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作者:龍溪敏樹

橫斷山脈是世界上動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也是世界高山杜鵑的主要原産區。橫斷山區豐富的花卉珙桐、綠絨蒿、杜鵑、百合、報春花等等的絕世容顔為西方園藝界所傾倒,為了能夠将這些嬌豔的花卉請到西方,許多在國際上赫赫有名的植物獵人不遠萬裡來到這裡,研究、采集、引種橫斷山區的高山杜鵑,在國際園藝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威爾遜就是來到這裡采集、引種這些植物的接觸代表,世界赫赫有名的植物獵人,被譽為打開中國西部花園的人,中國的威爾遜。時至今日,橫斷山區的原生花卉植物依舊吸引着許多植物研究者前仆後繼。

1867年開始,法國傳教士阿貝·讓·阿爾芒·大衛陸續從中國帶回引人注目地250種新植物和新發現的10種植物屬類,包括号稱“植物活化石”的珍貴樹種珙桐,此外還将麋鹿、金絲猴、綠尾虹雉、小熊貓以及第一次發現的大熊貓标本運回巴黎自然博物館,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的轟動。英國海關人員奧古斯丁·亨利在1882年開始采集植物,到1899年回國的時候,他已經在中國采集到158000種植物,其中有500多種新植物、25個新的植物屬類和一個全新的植物科——茶菱科。由于這兩位主要采集的地區在中國的西部靠近橫斷山區的地方,他們的發現很快使得西方植物學家認識到,在大陸西部和西南部喜馬拉雅和橫斷山區的高山峽谷中,蘊藏着大量不為人知的原生美麗花木資源。哈佛大學的權威植物學家查爾斯·薩金特認為:“很明顯,世界上沒有哪部分像中國西部那樣,能有那麼多适合于溫帶氣候的城市公園和花園的新植物。”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在中國考察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威爾遜與他的中國探險隊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珙桐

1899年,英國維徹花木公司派遣年輕的園藝學者歐内斯特·威爾遜(Enest Wilson,1876—1930)來到中國收集、引種珍稀花木。由于他在這一地區成功的收集,是以威爾遜被稱為“打開西部花園的人”,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植物獵人之一。威爾遜對中國植物給予了高度評價:“如果沒有早先從中國來的舶來品,我們的園林和相關的花卉資源将會是何等可憐”。

威爾遜的人生軌迹從一開始就走在植物人生的軌道上。1876年2月威爾遜出生在英格蘭南部格洛斯特郡,中學畢業後進入英格蘭中部沃裡克郡一家苗圃公司當學徒。1892年,年僅16歲的威爾遜進入伯明翰植物園,成為一名年輕的園丁。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堅持到伯明翰的技術學校攻讀植物學,由于成績優異,被授予皇後獎。1897年,威爾遜來到丘園(英國皇家植物園),很快就因出色的才能獲得認可。威爾遜并沒有就此滿足,一年後,他又來到南康新頓的皇家科學院深造,打算成為一名植物學教師。就在這時,著名的苗木公司維奇公司正在尋找到中國采集、引種植物的植物獵人,威爾遜出色的工作能力成為首要人選。瑞德爾稱贊他說:“威爾遜生來就是植物獵人的料,他那一身強壯有力的肌肉、毫不氣餒的意志力以及對植物的至情至愛,不僅使他的采集與引種超過了其他采集員,而且在植物的馴化、栽培方面的研究也極為成功。”

威爾遜自1899年至1911年,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四次來到中國,3次進入橫斷山區考察。其足迹遍及四川、雲南、重慶、湖北等地,尤其在四川境内搜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在威爾遜四次中國植物采集中,共收集了4700種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并将1593份植物種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帶到了西方。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威爾遜前兩次的行程都是受維奇公司所雇。第一次是于1899年4月至1902年,為了尋找和引種珙桐。珙桐又稱手帕樹或鴿子樹,最早由法國傳教士譚微道在四川寶興發現并采植引種。珙桐花的美麗引起西方人的極大興趣與思慕,維奇公司對珙桐志在必得。為了獲得珙桐,維奇公司與威爾遜合同約定,在其前往中國探索的三四年中,公司為其提供500英鎊的費用開支和100英鎊的年薪。這份年薪,相當于當時中産家庭3年多的收入。于是威爾遜啟程來到中國,經過一番艱辛的尋覓,終于在湖北宜昌附近找到一棵開滿鮮花的珙桐。威爾遜用在文章中用文學性的語言描寫道:“在我心目中,珙桐是北溫帶植物群裡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樹……花朵由綠到純白,再到褐色,當微風輕拂,它們就像一隻隻大蝴蝶在樹間飛舞。”在這次考察時,威爾遜還在宜昌西南部發現了中華猕猴桃,并且引種西方,現在成為紐西蘭的重要出口水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綠絨蒿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報春花

