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作者:鴻鹄高飛一舉萬裡

明代永樂、宣德年間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船隊先後出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已知最遠的地方到達了東非、紅海。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持續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之前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如今鄭和下西洋在海峽兩岸均被視為重要的精神遺産。台灣經濟部門曾以“新鄭和計劃”命名經濟活動。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鄭和究竟到沒到過台灣呢?他與台灣有着怎樣的淵源呢?目前史學界一般認為鄭和船隊是曾造訪過台灣的,但鄭和船隊到過台灣不代表鄭和本人到過台灣。在這個問題上現在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鄭和本人實際上根本就沒到過台灣,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鄭和在往返南洋群島時常會途經台灣。鄭和下西洋需要經過台灣海峽不假,可鄭和曆次下西洋均是向西走,而台灣卻位于大陸的東面,那麼下西洋的鄭和有必要在台灣登陸嗎?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這是質疑鄭和是否到過台灣的一大主要原因。鄭和的部屬費信曾著有《星槎勝覽》記載下西洋途中各地的風土人情,然而台灣并沒被費信列入“親監目識之所至”,那麼這是否證明費信沒到過台灣呢?有關鄭和到過台灣的說法雖見諸多種史料文獻,但這些文獻的記載大多都是把民間傳說記錄了下來。不過也有人認為關于鄭和到過台灣的記載雖多出自于傳說,但傳說那麼多、那麼生動也難保就沒事實依據。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關于鄭和到訪台灣的傳說之一是鄭和在公元1430年由東南亞返航途中因遭遇海難意外漂流到台灣。在這次造訪中鄭和接觸到了台灣當地的少數民族,同時還發現了一些具有療效的草藥,但鄭和沒在島上碰到來自中原的漢人移民。關于鄭和造訪台灣的另一個傳說是如今台灣少數民族相當反感厭惡的。這種說法認為鄭和造訪台灣不是像下西洋那樣的友好交流,也不是因為遭遇風暴海難漂流所至,而是從一開始就打算征服島上的原住民。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這種說法大緻是說鄭和下西洋使得海上諸夷賓服,隻有東番(台灣)島上的少數民族不服。是以鄭和揮師入島降服東番。據說鄭和征服島上的原住民後讓他們在脖子上系上銅鈴,後來這種脖子上挂着的鈴铛反而被當成寶貝。這種陰損的說法最早出自于明萬曆年間陳第的《東番記》,後來抄來抄去竟被《明史》當成事實記錄下來。相比之下接下來要提到的傳說更為生動,而且在可信度上似乎也比前面兩種說法更高。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相傳永樂年間鄭和曾率船隊在台灣停留。鄭和此行給當地居民帶去了工藝品和農産品,是以受到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歡迎和幫助。鄭和發現生活在山高水冷環境中的台灣原住民容易生病,于是就向他們介紹了生姜驅寒祛濕、避腥不葷的功能。鄭和教會了島上的少數民族用生姜治病、防病、調味,還在當地親手種植了一些生姜。據說如今台灣島上的姜最早就是由三寶太監鄭和帶來的。如今台灣高雄鳳山産的姜就被稱為“三寶姜”。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據說宣德年間鄭和船隊到台灣西定坊大井頭(今屬台南市中西區)汲水時曾投藥于水中給當地少數民族醫病。三寶姜和投藥的故事最早見于清代首任台灣知府蔣毓英纂修的《台灣府志》中。在《台灣府志》中投藥于水、井中取水、種植生姜的太監叫三保(三寶)。鄭和在曆史上的确被稱為三寶(三保)太監,可那年頭叫三寶(三保)的太監比比皆是。事實上鄭和船隊的副使王景弘也被稱為王三保。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龐大的鄭和船隊并不是全部由鄭和本人親自指揮的。事實上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曾多次派副使率分遣艦隊出航。如今台灣流傳的三寶姜的傳說不排除說的可能是鄭和船隊的副使王三保。至于鄭和本人是否曾造訪過台灣恐怕已成為一個永遠說不清的曆史疑案。不過也有人始終堅信鄭和本人曾到過台灣。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連橫在其所著的《台灣通史》中更是把以上提到的各種傳說融合在了一起。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連橫關于鄭和造訪台灣的說法是這樣的:”永樂中太監鄭和舟下西洋。諸夷靡不貢獻,獨東番遠避不至。東番者台灣之番也。和惡之,率師入台,東番降服,家贻一銅鈴,俾挂項間。其後人反寶之,富者至掇數枚。是為中國三略台灣之事。初,和入台,舟泊赤崁,取水大井。赤崁番社名,為今台南府治,其井尚存。鳳山有三寶姜,居民食之疾瘳。雲為鄭和所遺,則和入台且至内地,或謂在大岡山也”。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鄭和本人到沒到過台灣在史實上有争論考據的價值,但鄭和的确沒對台灣的命運乃至中國的命運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元末逐鹿天下的方國珍、張士誠殘部逃到海上與海盜倭寇勾結滋擾明王朝的海疆。新生的明王朝在這種形勢下試圖通過實行海禁作為應對措施。洪武年間朝廷連下四次“片闆不許下海”的禁令。明朝在東南沿海遷界移民堅壁清野。本來以元朝舊例繼承下來的澎湖巡檢司這個機構在公元1387年被撤銷。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就連那些已定居澎湖的居民也被遷往福建的漳州、泉州。朱元璋并沒意識到台灣的戰略意義何在、海洋的價值何在。到了永樂年間盡管出現了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壯舉,但這并沒能從本質上改變明朝的海禁政策。鄭和下西洋結束之後明朝重新回到了閉關鎖國的老路上,而同一時期西方的地理大發現正在深刻改變着世界的面貌: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相繼宣布“發現”台灣。從此台灣海峽開始進入多事之秋。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明朝的海禁政策對以海洋為根本的福建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至少從唐宋時代起福建沿海的泉州、漳州等地就形成了出海貿易的傳統。宋代還曾在泉州設定過主管對外貿易的市舶司。海禁政策等于斷了福建沿海商民的生計。這些人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以走私的形式對明王朝的海禁政策發起挑戰。這一時期内地犯案與逃避徭役的人也紛紛偷渡到台澎地區。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澎湖、台灣就這樣漸漸成為亡命之徒的彙聚地。這一時期走私貿易與民間海上武裝力量活動逐漸成為福建海上活動的主導。在這種新形勢下明朝不得不把台灣正式列入軍事防衛的區域内,而且越來越将其視為中國海防的戰略要地。明代中後期是中國東南海商最活躍的時期。在東西方兩大貿易體系及其文化的直接碰撞與交流的大背景下台灣再次成為中國連接配接海外的貿易重地。

鄭和下西洋到沒到過寶島台灣

台灣在與祖國大陸和外部世界形成越來越緊密的經濟關系之時文化上的交流也是不絕如縷: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福建先民渡海來台時為祈求平安就恭請家鄉的媽祖神像庇佑。先民由台灣鹿港登陸後就在鹿港“船頭仔”建廟奉祀媽祖神像。後來施琅将軍攻台時從湄洲祖廟請來的媽祖神像被視為“開台湄洲媽祖”留在鹿港天後宮。海峽兩岸共同的媽祖信仰就是這樣形成并一直延續至今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