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膽湯的三個疑問溫膽湯出自《千金方》“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此方(溫膽湯)”,該方是是孫思邈從南北朝名醫姚

溫膽湯的三個疑問

溫膽湯出自《千金方》“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此方(溫膽湯)”,該方是是孫思邈從南北朝名醫姚僧垣的《驗方集》裡收錄過來的,由“半夏、竹茹、枳實、橘皮、甘草、生姜”組成,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

目前對該方的研究存在着三個難解的問題。

一是,溫膽湯方子偏寒還是偏熱?該方名為“溫膽”,而現代一般認為該方的功效是清化痰熱、清膽和胃,把它的功效當做清熱化痰劑。但從藥味組成來看,半夏、橘皮、生姜偏溫,枳實、竹茹偏寒,偏溫的藥多于偏寒的藥;再從藥物的劑量來看,生姜的用量遠大于竹茹、枳實,是以該方應該是偏溫的,不是偏寒的。

二是該方名為治療“膽寒”所緻的“虛煩不得眠”,既然是膽寒證,就應該溫膽,為什麼還要用清熱化痰的竹茹?竹茹是清熱化痰的藥物,枳實也偏涼,用了兩個寒涼的藥物,讓後世争論不休。

三是該方治原為“膽寒”一證,但“膽寒”與“虛煩不得眠”之間的關系有什麼邏輯關系?我們常說膽主決斷,膽寒引起睡眠障礙讓後世百思不得其解。即使膽寒引起了睡眠障礙,可是所用的半夏、橘皮、生姜、甘草是治療脾胃寒濕的,枳實、竹茹是化痰熱的,都不是治療膽寒的藥物。這也是學界争論不休的地方。

盡管如此,絲毫不影響這個千古名方的臨床應用。溫膽湯可以廣泛應用臨床各科,有形之痰、無形之痰都怕它。

溫膽湯的三個疑問溫膽湯出自《千金方》“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此方(溫膽湯)”,該方是是孫思邈從南北朝名醫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