威爾遜第二次中國采集是在1903年至1905年,主要目标是為維奇公司尋找綠絨蒿。綠絨蒿是19世紀末,英國探險家普拉特在四川康定發現的一種野生花卉。綠絨蒿屬于罂粟科,又稱黃罂粟,是一種讓人過目難忘的美麗花卉,在植物界被譽為“華麗美人”。普拉特對綠絨蒿的描繪讓愛花的西方人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誘惑,大家都想獲得這種美麗神奇的花卉。正因如此,威爾遜有了中國的第二次之行,正是這一次,威爾遜打開了中國西部大門。1903年6月中旬,威爾遜到達樂山,并将總部設在樂山(時稱嘉定府)。7月1日,他登上瓦屋山。瓦屋山就像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屹立在雲海之中。山頂是一處呈微微起伏的台地,山上大量的杜鵑花鋪天蓋地,幾乎把整個山都覆寫了,許多杜鵑高達30英尺,幹徑粗大。在杜鵑之下,苔藓肆意生長,編織成一張漂亮的地毯,杜鵑花之間的空地上還長着一些秋牡丹和櫻草。威爾遜在這裡采集了16個杜鵑樹種。在他的著作《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中,威爾遜把這座山描繪為“世間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園”。在瓦屋山收集了200種植物後,威爾遜開始向康定山區進發,開始尋找普拉特推薦的全緣葉綠絨蒿。威爾遜先後在川北和川西的深山野谷裡,到達打箭爐、松潘等地,收獲了成片金黃的全緣綠絨蒿和紅花綠絨蒿。為此,當威爾遜凱旋而歸後,他在大英帝國研究院的植物學所謀得了助教一職,以及維奇公司老闆哈裡爵士贈送的鑲嵌着41顆鑽石的金徽章。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四川瓦屋山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四川瓦屋山杜鵑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由于威爾遜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館長薩金特的注意,也促成了其1906年至1909年的第三次中國之旅。這一次,他先到宜昌,然後又到四川,仍然把基地建在樂山,從不同方向對四川進行全面搜尋,在岷江山谷、瓦屋山、峨眉山等地,威爾遜的收獲數以萬計。随着考察的深入,他到達了四川西部大渡河和岷江流域,這裡是橫斷山脈的東部,溝壑縱橫,植物繁多,是大陸百合科植物分布的中心,威爾遜在此地最重要的發現是發現了岷江百合,是以對百合的引種就成了他引種的特色之一。岷江百合地上莖高達1.8米,巨大的白色花朵長12-15厘米,直徑12-13厘米,能散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被威爾遜譽為“百合之王”。這種被當地人稱為“喇叭花”的岷江百合,因為是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分化和繁衍,在山麓和峽谷地區躲過了第四紀冰川襲擊,具有強健的生命力。威爾遜在文章中對岷江百合贊美道:“将這一半荒漠的地區變成了真正的仙境”,威爾遜給這一特産四川西部的百合起了個霸氣的名字“帝王百合”。

威爾遜指揮随從在百合花開的時候做好标記,在秋天百合枯萎的時候根據标記将百合球莖挖出,然後打包裝箱運往美國。但是第一次威爾遜缺少經驗,沒有将百合球莖外面裹上泥土,運到後,百合球莖基本都已經腐爛,于是才有了第四次探險時要補采百合。那一次,威爾遜先後标記了大約6000-9000棵百合,秋天全部收獲,運抵美國,在西方園藝界引起巨大轟動。

19世紀後期,由于病毒的蔓延,大多數歐洲原生的百合品種正面臨着滅絕的險境。歐美園藝專家正是利用威爾遜在四川采集的中國野生百合原種——岷江百合,與歐洲原生百合進行遠緣雜交育種。正是岷江百合優良的品質和抗病毒适應性拯救了歐洲百合,使歐洲百合在世界園林中重放光彩。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帝王百合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威爾遜幾次探索的地區也是中國野生杜鵑花的産地,威爾遜在日記中寫道:“在整個針葉林向下俯瞰至5千英尺高的山谷,從六月到七月初,再沒有能與漫山遍野恣意綻放的杜鵑花林相媲美的風景了!杜鵑花是聚生植物,各類屬的杜鵑花生長在特定的海拔高度,進而形成不同的色帶——白色、粉色、绯紅色,氣勢磅礴,美不勝收。”美麗多彩的杜鵑花深深地吸引了威爾遜,最終威爾遜成功地從中國引種了60餘種杜鵑,使得西方園藝界和上流社會領略到來自東方杜鵑花的魅力,杜鵑花的絕世容顔讓西方世界沉醉,在西方引起栽培引種杜鵑花的熱潮。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高黎貢山的鎮山之寶大樹杜鵑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英國漢普郡埃克斯伯裡花園中的杜鵑花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馬纓杜鵑

