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口述曆史·王火⑤|除了《戰争和人》,還想寫孫中山與白朗的故事

作者:封面新聞

/ 著名檔案/

王火,這個名字叫王紅軒。原籍江蘇省南通市。1924年7月生于上海。1948年畢業于複旦大學,獲新聞學學位。1949年後,在上海總工會籌備委員會文化和教育部擔任編輯官。1950年,王火作為副主編,參與了勞動出版社的籌備工作。參與創辦了《勞工》半月刊。1953年,他調到北京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中國勞工》雜志,擔任助理主編和編輯委員會成員。

1961年調到山東支援老區,在山東當了十幾年的中學校長。曾任山東省協會常務理事。1983年至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參與四川文學出版社籌備工作,擔任一等秘書、主編。

王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文學創作,出版出版了大量優秀文學作品,包括《國英雄——節日與勞工特戰隊》、《三年》、《外國八條路》、《東方影》、《禅宗》、《氟傳奇》、《冰雪節》、《王冠之謎》。。電影文藝劇本《平鷹墓》等。

1997年,他的長篇三部曲《戰争與人》獲得第四屆毛墩文學獎。2013年,王晖被全國作家協會授予"東方文浩終身成就獎"。2014年,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王府圖書館"。

口述曆史·王火⑤|除了《戰争和人》,還想寫孫中山與白朗的故事

封面記者 張傑 攝影 劉念實習生 李靜

晚年,王火,生活在一個簡單、很少與外界接軌的地方。他吃得很輕。也許在山東省臨沂市工作多年的原因是他的飲食在城北。經常是一碗白粥或一塊白蛋糕,少一點油菜,往往是他的午餐。

2018年夏天一個清爽的早晨,華西都市報的一名封面記者來到王全璋的家中,與王健林進行了一次談話。

"戰争時代的故事在我的腦海裡。

封面新聞:說到你的名字,很多人會認為你的代表是戰争和人。您如何看待《戰争與人類》?你認為它能成為你文學創作的代表嗎?什麼是創造的機會?

王火:《戰争與人》包含了我最關注的事物和價值觀,充分展現了我的文學風格,也是我花費最多時間和精力的,它再也不能代表,也不能。我一獲得解放,就想寫一部關于一個從未回來的時代的小小說,隻是為了寫下我的生活,寫下我所經曆的一切,寫給我遇到的每個人。小說中也有我自己的影子,大概是人物設定和我的家庭有關。

封面新聞:除了《戰争與人》,你還有什麼想寫但又不寫的主題嗎?

王火:還有。有一個曆史人物,叫白浪。我認為他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讀。孫中山曾經給白浪一幅羊皮的中國地圖,非常誠懇。我曾經寫過一篇未完成的《白朗》手稿,但是由于外緣原因,我長大後能夠寫,我沒有寫出來。如果我想寫,我必須去白朗活動的地方,我應該去甘肅這個地區。我要寫點什麼,首先,做一個全面的調查。一位讀者讀了《戰争與人》,問我怎麼能把重慶的玉雲山河和嘉陵江寫得這麼真實。這并不奇怪,因為我曾經在北矶的複旦大學就讀。我很熟悉它。

封面新聞:除了小說,你還寫過短篇小說、戲劇。您可以面對面地了解更多有關此内容的詳細資訊。

王火:禮貌地說,我的短篇小說寫得很好,但短篇小說的影響不是太大。我腦海中有很多戰争時代的故事。有一年,華東戲劇展邀請我寫一部劇本。我去了一個村莊進行這項研究。村裡一家有狗,我不敢動,隻好大喊大叫。村裡的人聽到噪音,帶我去村支部書記那裡。支部書記把我安置在招待所。

他把我拉過來,說:"如果一個老太太過來問她兒子的事,你會說你兒子沒事。如果她說話不好,她會很難過。"原來,老太太是派兒子參軍的,兒子死了,永遠走了。從那以後,她一直很傻。一天一夜坐在樹底下的鞋底,還想支撐前線,娜好好地交給了樹枝。

我住在飯店裡,老太太确實來了。當她進來時,她對我笑了笑,問我:"我的孩子怎麼樣?""我說他很好。她非常高興,問:他還在打架嗎?當我說他有時玩,有時不玩時,我對她撒謊。過了一會兒,支部書記來了,說現在幫老太太上床睡覺還為時過早。我跟着他們,發現老太太住在分店員的院子裡,上面的房子是她的。支部書記在陪同下,破舊的蚊帳裡的蚊子全部散開,就像親子在等媽媽一樣。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寫了一個短篇小說。

父親曾經身居高位,教育孩子隻要求一個"好"字

封面新聞:你有一個非凡的家庭。你父親對你有什麼教育,他如何影響你?

王火:我的父親王開基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因為他最初在上海當律師。他在政治上地位很高。1926年北伐勝利後,他的父親被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監察法院院長任命為"法官懲教委員會"秘書長,後來又成為中央公務員懲教委員會的專職委員。屬于特級軍官,屬于紀律處分,這個官很厲害。父親的官職很高,但體面。我父親的教育方法很特殊,不罵人,但要說話,我最怕跟他說話。

他不希望我拿第一秒,隻要我是一個好學生,一個好人。一切都要說一句"好"的話,把功課做好一點,善待人,體育做得更好一點。雖然我父親在我十六歲時去世,但它對我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我父親請一位家教我輔導我的學習,他有兩個秘書,我也很好。這有點虛假的公衆好感,他們和我一起騎自行車,和我一起滑冰。有個大學生,會說日語,當時已經很讨厭日本人了,我說你是叛徒啊,怎麼還會說日語。他說他隻是想學一門外語,是以我跟着他走了一會兒,現在我可以說一兩句話打個招呼。

封面新聞:你父親在政治上處于高位,你自己有沒有想過政治?

