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年味」系列之曾經的年味——打新女婿

作者:非知名情感磚家

導讀:

春節作為我們最為重要的傳統佳節,使我們每個人都對其充滿着無限期盼,這裡面寄予着我們對團聚的向往,一年辛苦後的短暫休息,還有我們整裝待發,踏上新的征程的實作美好心願的重要節點。盼望着,盼望着,春節來了,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年味變得越來越淡。

到底是誰偷走了曾經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年味?是因為我們長大了,還是因為物質生活過于富足,還是逐漸消失的鞭炮聲,好像是,好像也都不是。

從今天起,我将推出《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年味》系列,從回憶我小時的春節往事開始,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我曾經的春節過往,分析年味漸趨變淡的原因,以及探讨找回年味的可能。以期能讓我們重新擷取曾有的濃濃年味,也讓我們的傳統能保持得更為長久,盡可找到曾經的滋味。

大年初二,是上一年度出嫁的姑娘攜新女婿回娘家的日子,這一天新女婿是貴客,娘家要好生招待,同時要大肆招待親鄰好友。

在過去,女婿到丈母娘所在的村子,因其姑爺的身份,待遇是很“慘”的,無論大人小孩,輩分高低,都可以變着花樣“罵”他,輩分免的甚至可以到他口袋裡掏錢,他還不能生氣急眼,這算是一種别樣的打招呼方式,也是樸素民風中的輕松一景。

不過初二這天,可是女婿在娘家最揚眉吐氣的一天,去時,要帶一個或兩個随從,大老遠就有村上有威望的人熱情接待,吃飯時,必須坐在最尊貴的位置,席面(飯菜)也是最後的那桌。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年味」系列之曾經的年味——打新女婿

中間坐的就是二堂哥家的新女婿

不過女婿這頓大餐,吃的可不是那樣輕松,一來家裡人早安排到丈母娘家要舉止得體,不能太過随意;二來吃飯過程中,不時有鄰居大姑娘小媳婦,過來明目張膽地站在屋門口,看看新女婿,肆意誇張地評判一番。

這還都不算什麼,等到了吃完飯,該走的時刻,對于新女婿來說,真正的考驗來了。

此時屋外面已經等了一撥要“整”他事的人,打新女婿可是老家多年的習俗,無論男的女的,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拉扯一下胳膊,或者伸腿打個别子,隻要把新女婿弄到,便會引來一陣歡笑。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年味」系列之曾經的年味——打新女婿

初二的酒席

此時的新女婿會被丈母娘家人前後左右護着,盡量幫助其免受“襲擾”。好不容易出了丈母娘的家門,還不能松口氣,因為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

此時的村口早已聚集了更多的人,我們村比較大,一般每年的新女婿都有十多個,村口是必經之地,村裡的大人小孩幾乎全部出動了,場面甚是壯觀。各種惡搞工具應有盡有,有徒手拿泥巴的,有拿草木灰的,也有拿破帽子的,也有拿牛和驢等牲口做農活時用的器具的。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年味」系列之曾經的年味——打新女婿

整裝待發,去鬧新女婿

哪家的新女婿還沒走,哪家的吃飯剛結束,哪家女婿試圖想抄小路離村等,都有“情報人員”及時打探消息。這陣勢,縱使再見過世面的新女婿,也都禁不住兩腿“發顫”。

不過陣勢吓人,打鬧也是有一定節制的,一般更多地偏重于讓新女婿“出醜”,把新女婿弄倒,或者哪牲口常用的器具放到新女婿脖子上是常有的情境,大家往往都被新女婿的狼狽相引得前仰後合,大笑不止。

此時的新女婿,被兩個身強力壯的本家人架護着,埋頭疾走,不敢有絲毫停留。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年味」系列之曾經的年味——打新女婿

農村嬉鬧習俗

有些丈母娘心疼新女婿,也會跟在他的後面,大聲嚷嚷着,阻止着大家。這非但不能有效制止持續不斷地惡搞攻擊,反而還增添了喜劇效果,場面甚是熱鬧和搞笑。

多年過去了,“打新女婿”的習俗,因多種原因漸漸消失了,可每每想起這曾經的一大年俗,都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