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突然失傳了?看原材料就懂了

清朝的人,在受傷流血的時候,最有效的止血方法便是撒上些“金瘡藥”,這藥相當的神奇,隻要一撒上,血就會止住,不得不說,确實是厲害。是以,在古代的時候,“金瘡藥”的應用是得到了普遍認可的,但是,在現當代,就看不到“金瘡藥”了,最多可以在影視劇中見到些影子。那麼,如此好用的止血良藥,為何會消失,沒有流傳下來呢?其實,和制作“金瘡藥”的原料有着莫大的幹系。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突然失傳了?看原材料就懂了

“金瘡藥”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被發明的,在最開始的時候是用來治療斧傷和跌打損傷的,是以,又叫作“刀尖藥”。在古代的時候,百姓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用到斧頭,是以,免不了會傷到自己,是以,“金瘡藥”便成為了很多人家中必備的止血藥。另外,在清朝的時候,剃頭師傅用“金瘡藥”也用得比較多,因為,當時的男性都是“辮子頭”,光溜溜的容易在剃頭的時候受傷,是以,剃頭師傅都會在自己的剃刀上事先抹上一些“金瘡藥”,以免在剃頭的時候發生意外。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突然失傳了?看原材料就懂了

據記載,“金瘡藥”是清朝末期一個叫李成的剃頭師傅發明的,李成雖說是個剃頭為生的,但是,這剃頭的技術卻是一般,在剃頭的時候總是容易誤傷到客人,有的時候,人家來剃個頭,剃到一半的時候就滿頭是血,李成覺得實在是過意不去,剛巧着在回老家的時候聽說了一個止血的秘方——從外邊撿的那些“骨頭”,隻要弄碎了塗在出血的傷口上,這血就會很快止住。于是,李成便開始嘗試着做這止血的良藥,後來竟然試成功了,他也就沒有再剃頭了,而是轉行賣起“刀尖藥”(就是金瘡藥)來。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突然失傳了?看原材料就懂了

因為這“骨頭”止血效果好,後來大家都稱之為“龍骨”。當時,京城有名的金石學家王懿榮也開始注意到這神奇的“龍骨”,于是便從當地的商人那裡買到了些“龍骨”回家研究。(注:金石學家就是指在古文物研究上的專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學術研究)随後發現,這“龍骨”并不是普通的骨頭,在這些“龍骨”上,還有文字——甲骨文,而這些“龍骨”,正是商朝時期的古物,價值相當的高。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突然失傳了?看原材料就懂了

那麼,為何“甲骨”可以用來止血,而且止血的效果還那麼好呢?首先,這甲骨的成分基本上都是羟基磷酸鈣等物質,最主要的是有吸水的作用,是以,配合上其他的藥材,用來止血是最好不過的了。不過,在知道了甲骨的真實價值之後,為了保護這珍貴的文物,王懿榮自己也收集了1000餘片,後來又轉手到收藏家劉颚的手中,而劉颚自己也買到了3000多片,還在河南的劉大紳處收了1000多片收藏,研究并保護。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藥”,為何突然失傳了?看原材料就懂了

随着時代的發展變遷,大家也越來越重視文物的保護,“甲骨”作為重要的曆史文物,自然是不能再被用來制藥了。在當時,“甲骨”隻是便宜好用的藥,但是,在這背後卻是曆史和文化。加上國家的重視和保護,也就沒有人敢用“龍骨”來做“刀尖藥”了,不過,現在我們也有了很多的止血良藥,“刀尖藥”這種寶物,想來也是千金難買的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