王火:不,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我想成為一名記者。但我考慮過學習農業經濟,因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認為這對國家有點好處。但後來,代表老百姓說話,似乎更急了,我去當了記者。

口述曆史·王火⑤|除了《戰争和人》,還想寫孫中山與白朗的故事

受雨果·悲慘世界的影響,著有《戰争與人》

封面新聞:你喜歡讀哪些文學作品,什麼影響了你的創作?

王火:我非常喜歡小說。雨果是我喜歡的作家。他寫了《悲慘世界》非常特别。如果交給其他編輯,書中可能會有6萬字不會出版——滑鐵盧戰役。你看,這是一個如此漫長的篇幅,寫得如此之好,以至于這6萬字是軍事文學的基準,遠離了主要故事。我在寫《戰争與人》時學了他,但學得不好。我把南京大屠殺寫了整整一章,但根據當時編輯的意見,它不應該寫。

我也喜歡前蘇聯的文學,像托爾斯泰、果戈理,還有我也喜歡的《寂靜的河》,我喜歡肖洛霍夫對女主角阿克西娜的刻畫。《寂靜的河》後來被拍成了電影,我看了兩遍。還記得我選角的時候,肖洛霍夫去制片廠說,我想見演員。制片人和他一起去見了阿克西娜,在見到女演員後,肖洛霍夫認為沒關系,我寫了阿克西尼亞。

封面新聞:你還在關注新書嗎?

王火:我現在經常去高勝橋的書店看書。早上去,中午在肯德基旁邊坐下。沒有特定的閱讀類型,我想讀什麼書讀什麼書,經常讀新書,在最突出的位置的暢銷書中我也讀書,有時看到喜歡買回家。

例如,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的裡普·範·溫克爾(Rip Van Winkle),美國作家的父親。我在國中時讀過這本書。是以當我再次看到這本書時,我立即買了它并重新閱讀它。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它和我小時候讀的不一樣。這本書是關于一個名叫裡文的人。溫克爾的手下獨自一人在附近的一座山上打獵,以避開他們唠叨的妻子。他遇到了船長和他的夥伴,他們發現了這條河,喝完酒後就睡着了。醒來後回家,卻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二十年,這個世界,一切都很奇怪。有點蘭科夢的意思,但不一樣。

封面新聞:您對當今市場上的出版物有何印象和評論?

王火:因為我在出版,是以我對這本書有感情。但現在有些書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了,有些現代小說,怎麼像以前的經典,這樣的書是浪費時間去讀。

封面新聞:現在出版業正逐漸被電子出版物所取代,王先生覺得怎麼樣?

王火:我落後了,我早就承認自己落後了。科技進步勢不可擋。馬老比我強,他用電腦打字,馬老師中文作家開始用電腦寫第一批,我做不到。由于手術,我的左眼根本沒有視力。右眼也有弱視力。我必須用一面舊花鏡、放大鏡來寫字,很難寫。

封面新聞:對于現實的經曆,你寫了很多新聞作品,也寫過文學作品。這兩種類型之間有什麼關系?

王火:我在上學的時候寫小說,還寫了連載。寫小說就像潑墨潑水,寫新聞就像畫筆。

封面新聞:你還在寫嗎?

王火:我不再寫了,我不像馬老,我還是104歲寫的。我非常喜歡看電影,但現在我已經足夠大了,可以看電影了。我在上海電影制片廠工作了三年。我最喜歡的文學電影,改編自電影的文學傑作,我也看搞笑電影,比如查理·卓别林的電影。我喜歡中國古典文學,但不像魯沙赫先生那樣做研究。

封面新聞:您出生于上海,曾在南京、重慶、北京、山東臨沂等地工作和生活過。當你1983年來到四川時,四川應該是你住得最久的地方。現在,你對這些地理城市的概念是什麼?

王火:坦率地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和南京,畢竟我出生在上海,南京有着珍貴的童年記憶。但四川成都是迄今為止壽命最長的城市,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結交了很多當地朋友,精神很好。

夫妻死後,上海的幾個姐姐怕他的孤獨,多次邀請他回上海居住,但我拒絕了。一方面,我在成都生活了近30年,感覺很舒服,這裡有我的朋友,比如馬老、李志。雖然我們并不常見,但在一個城市裡,總會感到非常安心。而且,因為她(記者注:王火此時用手指指着房間看望情人的照片)還在這裡,我想陪她一起來這裡。

口述曆史·王火⑤|除了《戰争和人》,還想寫孫中山與白朗的故事

2017年,馬雲将亮相《王火合集》的首映式。

下一期預覽:

王火自1983年起在成都定居,至今已有35年,2017年8月4日上午,80萬字的《王福文集》在成都首次亮相,103歲的馬志頭、88歲的李志,全都冒着酷暑,親自來到發射場。明天,我們一起感受到百年老百姓的友誼。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