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冠疫情兩周年,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未來十年怎麼破局

到目前為止,中國各省2021年GDP資料幾乎全部出爐,對此,我總結了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中國基礎力量崛起。去年一年,中國有兩個省的GDP超過了10萬億元大關,如果折合成美元匯率來看,超過1萬億美元的就是前四的常客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如果說超過5000億美元的,一共有13個省(包含北京、上海)。

其二,區域分布越來越明顯,東部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貢獻了全國GDP的35%,可謂是無比強大,中部省份(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GDP占全國22%想,顯然中部崛起已在路上,疫情拖累已經結束,但與東部的差距依然不小,并且有被拉開的架勢。

其三,南北差距加速沒有被放緩,在TOP10的省份中,南北八二開的格局沒變,但是TOP20中,山西又回來了,煤炭漲價幫了不少大忙,我們來對比這20個省份中這兩年的GDP變化情況,2020年TOP20中南方省份占中國總GDP的比例為63%,2021年則變為62%,這還是南方(貴州)被超越的結果,一來一回北方經濟仍然處在不理想的狀态。

新冠疫情兩周年,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未來十年怎麼破局

如果說單拿省份來說有不少誤差,比如說安徽是一個“不南不北”的省份,再例如中原大地河南就是有部分地區落在了南方等等,是以,我們來細化聊一個這個問題。

全國600多個城市中,GDP超過1萬億元的城市有24個,其中南方有18個,北方有6個,而且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北方城市進入大名單的基本都是省會或者直轄市,而南方城市中非省會甚至非副中心城市都能進來,這個現象背後的一個原有值得深究——2000-2010年南方、北方年均常住人口增量分别為506.2萬、395.8萬人;2010-2020年南方、北方年均常住人口增量分别為655.0萬、114.6萬人,南方年均增量多于北方。

人口流動帶來的發展不平衡問題,産業結構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在這幾年越來越凸顯,各路大神也都在想辦法,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目前的經濟總沖突與出發點,淺薄的觀點無任何建議。

新冠疫情兩周年,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未來十年怎麼破局

先擺出來具有廣泛共識的發展問題:消費疲軟、供給沖擊、預期不足

首先,消費疲軟的問題與房地産是密切相關的,2021年全國房價下跌的八個省會城市中,有八個來自北方,兩個在南方,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山西太原和河北石家莊,跌幅都在3%以上。

全國房地産擠泡沫就以為房地産行業要革新了,是以才有了17家房企出現不同程度的違約,其中京津冀地區是嚴重受災區,當然了最為人诟病還是恒大這個巨頭,在市場上起到了非常不好的示範作用。

在過去,房價預期漲價中,大家都有底氣也有不會較大顧慮,隻要房子漲消費欲望就有,畢竟家庭資産6-7成都在其中,大家看到08-18年瘋狂的線上銷售成爆炸式增長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個方面有了動作,勢必會引起一些動靜,老百姓的消費激情自然也會下降,但這是陣痛期,大家天天看到的說我們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就是這個意思。

新冠疫情兩周年,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未來十年怎麼破局

其次,對于供給沖擊這個問題,主要發端還是在國際上,這個從18年老特執掌美國發動貿易戰開始,世界就亂套了,供給結構變化、競争加劇在本次疫情期間演繹的“繪聲繪色”,疊加上氣候問題引起的能源危機,各地區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什麼牛鬼蛇神都想扮演關鍵角色,甚至不惜動了根基也要露頭,避免被忽略。

就拿糧食來說,無論是北美(美國大洪水、暴雪)、南美(洪水)甚至西歐(冰雪急速轉換),拉尼娜事件一波又一波地上演,出口的量也好,穩定性也罷都有影響,是以這兩年下來糧食價格一漲再漲,當然咱們國家還好,有充足的儲備,是以應對起來相對從容。

但是對于企業而言,影響則沒辦法忽略,是以糧價帶動的生産成本上漲間接地影響了企業發展,大企業還好,中小企業沒有幾家能在各種成本飙升的基礎上幸免于難,那麼這時候地方就要發揮引導作用。

這時候就要看真金白銀了,那麼北方與南方經濟實力不在一個檔次,是以北方的企業必然也不會如南方企業好過,尤其是在糧食領域,國企主要作用是保證老百姓的口袋,民企才是經濟活力的關鍵。

新冠疫情兩周年,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未來十年怎麼破局

最後我們來說預期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一點就是群眾對于未來的财富增長的不确定性越來越強烈,它與消費疲軟屬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于老百姓來說,更多的是要見到咱們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充足的信心,當然現在已經在做了。

總的來說,做好這三點,保持極強的經濟活力不用擔心,而南北各省怎麼走道還是要看自己,現在“共同富裕”已經提上了日程,浙江的示範區能為全國各省打開一個新思路。

雖然很多經濟資料表明浙江是全國貧富差距不是那麼明顯的省份,但也不是沒有問題,例如地理因素導緻的浙北、浙南經濟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也包括浙西山脈與浙東沿海的發展模式造成的經濟差距放在全國也有可比較對象。

依托“共同富裕”打造新的經濟格局,南北不再是天地之别才是“中國夢”的關鍵環節,才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象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