最後一次的中國探險是威爾遜的驚心之旅。1910年他再次受雇于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威爾遜啟程來到中國,重新将自己的中國助手召集起來,進行第四次中國西部探險。威爾遜的中國助手經過他的教育訓練已經對植物的辨識和采集駕輕就熟,非常能幹,威爾遜也大獲成功。1910年9月3日的早晨,威爾遜正帶領着考察隊和采集的大量植物開始從松潘傳回成都,在逼仄的山路行進途中,一場飛來橫禍不期而至。威爾遜在日記中寫到:“我突然發現我的狗不再搖尾巴,并且夾着尾巴沖過來的時候,一些小石頭就砸在路面上,然後它們掉進了我身下三十英尺的河裡。我大喊着讓轎夫落了轎。兩個前面的轎夫拼命地朝前跑,我也試圖緊跟,但當我剛剛跨出轎杆,一塊巨大的落石就擊中轎子,并把它砸到河裡。”突然,一塊石頭落下來,砸在威爾遜的右小腿上,頓時皮開肉綻,血流不止,造成嚴重骨折,癱在地上不能行動。即使如此,威爾遜強忍着劇痛,沒有慌亂,而是想着如何解決現在的困境,尤其不能夠讓自己的考察成果付之東流。因為威爾遜走在考察隊伍的前面,險情發生後,威爾遜躺在小路中間,動彈不得,他的後面有40-50頭騾子馱着這次探險采集的各種考察成果,包括帝王百合的球莖,因為險情,被堵住這條危險的小路上。要是不緊急解決這個問題,一旦騾子隊伍因為驚吓發生騷亂,後果不堪設想。緊急情況下,威爾遜立刻讓人将傷口簡單包紮,将他橫在路上,背依着裡面的懸崖,身體在路上,小腿懸在路下懸崖上,讓一頭一頭的騾子從他身體上跨過,成功地排除了險情,保住了自己的考察成果,也保住了投資人的利益。威爾遜在日記中寫道:“有多少人知道騾蹄的尺寸?許多人僅僅知道其強健的腿部和鋒利的牙齒,它那頑固的脾性,也早已為人所知,但是它蹄子的尺寸卻是另外一回事。我躺在路上,然後騾子跨過我的身體。這時,我就清楚了騾蹄子的尺寸了。有大約四十到五十頭騾子幾乎習慣性的跨過我的身體,然而,直到最後一頭跨過去了,我仍然能夠自如呼吸。”因為此地距成都還有三天路程,騾子都過去後,威爾遜隻好用他錄影機的三角架臨時做成夾闆固定住傷口,由夥計們把他擡回成都。抵達成都時,因為小腿骨斷為三截,威爾遜的腿部傷口已嚴重感染,一度要求截肢。好在長老教會醫生的醫術高超,在他們的精心醫治下,才免于截肢,三個月他能勉強行走後,啟程回到美國接受了再治療,腿被重新打斷再接回去。經過一系列的治療後,威爾遜的右腿比左腿短了一英寸,好在總算能行走自如了。在威爾遜出事故的時候,他的中國助手們依然在尋找植物,珍貴的松柏籽和帝王百合都安全送到了美國。因為這一次威爾遜主要的引種成果是帝王百合,可以說是舍命不舍百合,是以人們戲稱這種百合又叫“百合跛”。盡管有此不幸事件,威爾遜的目标依然得以實作。

威爾遜的事迹傳到國外,頓時成為重大新聞。國外一家報刊對威爾遜的中國之行這樣報道:“信不信由你——史上最奇怪的交通堵塞解決辦法。來自波士頓的植物學家歐内斯特·威爾遜,在中國某座山上的狹窄山崖邊,因山體滑坡受傷,他指令他的随從将他的擔架橫向放置在隻有一步寬的山路上,讓有40隻騾子的商隊從他仰卧的身體上邁過,而他的腳就懸在5500英尺的山崖邊。”威爾遜因為被落石砸斷了一條腿,落下終身殘疾,終結了他十二年的中國旅程。威爾遜的偉大發現當時被譽為:“走到地球盡頭的植物學家;世界上最偉大的植物學家;到達了白人從來沒有涉足過的地域。”

1919年4月,威爾遜被任命為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的助理園長。1927年4月,當園長薩金特先生去世後,他升任為園長。從中國回去後,威爾遜借助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機構的力量,足迹遍布世界幾乎每一個有着豐富植物資源的角落。這些世界之旅,旨在為帝國機建構立廣泛分布的網絡體系,威爾遜完全認識到自己的主要目标,是為阿諾德樹木園和全世界的植物學機建構立起更為密切的聯系,以及與對植物有興趣的個人發展友好關系。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

