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動駕駛,開啟淘汰賽

自動駕駛,開啟淘汰賽

作者 | 沈雨

編輯 | 武東

核心觀點

億歐智庫預測,随着車路協同逐漸走向規模化與市場化,2030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60億元;

億歐智庫測算,2021年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需求量達到3393萬顆,較2020年增長70%,帶來上遊訂單快速增長;

展望2022年,自動駕駛有望迎來規模化商用時代,加速實作量産落地。

2022年初始,億歐智庫呈上2021年自動駕駛行業年終成績單,并開啟新年展望。

回顧2021年,自動駕駛經曆了多個裡程碑事件,網際網路企業入局汽車聯合造車,路端開始規模化部署車路協同裝置,幹線物流自動駕駛卡車上路測試,Robotaxi開啟了造血模式,“缺芯潮”下國産自動駕駛晶片開始裝車量産。

地方政府、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主機廠與場景方多方協同,打造封閉場景、半封閉場景、與城市開放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應用,使得自動駕駛擺脫“概念定義”,真正走進大衆生活,市場需求得到釋放。

2022年1月28日,億歐智庫正式對外釋出《2021-2022中國自動駕駛産業年度總結報告》。

此份報告中,億歐智庫從汽車産業價值鍊、技術發展路徑、多場景應用、企業商業模式、核心零部件供應等多個次元進行年度複盤與分析,并輸出未來趨勢洞察供行業參考。

車企開啟V2X前裝量産,政府進一步推動路端智能化建設,賦能自動駕駛落地。

“單車智能+車路協同”是中國實作自動駕駛落地的技術路徑。2021年,多款V2X前裝量産車型集中上線,同時在雙智城市政策的推動下,路端開始規模化部署蜂窩車聯網C-V2X網絡與裝置,推動車端智能與路端智能的技術驗證。

中國車路協同目前仍處于車路雲網端分步建設階段,未來有望打通技術端、資訊端與應用端,實作互聯互通,打造真正的車路協同落地。

據億歐智庫預測,随着車路協同逐漸走向規模化與市場化,2030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6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自動駕駛,開啟淘汰賽

01供需共振,自動駕駛場景應用落地開始提速

2021年,以港口與礦區為代表的自動駕駛封閉場景在政策推動下,智能化需求旺盛,拉動供給端商業訂單的增長。

幹線物流自動駕駛首次開放高速道路測試,随着物流方客戶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接受度提升,行業生态建設更為多元。

城市生态中,自動駕駛環衛場景已開啟規模商用,自動駕駛企業更加強調營運屬性,随着智慧城市環衛服務概念進一步被接受,政府端業務需求得到釋放。

Robotaxi開啟造血模式,同時伴随越來越多車企入場,車企、出行平台、自動駕駛技術提供商“三位一體”的商業模式逐漸形成。

城市場景下,自動駕駛将從垂直場景走向泛化場景,億歐智庫預測園區環衛、末端配送、廠區物流與機場物流類封閉低速場景将于未來2-3年迎來批量複制節點,公開道路中的環衛、物流、Robobus場景将在未來5-10年内逐漸實作商業化落地,高速開放場景下的Robotaxi預計在2030以後實作規模化商用。

目前來看,自動駕駛場景正逐漸細分,自動駕駛市場格局正分為兩大陣營,包括采用“技術+營運”雙驅動的重資産模式自動駕駛場景玩家。

如阿裡巴巴達摩院、嬴徹科技等企業,同時還有以馭勢科技、智行者為代表的,提供通用型的自動駕駛技術平台的科技賦能企業。兩大陣營各有千秋,以不同的技術路徑賦能自動駕駛落地。

02 傳統供應鍊面臨洗牌,産業上下遊打造護城河

自動駕駛技術催生汽車産業新業态,主機廠加速打通前端使用者與後端研發。

傳統車企擁有着內建制造的核心優勢,未來有望通過自研核心軟體,采購标準化硬體的模式打造産業協同,分工合作實作共赢。

數字化趨勢下使用者體驗正成為需求驅動力,實作使用者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望實作高效産品更新與品牌力提升。除此之外,建構自動駕駛生态體系,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成為車企“必修課”。

傳統供應鍊面臨洗牌,有望在技術壁壘與商業模式上形成“護城河” 。

新一代電子電氣與軟體架構下,傳統鍊式的汽車供應鍊開始向更加開放與多元的環狀供應鍊轉變,并向營運服務領域進行産業鍊延伸。

相較于傳統汽車供應鍊中Tier1的“交鑰匙”模式,目前的汽車品牌與供應商更傾向于“并肩作戰”,聯合研發、扁平化合作使得供應鍊業務模式的需求也愈發多樣化。

自動駕駛硬體标準化、軟體平台化趨勢下,億歐智庫認為,TIER 2未來有望通過将産品做到标準化,打造技術壁壘,形成自己的核心競争力,TIER 1則傾向于尋求更為靈活開放的合作模式,與上下遊形成分工協作模式。

自動駕駛,開啟淘汰賽

03核心零部件廠商迎來市場化春天

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長下,核心零部件供應商迎來增量市場。

中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正從分布式架構向域集中式架構過渡,部分主流車企已在2021年實作了新一代架構平台量産落地,推動汽車實作軟體系統更新與疊代。

自動駕駛核心零部件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正迎來需求釋放。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ADAS滲透率大幅提升,單車搭載的毫米波雷已達到3-5顆。

自動駕駛,開啟淘汰賽

據億歐智庫測算,2021年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需求量達到3393萬顆,較2020年增長70%,帶來上遊訂單快速增長。

盡管目前還未出台L3級自動駕駛相關政策,但部分車企已認證硬體預埋布局L3技術,給雷射雷達帶來前裝量産訂單。規模化生産有望進一步推動成本下降,加速技術的成熟落地。

“缺芯”浪潮下,中國晶片産業研發開始加速,國産化晶片供應鍊逐漸完善,2021年國産晶片品牌地平線實作裝車量産,國産替代有望加速。

車企加強對核心軟體的研發掌控能力,與晶片廠商的合作模式正從“黑匣子”模式向開放式轉變。

04 結語

2021年,在疫情、貿易戰、缺芯潮等黑天鵝事件的催化下,自動駕駛終端應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需求,邁出商業化征程的一大步。

展望2022年,自動駕駛有望迎來規模化商用時代,加速實作量産落地。競争加劇,“淘汰賽”開啟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正加速生态布局,搶奪“決賽圈”入場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