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美籍作家纪伯伦曾经七次探视过自己的灵魂深处,鄙视过自己的内心。
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他的七次灵魂探视,在看完之后,我们也可以对自己的本心本性做个观照。
第一次、当它本可以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我们还未曾拥有的,只要踮起脚尖就可以获得,但是我们却选择了放弃,并且还会美其名曰:“无作谓”、“没必要”、“不至于”等等,做为托词。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随性的谦卑,而实际上是不想努力的借口,是软弱的代名词。
现实中,不论什么事情,如果跳脚可以摘取,就尽管去跳跃,倘若失败,那也比没有尽力,所留下的遗憾要少得多。

第二次、当它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所谓爱欲,指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情欲,还包括对物质的渴求。
本质上说,这种渴望是源于自己的不自信,和内心当中缺乏安全感的一种状态。
当我们在空虚寂寞时,其实我们最需要得到的应该是自己内心的丰盈,而不是向外去索求,因为借来的火,只可照亮一时,不能长明一世。要想永久发光,还需要自己给予的心灯。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很多人在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时,都会选择容易,让自己在舒适区中沦陷,但事实上,我们应当选择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的错来宽慰自己。
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相信他一定是向上去寻找参照物的,如果向下寻找,只会越来越差,最终一败涂地。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一支小溪在路上欢乐地唱着,愉快地走着,途经一处土堆时,它没有抗争,它没有大海汇川的韧性,也没有高塔聚沙的耐性,而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分岔而流,所以,它终生注定为一支细流。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番风雨,历经一番波折,才能笑傲天下。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陋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比如,我们在买东西时,有人夹三儿,这就使我们的内心很愤怒。
而一旦我们在看到两人中间缝隙很大时,也会不自觉地生出夹三儿的心理。
所以,类似这种丑陋的面具,偶尔我们自己也会有。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很多人在生活的泥潭中,步履蹒跚地行走,虽经历了世事沧桑,但多少多少都会有些不甘心。
然而我们的灵魂深处,却经常出现一种声音,来阻碍我们前行的步伐。
生活虽然不是慈善家,它不会满足我们所有的心愿,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给你重重的一掌,狠狠地敲打着你,但如果你能挺得住,你就会成为王者,纵使偶然倒下,但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拂拭灰尘继续前行,这样也不失为一个胜利者。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