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高檢南四湖專案聽證會将公布第三方監測結果

作者:光明網

衛星的“眼睛”就是尺

最高檢南四湖專案聽證會将公布第三方監測結果

闫晶晶

南四湖是大陸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區面積1266平方公裡,承擔着調洪蓄水、南水北調、發展水産、航運交通等多種功能。2021年4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南四湖流域生态環境受損情況啟動公益訴訟檢察立案程式。

10個月過去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環境受損情況是否有所好轉?客觀存在的影像和資料正是衡量辦案效果公正的标尺。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一些辦案以來的監測資料,衛星遙感影像忠實地記錄了遠超人眼觀察範圍之外的南四湖地物資訊,國家環境品質監測網資料監測着不同時期水質的變化,通過與往年同期的比對,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四湖發生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委托,以第三方客觀立場對南四湖及其周邊生态環境進行了連續的遙感監測,通過對擷取影像資料的處理、模型計算與資訊提取、比對分析與曆史追溯、實地勘驗與調查驗證、成效跟進與動态展示等技術手段,開展了針對南四湖專案的生态環境線索摸排、典型現場驗證、治理成效跟進工作。

“利用衛星遙感資料,針對水體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黑臭、懸浮物濃度變化在可見光、近紅外波段展現出來迥異的光譜特征,重點觀測和分析了南四湖黑臭水體指數、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水體懸浮物濃度這三項典型水質名額,從不同次元反映南四湖湖面水質情況,對比其年度變化情況。”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劉朔介紹。

觀測計算對比顯示,從2020年10月下旬到2021年10月下旬,南四湖湖面黑臭指數高、水體富營養化程度高和水體懸浮物濃度高的水體水域面積均有較大幅度減少,而黑臭指數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低和水體懸浮物濃度低的水體水域面積均有較大幅度增加。

據介紹,在整個衛星遙感監測對比過程中,為保證南四湖流域水體衛星遙感資料對比的客觀性,按照針對同一區域、采用同一種衛星資料、同一時相、同一處理算法、同一資料擷取時氣象條件“五個同一”的方法,對衛星遙感監測技術進行了嚴格限制。同時,考慮到2020年至2021年度南水北調工程調水在汛前完成,上半年有大量的外部水進入南四湖;6月至9月又處于雨季,汛期大量雨水彙入南四湖,并且夏季的植被茂盛、陰天多,對從太空到水面的觀測外部遮擋多;而冬季是曆年來湖面平靜、雜質沉澱的時段,水質又普遍相較其他季節好轉。是以,選取10月下旬秋高氣爽,以晴天為主、水草逐漸凋零、水體相對穩定,這一水體狀況比較有代表性的時間視窗,衛星觀測南四湖。“衛星遙感監測顯示,專案推動下,南四湖流域水體水質總體明顯好轉,各重點監測目标涉污風險大幅降低。”劉朔說。

影像反映了視覺效果層面的客觀變化,水質監測資料則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南四湖一段時期以來的治理效果。記者了解到,根據地表水環境品質标準,水質好壞分為Ⅰ類至Ⅴ類幾個等級,低于Ⅴ類的為劣Ⅴ類,屬重度污染。水環境監測名額主要有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等。總磷超标主要來自于面源污染,氨氮超标主要來自于生活污水,高錳酸鹽指數超标說明水體很可能受到有機物污染。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基于國家環境品質監測網提供的資料,南四湖流域的湖體監測點位共5個,19條入湖河流監測斷面28個。監測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南四湖湖體水質總體穩定,但部分區域、部分時段存在超标情況,城鄉面源污染、湖泊藍藻水華、生态系統失衡等問題突出。2020年8月,南四湖入湖河流多個斷面出現Ⅳ類至劣Ⅴ類水質,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超标“凸顯”。汛期水質污染情況較為嚴重,面源污染特征明顯。

2021年8月,南四湖專案正在推進中。監測資料顯示,湖體點位二級壩水質同比由Ⅴ類好轉至Ⅲ類,主要好轉名額為總磷;14個入湖河流站點呈現好轉或明顯好轉,主要改善名額為總磷、高錳酸鹽指數。同期,南四湖湖體二級壩水質汛期總磷日均濃度同比明顯降低;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呈現穩定水準,未出現專案前的大幅波動。入湖河流部分斷面總磷日均濃度同比明顯降低;高錳酸鹽指數濃度同比有所降低;氨氮整體濃度無明顯變化。

“專案立案以後,南四湖流域水環境品質逐漸改善,主要污染名額降低。周邊環境更整潔、更綠色,專案推動效果顯現。”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生态環境監測室副主任李文攀說。

來源: 檢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