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曆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隻是傳說

據《明史》記載,鄭和奉永樂皇帝之命,率領大小船舶200餘艘,官兵27800餘人,其中大型寶船62艘,最大者長44丈,寬18丈,設有九桅十二帆,最遠航線達6000海裡以上繪制了最早有航路的航海圖。鄭和船隊,規模之宏大,人數之衆多,組織之嚴密,是15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船隊。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彰顯了明朝國力,同時也促進了各國的友好交往。但千百年來,這件事也是備受質疑的,清乾隆皇帝甚至直言評論:是假的!等到近代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才戳穿了這一曆史謊言。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曆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隻是傳說

明成祖下令,鄭和七下西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之後,其孫朱允炆即位。然而這個第二代皇帝卻僅僅隻當了四年,靖難之役之後,其叔父朱棣登上皇位,而朱允炆自此不知所蹤。

由于皇位是奪來的,曆史上對于朱棣的評價有很有争議。然而,盡管登帝位是用了手段,但不得不承認其在位時也确實立下了不少功績。其中,派遣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典例。

在明朝建立之初,海上倭寇也是國家要鎮壓的對象,而當時的國力尚且不足以使倭寇臣服。到了明成祖時期,明朝的國力已經達到了鼎盛。中國和日本恢複了官方的朝貢交流,倭患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緩和。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和海外各國進行海上聯系就有了條件。

于是在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通路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

這也是明王朝宣揚國威的一種方法,七次下西洋之後,各國之間的交往也更加友好密切。這也是曆史上的一次光榮大事件,然而後來稱霸的清朝卻對此持懷疑态度,最嚴重者如乾隆帝,更是表示鄭和下西洋不過是傳說而已。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曆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隻是傳說

《明史》修撰曆時近百年,乾隆否認“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在曆史上有明确的記載。然而關于下西洋的真實目的,曆史上卻有多種說法。甚至有人認為隻是單純為了出海尋找下落不明的朱允炆而已,但無論如何,至少沒有否定此事的真實性。

而當了清朝建立時,乾隆皇帝卻意圖将此事“神化”,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無非是傳說而已。将一個大事件當作神化傳說,乾隆究竟為何如此呢?

說到底,也是因為利益相關。在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建立,也成了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由于少數民族與漢人的明顯差別,清朝皇帝未必會認可明朝的功績。也正是因為如此,清朝時修撰《明史》用時十分漫長,最終成書時竟已将近百年。

并非是史料不足難以撰寫,而是清朝皇帝對于明朝發生過的部分事實有所争議,最終導緻《明史》一改再改。到了乾隆皇帝時期,甚至将“鄭和下西洋”事件從明史中删去了,以乾隆的話來說:“那不過是傳說而已”。

畢竟是前朝的事情,清朝無意去贊頌明朝。更何況鄭和下西洋事件史料記載多有偏差,清朝便抓住這一漏洞,意圖将其虛化。再者,因為鄭和下西洋之後,海上各國對明朝贊賞有加,在後世朝代清朝看來更是不滿,是以才有了這樣的烏龍事件。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曆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隻是傳說

等到近代在考古中發現出海證據時,乾隆皇帝的“傳說論”就站不住腳了。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還原出海真相

在上世紀末,南京南郊闆橋三山有個磚窯群。人們為了做磚便大肆挖山,挖着挖着竟在其中發現了古墓,而其中的意外發現更是令人咋舌。

經過考古學家研究之後,最終确定墓葬主人生活于明朝宣德年間。而墓葬中有着許多航海物品,包括指南針和航海圖等。更令人振奮的是,其中的航海圖就是鄭和下西洋航海圖的一部分,這也是曆史上第一次發現鄭和下西洋的圖紙證據。

有了這一意外發現,雖然隻是圖紙的一部分,也可證明鄭和下西洋事件确實發生過。對于世人來說是驚喜,但對于乾隆皇帝而言就是打臉了。畢竟乾隆當年大肆宣傳鄭和下西洋是傳說,在證據面前,“傳說”也就真實化了。

曆史埋得再深,也是永遠不可能被抹滅的。乾隆皇帝或許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堅信的神話論,最終會被深埋千百年的證據打破。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曆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隻是傳說

小結

鄭和下西洋,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航海,也是一次國際間的交往。隻是由于時代特殊,在當時的記載有所遺漏,但這也不能成為抹滅事實的原因。相信随着考古的發展,後世還會有更多的史料被發掘。

參考資料:《明史》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