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趙孟頫高清書法第八期:紙本行書《出師表》欣賞
【小知識】
“貴有古意”的複古思想:
(一) 關于“複古”
“貴有古意”, 本由繪畫而發, 趙孟頫《自跋畫卷》中提出“古風”, 認為繪畫創作應當師法晉唐高古超逸的意趣, 擺脫宋代畫陳陳相因、雍容畫風, 提倡質樸自然、簡率灑脫的畫風。關于“古意”的解釋, 研究者主要有“視為時間概念”“看作美學概念”“等同于傳統”三種觀點。然“書畫同源”, 而且趙氏提出“書畫本同”, 亦“以書入畫”并緻力踐行, 故可藉此論道書法。
何者為古?虞龢《論書表》中說到, 古代質樸而現在妍美, 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愛好妍美而輕視質樸, 則是人的常情, 鐘張比起二王來, 可以說是古樸了。這是品評鐘繇、張芝與二王書法的, 從中可見“古”與“質”,“今”與“妍”相對應, 但每一字型都兼質與妍而有之, 隻是側重點或量的多少有所不同。“古”在“質”與“妍”之間更側重于“質樸天真”。
(二) 提出“複古”的書壇時代背景
南宋時期是少數民族統治, 缺少翰墨傳統, 國土分裂, 因而在文化藝術上無法傾心獨創, 書壇仍然是蘇、黃、米書風統治。
故而南宋書法成為尚意書風的末流, 魏晉古法到南宋時己幾近中斷, 是以重續魏晉古法就成為趙孟順的個人追求, 同時也是時代的使命。南宋時代書法學“宋四家”尚其奇怪之趣味, 金朝京都亦是粗犷肆意的書風, 魏晉之風斯文掃地矣。
(三) 趙氏“複古”的特點
1.“複古”的廣泛性、全面性。
趙孟頫在元代藝術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于詩文、書法、繪畫、樂律、篆刻等樣樣精通, 都表現出很強的複古傾向, 而對于書法, 《元史·趙孟頫傳》有記載, 他擅長篆、隸、真、行、草書, 尤以楷書、行書著稱于世。
2. 取法乎上。
明代的宋濂在談及趙孟頫書法造詣時說過, 他的字用法多變, 起初臨摹思陵, 後來借鑒鐘繇、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寫法, 最後又汲取李邕的書法特點。取法“二王”經典的為多且用功最勤。
3. 借“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進行改造。
趙孟頫對諸家書風進行改造的美學思想根基為“中和”。對各書家的風格特點, 既不刻意強化、突出, 同時也不任意弱化。“二王”等魏晉書風肆意天真, 筆畫包含韻緻而富有變化, 結構整饬而間以參差出于意外但歸于意内, 行筆和行氣富于較強的節奏感和韻律美。而趙孟頫對此并未全盤接受, 并不是一味“則古”, 惟妙惟肖, 而是根據自己的了解來進行取舍。
(文章節選自:《淺論趙孟頫複古思想》丨作者:孫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