威爾遜先後将1500多種植物運往英國栽培,超過了當時其他任何植物獵人,是以在英國的博物界有“中國的威爾遜”的綽号,直到今天不少植物在西方依舊廣為栽培。威爾遜遇險受傷殘廢後不适合再做植物獵人,于是他根據自己的采集經曆,開始著書立說。1913年,威爾遜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寫作了旅行與科學著作《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由薩金特作序,成為在中國植物學與科技史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一本書。該書主要描述四川和西藏邊界無比豐富的植物資源、草木知識與族群地理。全書共分兩卷,配有威爾遜拍攝的一百張照片與一幅地圖。第一卷主要介紹西部地理、旅程路線、族群特征與社會政治經濟概況。第二卷對川西植物與動物進行詳細介紹。在他的著作中,威爾遜給予中國極高的評價:“在整個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的任何地方,沒有那個園林不栽培數種來自中國的植物。”威爾遜切身體會到世界園林藝術深深地受惠于中國的原生花卉,是以盛贊中國為“園林之母”。威爾遜的非同尋常的發現使得其在植物界形成了“威爾遜情結”,一直影響到今天。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威爾遜在宜昌的可攜帶槍支通行證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威爾遜的中國護照

威爾遜的到來可以将西方在中國尋找引種植物分成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以福瓊等人為代表,主要從大陸引進原有的栽培花卉;第二階段主要以威爾遜、福雷斯特、金敦·沃德等人為代表,主要以引種大陸的野生花卉為主,因為中國的野生花卉數量巨大,許多花卉第一次被人觀察、記錄和認識,更加富有魅力。是以這一階段的引種帶有開發和馴化的特征,地點也由大陸的東部進入到大陸的中西部。而威爾遜的四次中國之旅,就是一個西部中國的發現之旅。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1859年,福瓊從大陸的浙江山區将雲錦杜鵑引種到英國,雲錦杜鵑在此後的世界杜鵑花雜交育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西方園藝學家認為“已證明對杜鵑栽培者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随着優良杜鵑花輸入的增多,英國公衆對杜鵑花的喜愛日益增長。愛丁堡植物園就是在這樣一種環境背景之派遣福雷斯特來到中國尋找收集杜鵑花,橫斷山區成為國際植物獵人眼中的狩獵場。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高黎貢山上的杜鵑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黃杜鵑花

國際幾大植物獵人在中國西南橫斷山區采集植物主要的基地是騰沖、大理和麗江。這裡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複雜,植物類型分布最多樣性的地區。這裡山峰高聳,峽谷深邃,大河奔流,古樹參天,奇花異草,滿山遍野。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着無數獨一無二的的珍稀花卉,無數的以前從來沒有被發現的珍寶随着植物獵人的到來走出深山,走向世界,為世界各地帶去斑斓的色彩,它們的驚鴻一瞥、美豔絕倫,在國際的園藝界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成為美的化身,驚豔了整個文明世界。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發現中國西南部高山花卉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威爾遜

現在園藝培育的報春花

參考文獻

1,《植物獵人》英,托比·馬斯格雷夫;英,克裡斯·加斯納。翻譯,楊春麗,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2005年

2,《中國:園林之母》作者,英,E. H. 威爾遜著。翻譯,胡啟明,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社,2015年3月25日

3,《神秘的滇藏河流——橫斷山脈江河流域的人文與植被》作者,英,F. 金敦·沃德。翻譯,李金希,尤永弘,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9

4,《藍花綠絨蒿的原鄉——清末英國博物學家的滇西及川康紀行》作者,英,金敦·沃德。翻譯,何大勇,楊家康,宋詩伊,孫辛悅容,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2月

5,《植物大發現——植物獵人的傳奇故事》作者,英,卡羅琳·弗裡。翻譯,張全星,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3

6,《大樹杜鵑采集記》馮國楣 《生命世界》 1981年

7,《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大樹杜鵑的解剖結構研究》作者,申仕康,張新軍,吳富勤,楊冠松,王躍華,孫衛邦,蔺汝濤《植物科學學報》2016年

8,《杜鵑王——大樹杜鵑》作者,申仕康 , 王躍華 ,《大自然》 2009年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荷蘭、比利時高山杜鵑産業考察記》作者,白霄霞,李志斌,李振勤,《中國花卉園藝》2014年

10,《喬治·福雷斯特在中國采集的杜鵑花屬植物》作者,耿玉英 《廣西植物》 2010年

11,《杜鵑花的追求——西方采集者素描》作者,耿玉英《植物雜志》2001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