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不妨跟随他的七次靈魂探視,也來做一次靈魂之旅

作者:信翅可攀

黎巴嫩美籍作家紀伯倫曾經七次探視過自己的靈魂深處,鄙視過自己的内心。

在這裡,我們不妨看看他的七次靈魂探視,在看完之後,我們也可以對自己的本心本性做個觀照。

第一次、當它本可以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我們還未曾擁有的,隻要踮起腳尖就可以獲得,但是我們卻選擇了放棄,并且還會美其名曰:“無作謂”、“沒必要”、“不至于”等等,做為托詞。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随性的謙卑,而實際上是不想努力的借口,是軟弱的代名詞。

現實中,不論什麼事情,如果跳腳可以摘取,就盡管去跳躍,倘若失敗,那也比沒有盡力,所留下的遺憾要少得多。

我們不妨跟随他的七次靈魂探視,也來做一次靈魂之旅

第二次、當它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

所謂愛欲,指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情欲,還包括對物質的渴求。

本質上說,這種渴望是源于自己的不自信,和内心當中缺乏安全感的一種狀态。

當我們在空虛寂寞時,其實我們最需要得到的應該是自己内心的豐盈,而不是向外去索求,因為借來的火,隻可照亮一時,不能長明一世。要想永久發光,還需要自己給予的心燈。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很多人在處于人生十字路口時,都會選擇容易,讓自己在舒适區中淪陷,但事實上,我們應當選擇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緣。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借由别人也會犯的錯來寬慰自己。

一個人之是以會成功,相信他一定是向上去尋找參照物的,如果向下尋找,隻會越來越差,最終一敗塗地。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一支小溪在路上歡樂地唱着,愉快地走着,途經一處土堆時,它沒有抗争,它沒有大海彙川的韌性,也沒有高塔聚沙的耐性,而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分岔而流,是以,它終生注定為一支細流。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曆一番風雨,曆經一番波折,才能笑傲天下。

我們不妨跟随他的七次靈魂探視,也來做一次靈魂之旅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陋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比如,我們在買東西時,有人夾三兒,這就使我們的内心很憤怒。

而一旦我們在看到兩人中間縫隙很大時,也會不自覺地生出夾三兒的心理。

是以,類似這種醜陋的面具,偶爾我們自己也會有。

第七次、它側身于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很多人在生活的泥潭中,步履蹒跚地行走,雖經曆了世事滄桑,但多少多少都會有些不甘心。

然而我們的靈魂深處,卻經常出現一種聲音,來阻礙我們前行的步伐。

生活雖然不是慈善家,它不會滿足我們所有的心願,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給你重重的一掌,狠狠地敲打着你,但如果你能挺得住,你就會成為王者,縱使偶然倒下,但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拂拭灰塵繼續前行,這樣也不失為一個勝利者。

往期回顧 :

每至歲除尤念父

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竟活成了一支連隊

你的幸福不要到處炫耀

兩情相悅時,表白要“趁早”

說者無心,聽者無意,孰料,今時竟成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