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引言: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锼。——李商隐《富平少侯》

考古是一項聽起來有趣,但實際上很冗長且枯燥的工作,對于考古人員來說最驚喜的事,莫過于發現新的文物了。尤其是那些天子諸侯的墓穴,往往都有着極其豐富的陪葬品,還有設計十分複雜的墓室。比如秦始皇陵,其規模之宏大,令人震驚。也有一些王侯将相的墓,陪葬品一樣豐富,但卻沒有那麼受到關注。比如在

湖北發現了一座明朝的王爺墓,出土了700顆寶石,專家稱其簡直富可敵國。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深藏水下的墓葬

2001年4月,在湖北省鐘祥市長灘鎮大洪村,一項考古工作剛剛開始。

鐘祥市在戰國時期稱為郊郢,是楚國的陪都,一直都是一座重要的都城。

到了明代,這裡與北京、南京并列成為三大直屬城市。可以看出這裡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經濟發展也位居前列。眼前這座規模不小的墓葬,裡面一定有着令人驚喜的發現。

專家們先把墓葬周圍的水抽出,光是抽水就花了十幾天,它的大門才顯露出來

。緊閉的墓穴門顯示這裡沒有被盜過,應該是由于浸泡在水裡的緣故,盜墓者難以操作,是以它才逃過一劫,被完整的保留下來。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經過專家們的發掘,整個墓室的樣貌初步顯露,

這裡曾經修建過地面建築,還有内外茔園,地宮裡才是墓葬。

經曆了長時間的滄桑變化,地面部分已經被損毀,隻留下殘垣斷壁和破碎的磚瓦,隻有地宮被完整的保留下來。

墓葬是磚結構築成,分為前室和後室,整個墓穴長15.4米,最寬的地方7.88米,高度5.3米。墓穴的牆壁厚度達到了1米,由6層磚構成。

整個墓室結構十分堅固,構築精巧。墓頂還留下過盜墓者的炸痕,但未能成功進入。墓穴外的堆土都是用挖出來的土石築成,體積達到50米寬,9米高,十分宏大壯觀。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富可敵國的陪葬品

墓穴内刻有墓志,

東邊刻着《梁莊王墓》墓志,西邊刻着《大明梁莊王妃圹志文》。

加上墓穴内的兩口棺,專家們判定這是一座王與妃的合葬墓,

墓主人正是明朝的梁莊王和他的妃子魏妃

。梁莊王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個兒子,是明高宗朱瞻基的同父異母弟弟

。這座墓葬是大陸目前發現的明代親王墓中,地位最高的一個。是以裡面的陪葬品自然是豐富多樣,這一點專家們早就料到了,但當打開墓門見到裡面的物品時,還是令人震驚。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整個墓葬裡出土了5300多件陪葬品,

包含的種類十分廣泛,金銀玉石、銅鐵鉛錫、還有各類瓷器、陶器、漆木,以及石器、骨器等等。如此豐富的種類,以及龐大的數量令所有人震驚。

後來經過統計,金器、銀器和玉器共有1400多件,重量超過50公斤。而珍珠寶石類的則有3400多件

,有的是單件成器,也有的是多件組合成一個器具。

其中有700多顆寶石引人注目,它們儲存完好,熠熠生輝。

這些數量龐大的陪葬品無一不凸顯着墓主人的尊貴身份。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鄭和下西洋的輝煌成果

這700多顆寶石的樣式精美,制作工藝不像是明朝所為,

那麼這些精美的珠寶是從哪裡來的呢?

根據《瀛涯勝覽》記載,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帶回來許多奇珍異寶

,但都沒人見過真實面貌。而梁莊王生活的時期正是鄭和下西洋的時代,鄭和曾數次出使東南亞,将明代的文明帶到南洋,又将南洋的特産帶回中原。

後來經過中國地質大學的專家鑒定,梁莊王墓裡出土的這700多顆寶石均産自東南亞,

其中包括紅寶石、藍寶石以及祖母綠和金綠寶石,都是極其名貴的寶石,

均屬于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

湖北一明朝王爺墓,墓中出土700顆寶石,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梁莊王的墓穴整個面積在31平方米左右

,卻出土了如此多的陪葬品而且樣樣精美、價值連城,難怪專家們評價他

雖是一個親王,但卻富可敵國。

可惜斯人已逝,再多的金銀珠寶也無法享受了,它們現在的價值已經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了,而是作為一個曆史研究的載體。我們後人可以通過對這些文物的研究,來了解那個時代的制造技術、經濟情況、人文環境或者政治政策等等,這些價值将遠勝于文物本身的價值,這也許就是考古學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吧。

參考資料:

《南方文物》

《瀛涯勝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