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績巨虧卻逆勢大漲,22年重點品種,孚能科技,下一個甯德時代?

作者:新能源大爆炸
業績巨虧卻逆勢大漲,22年重點品種,孚能科技,下一個甯德時代?

業績巨虧十幾億,卻逆勢大漲,有人說它沒有未來,有人說它是下一個甯德時代?它的未來究竟在哪裡?

1月份29日孚能科技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出來了:預計 2021 年歸母淨利潤為-80,000 萬元到-110,000 萬元,虧損同比增加 141.69%到 232.32%;扣非淨利潤為-110,000 萬元到-140,000 萬元, 虧損同比增加 102.80%到 158.11%。

業績預告一出來,網上一片嘩然,都在驚歎:怎麼虧了這麼多?開盤肯定要完蛋之類的,然後就是各種謾罵。

我們現在知道了,開盤非但沒有殺,反而在創業闆集體,尤其是新能源集體暴擊了2天的情況下,它表現非常堅挺。

為什麼暴虧卻不殺,反而走強?

業績巨虧卻逆勢大漲,22年重點品種,孚能科技,下一個甯德時代?

咱們該如何看待孚能科技的這個業績預告呢?

應該說:21年的虧損幅度确實超過了預期了,但也絕對沒有很多人認為的,虧損幅度大超預期。

很多人認為虧損幅度比預期超很多,是以券商的年度業績預告作為評判标準的,此前有6家券商對它21年的業績做了預測,平均數值是虧損4.14億,但這個預測其實三季報就已經被證僞了,因為三季報已經虧了4.2億了,扣非6.54億。

果然預測都不靠譜.......

是以現在的情況是應該如何來算它21年的虧損情況,假如取個中間值的話,也就是虧損9.5億,扣非12.5億。淨利潤虧損幅度還好,扣非幅度确實大一些,但也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慘烈。

當然了,具體要看究竟實際資料是哪一個。

21年巨虧的原因

為什麼去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如何火爆的情況下,它卻虧損那麼多?公司對此作了解釋:

1. 公司産品價格較低。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動力電池行業的平均市場售價過去數年整體呈下降趨勢;第二,公司與客戶協商定價時,通常參考當時原材 料市場行情及走勢等成本因素,公司在2020年度與客戶協商2021年産品價格時, 定價較低;第三,公司為了維護良好的客戶關系,以較為優惠的價格深入合作。

2. 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2021 年公司主要原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 電解液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增加産品材料成本,拖累公司本年度業績。

3. 固定資産增加,規模效應暫未充分顯現。2021 年公司鎮江一期和二期工廠先後轉為固定資産投入使用,新産線裝置投資額較大,帶來大額折舊增加,且由于産能爬坡等原因,産能尚未充分釋放 ,規模效應暫未充分顯現。

4. 計提資産減值損失。主要是計提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和由于産能爬坡 過程中産生較多不良品、以及對呆滞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5. 股權激勵費用攤銷增加。本年度公司為進一步培養和吸引人才,實施了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該計劃的實施帶來公司相關成本費用的增加。

6. 研發投入的增加。為保持行業領先水準,公司本年度繼續在固态電池, 熱失控管理等領域投入研發。

應該說情況是基本靠譜的,單就研發投入,截至去年三季度就砸了近4億,研發費率近20%,這是非常瘋狂的研發投入了。

但孚能不砸研發也不行,本身就落後于行業巨頭,加上軟包電池在國内就不是主流技術,此前它也被曝過有産品問題,是以拼命補齊技術上的短闆是應該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孚能科技呢?

其實孚能科技的邏輯并沒有變化,此前咱們覆寫它的時候,就說過它的邏輯:2022年歐洲傳統燃油車廠商發力新能源汽車的情況,尤其要關注這些傳統主機廠商推出的車型,是不是配置軟包電池,此前歐洲傳統廠商的以軟包電池為主。

如果這個邏輯無法應驗,那麼它就沒有什麼機會,至少年内沒啥機會;如果應驗了,則機會是比較大的,畢竟頂着國内純正軟包電池龍頭的頭銜。

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投資者關系的記錄:公司2022年在手訂單充足,約為14.8GWh。同時,公司鎮江一期産能爬坡已基本完成,鎮江二期産能預計在2022年三四季度達到預期水準,全年有效産能13G左右。相比2021年業績将有較大的改善。

是以孚能科技還是值得期待的,畢竟現在也才2月份,不能以去年的業績看未來。

艱難的中小電池廠商

雖然不能以去年的業績看孚能科技的未來,但它的21年業績預告還是讓人感慨萬千,對比此前甯德時代公告的去年大賺140到160億的超預期資料,巨大的差距,給人的沖擊還是極其強烈的。

什麼叫行業龍頭撐死,小弟們餓死,這就是,锂電池行業強者恒強的局面,展現的淋漓盡緻。

就像此前leo經常說的:除非像高端晶片、内燃機這種頂尖工業領域,不然絕大多數行業的技術含量并沒有很高的,對絕大多數行業來說,最大的壁壘就是規模的壁壘。

規模越大,成本優勢越明顯,行業火熱的時候,掌控最大的話語權,行業冷清的時候,也可以熬死競争對手,最終競争力越來越強。

甯德時代就是靠着巨大的規模優勢,在去年锂電池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對于下遊的整車廠商形成了強大的議價權。

而像孚能科技這種體量比較小的電池廠商,則過的非常艱難,對上下遊都沒有什麼話語權,相反,卻隻能雙上下遊的壓榨,最終獨自承受了上遊的漲價成本壓力。

這其實也是絕大多數行業中遊的共同命運,如果不能靠着規模優勢掌控行業話語權,則将失去定價權,成為被壓榨的那一個。

成敗未可知

選擇了軟包動力電池這條路線,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巨大的戰略失誤,畢竟國内锂電池技術以方形電池為主要路線,軟包電池的體量太小了。

但咱們就可以說:方形電池就一定是未來的大趨勢嗎?孚能科技就注定沒有未來嗎?選擇軟包電池路線就一定是戰略失誤嗎?

肯定不能如此,一方面動力電池技術還在快速發展,電池的最終技術路線還遠遠沒有定下來,現在就說哪種技術路線是終極路線,還為時尚早。

另外,也可以換個思路看軟包電池:甯德時代超預期的業績恰恰是說明了行業龍頭的優勢,如果跟甯德走完全相同的技術路線,後續都将面臨甯王強力的強力競争,除非自身實力夠強,不然長期不一定有更好的活路,相反,走個差異路線,可能還有一一點活路。

孚能科技有沒有機會享受行業的大爆發帶來的機會呢?

自然是有機會的,歐洲廠商對軟包動力電池的接受度比較高,而他們還沒有真正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

可以說:孚能科技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隻是對它來說,越往後,時間越不利。

至于那些說它會是下一個甯德時代的,當然不能否認有這種可能性,隻是目前來說,距離還非常遙遠,先趕上國軒高科,億緯锂能之類的腰部電池企業再說吧,飯咬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可别扯着那啥......

從零開始學價值投資 ¥63.5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