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谷子智慧:人生如棋,眼光長遠才能謀發展

作者:蘭彥嶺講鬼谷子

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為智者。

有先見之明的人頭腦睿智,目光敏銳,洞察世事,明晰事理;凡事看得準,看得清,看得遠;常未雨而綢缪,不臨渴而掘井。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于是否在做正确的事,這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100倍。隻有通過局部的征兆而看到大勢,才能作出更加正确而長遠的決定。

鬼谷子智慧:人生如棋,眼光長遠才能謀發展

晚清第一漢臣曾國藩,他有一個慕僚叫趙烈文,學識淵博,且眼光高遠,對于天下大勢有着高人一等的預見力。

有一天兩人談論時局,趙烈文說:“在我看來,大清不出五十年,必将滅亡。”

曾國藩不相信:“本朝君德正,不至如此吧。”

趙烈文不以為然地說:“本朝開國殺戮太重,失民心太多,此其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其二。那麼清的滅亡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果然,正如趙烈文所預料,44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清帝退位,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的短暫混戰的局面。

先見之明是能見微知著的智慧,善于通過細節來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向,一葉落知天下秋,世間萬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聯系的。

鬼谷子智慧:人生如棋,眼光長遠才能謀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與管仲商量準備攻打莒國,因為這件事還在謀劃中,是以從未公布,但是就被國人傳開了。

齊桓公感到非常奇怪,他認為自己做的非常保密了,為何消息卻不胫而走了呢?于是,他問管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管仲說:“國内一定有個十分聰明的人。我記起那天咱們說話時有一個服役的人向我們張望,我料想大概就是這個人吧!”于是就下令把那個人帶來。

過了一會兒,一個名叫東郭牙的人被帶來了。管仲說:“傳播攻打莒國消息的人是你吧?”

東郭牙說:“是的。”

鬼谷子智慧:人生如棋,眼光長遠才能謀發展

管仲說:“我從沒有說過要攻打莒國的話,你為什麼要傳播攻打莒國的消息呢?”

東郭牙回答說:“我聽說君子善于謀劃,也善于揣測,我是從私下裡推測出來的。”

管仲說:“你根據什麼推測出來的?”

東郭牙回答說:“我聽說君子有三種神色,面露喜悅之色,這是欣賞鐘鼓等樂器時的神色;面帶清冷安靜之色,這是居喪時的神色;怒氣沖沖,手足揮動,這是用兵打仗時的神色。那天我望見您在台上怒氣沖沖,手足揮動,這是用兵打仗的神色,您的嘴閉上了,沒有張開,這表明您說的是“莒”,您舉起胳膊指點的方向,正是莒國。我私下考慮,諸侯當中不肯歸順齊國的,大概隻有莒國吧,是以我就傳播了攻打莒國的消息。”

鬼谷子智慧:人生如棋,眼光長遠才能謀發展

厲害的東郭牙,就這樣推測出了齊桓公和管仲商量出兵之事。如果我們也能具備這一本領,豈不是無往而不勝?

一眼看透本質,一語就能中的洞察力,對很多人來說難度系數極高,必須通過長時間的刻意練習而獲得。

察探他人,雖未知全部資訊,但通過局部細微迹象或變化,也可預見其發展的趨勢,此為鬼谷子的見微知類之法。對于欲“成就大事”的人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我們具備這種手法和技術本領,天下還能有辦不成的事情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