年間,劉慎谔帶着面包和植物标本夾幾乎走遍了法國的名山大川。

特别是對法國中南部的高斯山地區植被分布情況進行了細緻的考察,采集植物标本25000餘号,解決了“地中海植被怎樣向中央山區過渡、高斯山有哪些植物群落、這些植物群落有哪些區系特征和生态特征”等問題,1929年以《法國高斯山植物地理的研究》學位論文獲得法國國授理學博士學位。

“法國學生也沒有他那樣了解法國的高低等植物”,這是導師勒諾瓦爾對劉慎谔這項工作的贊譽。

法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學家格裡紐說:“過去是歐洲人到中國去考察,研究中國的自然史。現在是中國人開始研究歐洲的科學問題了,這是一個饒有興趣的轉變。劉慎谔先生就是第一個研究西歐植被,具體說是法國植被的中國人。”

1972年中國科學代表團參觀一個法國植物學研究機構,這句話再次被提到,足以看出法國學界對劉慎谔研究工作的高度認可。

在開展研究工作的同時,他積極團結留學生推動中國生物學事業的發展。

1924年,他加入在法國朗西成立的“新中國農會”并擔任植物病理組幹事。

1925年,在裡昂大學與留學生發起成立“中國生物科學學會”并擔任學會總書記。

1929年,劉慎谔與林榕、劉厚等共同編輯《中國植物文獻彙編》,廣泛收集整理國外關于中國植物研究的著作、論文和雜志,以供中國同仁參閱。

夜宿天山 獲得大陸最早的一批高原植被科學資料

1929年,在國立北平研究院院長李石曾的邀請下,劉慎谔懷着“祖國需要我”的理想信念,帶着法國所得的植物标本和書籍資料,以及10年間形成的先進科學理念回到了祖國。

面對國内植物學研究一窮二白的現實,在缺乏中國本土研究材料的情況下,1931年,他參加了中法科學家組成的“中法西北學術考察團”,對高原地區的植被情況進行考察和采集。

考察團解散後,他又孤身一人四次深入天山。

為了不影響考察進度,他在海拔4000米的天山度過了1932年的除夕和春節。

此次考察共采集高原植物标本4500餘号,這是大陸這一地區最早的一批珍貴的科學資料,為中國植物學科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人迹罕至的高原地區開展考察,其潛藏的困難與危險可想而知。

有一次,劉慎谔遇到了幾個土匪,看到他滿臉胡茬、雜亂的頭發以及破破爛爛的衣服,随身物品隻有舊報紙和花草樹木标本,土匪敗興而歸,他也幸免于難。

此次科學考察後,劉慎谔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張勁夫贊譽“具有唐僧西天取經的精神”。

從1931年5月到1933年初将近兩年的時間裡,除了托人送回兩箱标本之外,家人和同僚幾乎沒有劉慎谔的任何消息,直到有一天得到他從印度發來索要旅費的電報,大家才放下心。

為了推動中國近代科學的發展,劉慎谔冒着生命危險在深山進行考察的科學精神為當代科學家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輾轉四地 推動中國植物學事業快速發展

1929年,劉慎谔回國後即參與創辦了國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并執掌近20年。

同時還在北平萬牲園建立了中國植物學曆史上的第一個植物園,用于配合研究所的實驗和研究工作。

在此後輾轉多地的歲月中,他又相繼在陝西武功、雲南昆明和東北等地建立植物園。

他走到哪裡,植物學研究的種子就散布到哪裡。

1936年,劉慎谔帶領植物學研究所西遷并成立了中國西北植物調查所。

在秦嶺山脈、秦巴盆地、關中平原等地采集了大量的西北植物标本。

1941年,劉慎谔再次赴昆明籌辦植物學研究所昆明辦事處,随之開展了西南地區的植物調查工作。

1950年,他應邀前往東北農學院工作,開展了長白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内蒙古大草原等地的标本采集和調查研究工作。

自此以後,劉慎谔便紮根于此,直至生命結束。

這種橫跨歐亞大陸以及中國全域的大範圍宏觀考察,讓劉慎谔目睹了植物區系豐富多彩的變化,也成為其學術思想形成的重要根基。

20世紀60年代,在總結一生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劉慎谔在大陸開創了“動态地植物學”和“曆史植物地理學”兩門新興的植物學分支學科。

這是劉慎谔一生學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其學術成就的最高代表,推動中國植物學事業邁上了一個較高的台階。

在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以動态地植物學為理論支撐的“森林采伐更新理論的研究”和共同協作的“西北沙漠地區修築鐵路設計施工”兩項成果獲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是國家和社會對劉慎谔學術人生的最大認可和肯定。

護林治沙 把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文章不但要寫在紙面上,而且要寫在地面上”是劉慎谔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所堅持的信條,進而使其學術思想具有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他将研究成果應用到解決森林采伐和治沙防風等實際問題中,為新中國的生産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上世紀50年代,劉慎谔主張小興安嶺林區“紅松林必須實行擇伐和天然更新”的采伐方式,并開展了大量的調查和試驗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最終得到了“切實改變林區重采輕造的錯誤做法”的中央批示,留住了小興安嶺紅松林寶貴的森林資源。

1953年,劉慎谔在東北西部的遼甯省章古台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治沙定位試驗站。

1956年修建包蘭鐵路時,他作為中國科學院治沙隊副隊長,面對甯夏沙坡頭路段無邊無際的流動沙丘,以及風沙大、降水少的現狀,在研究當地植被生長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草、灌、喬相結合的治沙措施,制服了急速流動的沙丘,確定了鐵路按時竣工,被中國科學院原蘭州沙漠研究所的李鳴岡譽為“大陸治沙研究工作的創始人”。

(作者機關: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