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樂信業務暗藏風險 業務員被指私自操作使用者手機貸款 業務增長現疲态

作者:西安商網
樂信業務暗藏風險 業務員被指私自操作使用者手機貸款 業務增長現疲态

貸款規模保持增長,但業務問題逐漸凸顯,樂信在行業競争中亦處于不利地位

樂信(LX.O)CEO曾表示,“高品質增長是樂信一貫堅持的發展原則”。然而近期,關于業務員“誘導”貸款、高利息、暴力催收等問題引起諸多使用者不滿。其中,不少使用者表示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樂信業務員操作使用者手機申請了貸款産品,且使用者提前還款仍需支付高額費用。

2021年三季度财報資料顯示,樂信貸款發放總額為558億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5.6%。但截至2021年9月30日,貸款的未償還本金餘額高達929億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7.8%。資産品質上,樂信的90天+逾期率在行業内相對較高,為1.85%。經營業績也展現在資本市場上,目前樂信市值為6.11億美元,較最高值已下跌近六成。

業務員“替”使用者貸款

近日,不少分期樂使用者在黑貓平台投訴,稱分期樂業務員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以申請“大額低息”業務為由,擅自操作使用者手機開通了貸款業務,并申請高息貸款産品。

使用者李立(化名)告訴《中國科技投資》記者,2021年12月,樂信業務員來到其店鋪向其介紹分期樂産品,并表示可以幫李立申請“大額低息”業務,相比其他平台的大額貸款業務利息更低。

李立考慮到未來也許有資金需求,于是同意業務員幫其下載下傳分期樂APP、開通“大額低息”業務。但接下來,業務員卻在未詢問李立意見的情況下,擅自操作其手機開通了“樂花借錢”産品,并申請了4萬元貸款。

樂信業務暗藏風險 業務員被指私自操作使用者手機貸款 業務增長現疲态

*圖源:李立提供的貸款截圖

“我當時明确告訴業務員現在不需要貸款,而且是在兩天後檢視銀行卡才知道有了一筆貸款,現在無故需要多還一筆利息費用”,李立說,這筆貸款分12期償還,一年的利息費用是3894.4元,綜合年利率18%。

除此之外,貸款無法申請一次性還清,而李立多次聯系客服也未得到解決。“後來客服說可以先還3個月,後面的可以一次性還款,但前3個月利息是最高的,加起來大約有1425元。”李立說,目前仍選擇按期還款。

另一位使用者王華(化名)也遭遇同樣問題。王華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2021年底,樂信業務員上門推廣分期樂産品,同樣向其介紹“大額低息”産品,但最終在未經王華同意的情況下,幫其申請了4萬元貸款,一年的利息費用約5000元。

此後,王華多次聯系樂信客服取消貸款,在多番溝通下,樂信方面同意王華提前還款,但仍需償還增加的利息。“本來第一個月利息約四、五百元,後來同意提前還款後,第一個月利息還了差不多七、八百元。”王華說。

另外,還有多位匿名使用者在黑貓投訴平台表示遇到樂信業務員上門推廣分期樂産品,且都在未經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業務員擅自替使用者申請了一筆貸款,并且不能一次性還清貸款,增加了使用者償還成本。

樂信業務暗藏風險 業務員被指私自操作使用者手機貸款 業務增長現疲态

*圖源:黑貓投訴平台

樂信官網介紹,分期樂是樂信旗下品質分期購物商城,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國内最早推出分期購物的電商平台之一。天眼查顯示,分期樂所屬公司深圳市分期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至2021年間,有多起與該公司相關的法律訴訟,案由涉及借款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

易觀進階分析師蘇筱芮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線下誘導貸款曾是消費金融違規的重災區,例如線下教育訓練機構誘導學員貸款,線下醫美機構誘導大學生貸款等。目前,伴随着消費金融線上化競争的日趨激烈及流量紅利的逐漸見頂,一些原本主要關注線上業務的機構也開始向線下進行拓展,并組建自身的地推團隊,從業人員并無相應門檻,從業素質良莠不齊,易導緻侵害金融消費者的案例發生。

針對此類案例,“後續應當強化持牌金融機構的相關責任,金融機構需要核實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意願,必要時可參照行業内已存在的‘貸款冷靜期’制度,為申請人提供應有的保障,此外還要強化對合作夥伴的審查,在合作前就需要在協定中明确各方權責,避免合規性低下甚至主動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機構以此影響到持牌機構的相關聲譽”,蘇筱芮進一步解釋道。

需要提及的是,部分匿名使用者表示,有業務員到大學宿舍推廣分期樂産品,年利率達34%,有學生在逾期後,分期樂一個月給其打了400多個電話,并給朋友、父母發催收短信,侵犯個人隐私。目前,學生群體已發起集體投訴,共有542條。

樂信業務暗藏風險 業務員被指私自操作使用者手機貸款 業務增長現疲态

2021年3月,銀保監會等五部門釋出《關于進一步規範大學生網際網路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網際網路消費貸款,非持牌機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業績不敵競争對手

财報顯示,樂信2021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31.54億元下降5.9%至29.68億元人民币。其中,信貸服務收入17.65億元、平台服務收入7.75億元以及直接銷售與服務收入4.28億元。而營業收入的減少是由于面向信貸的服務收入以及線上直銷和服務收入的減少。

從信貸業務看,2021年第三季度,使用樂信貸款産品的活躍使用者數為770萬,同比增加3.9%;使用樂信貸款産品的新活躍使用者數量為140萬,同比減少15.6%。同期貸款發放總額為558億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5.6%。但截至2021年9月30日,貸款的未償還本金餘額達929億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7.8%。

與此同時,營銷費用及人員成本進一步增加。第三季度,樂信銷售及市場營銷費用從2020年第三季度的3.60億元增加到2021年第三季度的4.91億元,同比增長36.4%;加工和服務成本從2020年第三季度的3.62億元增長44.7%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5.24億元,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風險管理和收款費用的增加以及對第三方支付平台費用的增加。

另外,第三季度,樂信落地多個自主研發的平台及系統,部署超過6萬條核心風控規則,承擔每分鐘50萬+次決策任務,研究與開發費用同比增長10.7%至2021年三季度的1.31億元,占營運支出的18%。

相關費用的增加侵蝕了一定的利潤。财報顯示,樂信三季度經調整淨利潤6.41億元,同比增長44.8%,但環比減少24.7%。由于2020年三季度樂信大幅計提準備金,導緻當期利潤大幅下降,基數較低,是以2021年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漲幅較大。

對比往年資料,樂信淨利潤增速已大幅下降,2018-2020年,樂信淨利潤分别為19.77億元、22.95億元、5.95億元,同比增速分别為722.67%、16.04%、-74.07%。

而随着消費金融機構的快速成長,衆多企業紛紛布局消費金融領域,行業競争加劇。從最新業績資料看,樂信與行業頭部助貸平台360數科(QFIN.O)、信也科技(FINV.N)等相比,已出現落後趨勢。

2021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40.8%,增速最高;360數科的淨利潤最高,為15.6億元。資産品質上,三家平台的90天+逾期率環比基本穩定,信也科技的90天+逾期率最低,為1.04%,其次為360數科,最高的是樂信,為1.85%。

二級市場上,截至1月20日中午,360數科的市值最高,為31.10億美元,其次為信也科技,為12.67億美元,而樂信的市值為6.11億美元,較最高值已下跌近六成。在估值上,360數科與信也科技市盈率較為接近,分别為3.51倍和3.41倍,樂信則相對較低,為1.53倍。

記者就業務員操作貸款、業績發展相關問題緻函樂信,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來源:中科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