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陸豐這樣提升城市能級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城市建設關乎城市形象,更關系到人民群衆的生活品質。從陸豐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陸豐”,到《陸豐市開展城市提能大會戰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台,再到啟動城市提能大會戰動員會,鋪展在陸豐市民面前的城市建設藍圖愈來愈清晰。

2月9日晚,陸豐召開城市提能大會戰動員會,将城市建設藍圖從氣勢恢宏的“大寫意”逐漸落地為精雕細琢的“工筆畫”。這幅畫承載着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載着陸豐建設粵東藍色經濟崛起示範區的美好未來……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陸豐這樣提升城市能級

陸豐市主城區全景圖。

構圖:堅持規劃引領 重點着墨“大東海”片區

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繪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在城市建設這幅“工筆畫”裡,合理的“構圖”有賴于科學的城市規劃。

此次動員會明确指出,做好規劃、尊重規劃、依法執行規劃,才能實作“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堅持保護優先、安全優先,統籌做好“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加強各類專項規劃編制銜接,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構圖旨在突出畫面中心,城市建設也需突出重點“着墨”。根據《方案》,陸豐拟将上英、潭西、河西、河東、城東,星都經開區、東海經開區納入“大東海”一體化發展版圖,堅持依河而擴、向海而興,加快從東河時代走向螺河時代,從濱河時代走向濱海時代發展,高标準建設運河兩岸、螺河東西兩岸,完善陸豐南站、陸豐火車站周邊的規劃銜接,打造一批“城市客廳”“城市展廳”項目,進一步發揮城市的虹吸效應,輻射帶動周邊鎮圩發展。

線條:補齊基礎設施短闆 勾勒城市脈絡

交通線、河湖岸線、電纜線、瓦斯管線……在城市建設這幅“工筆畫”裡,各類線條交織成城市人流、物流、車流、水流、電流等資源要素流通的脈絡。

資源要素流動愈順暢,城市發展愈有活力,群衆獲得感成色愈足。

會議提出,要加快完善交通設施,全面打好綜合交通大會戰,引導全市交通向暢達、綠色、智能方向轉變;要優化城鎮路網結構,樹立“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各類“斷頭路”,暢通城市“微循環”,提高市域道路通達性;要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盡快補齊電力電纜、通訊光纜、瓦斯管道、給排水管道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消除“馬路拉鍊”“空中蜘蛛網”等城市頑疾;要全面打響“大中小河流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堅大會戰,持續加強螺河、烏坎河生态修複和岸線治理,實作“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标。

色彩:延續城市文脈 擦亮城市底色

城市文脈是城市演進過程中形成的特有曆史文化印記,是城市氣質的重要展現,為城市建設這幅“工筆畫”增添了人文色彩。

“陸豐有遠近聞名的‘陸豐古八景’、蜚聲中外的玄武山、青雲山,還有很多紅色革命遺址、古村落等,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瑰寶,要倍加珍惜和保護。”陸豐市有關負責人說。

《方案》提出,要傳承城市記憶,建構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延續城市特色風貌,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保護古遺址、古建築、近現代曆史建築,開展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更好地延續曆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

既要讓城市留下記憶,更要讓人們感受文明。會議強調,要聚焦創文創衛“三步走”目标,統籌抓好“創文創衛”工作,一體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态文明示範城市建立,確定2023年成功建立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推動城市建設一體發展、同步提升。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陸豐這樣提升城市能級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色是陸豐市高品質發展最動人的底色。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和生态文明示範建立工作,圍繞“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合理布局綜合性公園,見縫插針推進口袋公園、立體綠化、節點綠化,推動中心城區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實作居民能夠開窗見綠、出門進園。

運筆:從細處“落筆” 下足繡花功

精謹、巧密、細膩是“工筆畫”的鮮明特征。如何畫好城市管理的“工筆畫”?

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管理也是建設”的理念,注重創新城市管理方式,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準。一要加強法治化管理。始終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穿到城市治理的全過程、各方面,充分發揮“一中心四平台”作用,着力強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建設,推動城市“依法管理”,城管執法“按章辦事”。二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将城市管理“觸角”向基層末端延伸,下足“繡花”功夫,營造幹淨整潔、和諧有序的市容環境,不斷提升群衆的幸福感、獲得感。三要加強網格化管理。健全“全科網格”工作體系,使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深入村(社群),切實管理好城市的最基本單元,以“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服務“大民生”,努力實作精準、快速、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服務。四要加強數字化管理。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數字城管”“雪亮工程”等項目建設使用,紮實推進“民情地圖”建設和應用,為城市管理提供科學決策,促進城市管理資訊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全面提高城市運作效率,構築起城市未來發展戰略新優勢。

【記者】陳欣欣 南小渭

【通訊員】陸宗 陸宣

【作者】 陳欣欣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