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了解3張“補腎名方”
“地黃丸”可以說是大名鼎鼎的方劑,哪怕不知道組成,也一定有很多人都看過六味地黃丸的經典廣告。不過地黃丸家族可不止六味地黃丸一張方,杞菊地黃丸和麥味地黃丸也是臨床常用的方劑。
那麼如何更加準确地使用這些地黃丸類方,今天帶大家從“六經辨證”的角度一一進行解析。
1、六味地黃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八錢、山萸肉、幹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去皮。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水化下三丸。
或水煎服。
症狀:寒濕、虛熱。
2、杞菊地黃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山萸肉、幹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去皮、枸杞子、菊花。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
症狀:寒濕: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瀝。
虛熱: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幹澀,迎風流淚(咽幹口燥,舌質紅,脈細數)。
3、麥味地黃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八錢、山萸肉、幹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去皮,麥冬、五味子。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時用白湯送下。
虛熱:虛煩勞熱,咳嗽吐血,潮熱盜汗(咽幹口燥,舌質紅,脈細數)。
#我要上 頭條##我要上微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