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谷子:真正懂得處世的人,往往明了這4條規則

喜歡我們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鬼谷子,戰國時期人物,道家的代表,兵家尊稱他為謀聖。鬼谷子對于人生的把握還有看穿人性的能力,在兩千多年後的現今,仍然有很高的借鑒價值。

他的學術更講求的是實用性,是許多經曆後總結得來的,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鬼谷子關于處世的經典4條規則。

鬼谷子:真正懂得處世的人,往往明了這4條規則

1

鬼谷子: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一個人想要往上走,那就首先要懂得卑下。

想要獲得别人給你的好處,那麼你得先付出;想要獲得想要的東西,那麼你得先努力,都是同樣的一個道理。

可是,現實生活中,不懂這個道理的卻大有人在,想要得到錢,卻不想要持續的努力,而是想着劍走偏鋒,趁着機會撈一把,或者是铤而走險,試圖往直徑的方向而行,獲得小錢,卻付出了代價。

有的人,想要爬到高位,然後踩着别人,拿來當墊腳石,他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裡,是以沒有人願意給他機會,也不會信服他。反而是懂得謙卑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走到最後。

同樣的,你想要培養人脈,在日後的工作中得到别人的相助,那麼,你也得首先給别人相應的益處,别人在關頭時候才會想起你。

萬物都是相生相克,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占上風,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占便宜,雙向而行,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鬼谷子:真正懂得處世的人,往往明了這4條規則

2

鬼谷子:相益則親,相損則疏

互相能為彼此帶來益處,關系就更密切;互相造成牽連或損害的,那關系就會疏遠。

這裡,鬼谷子也在告誡我們,一段關系中,如果能彼此帶來益處的,那這段關系就是值得維護的,相反,那這段關系就得疏遠,這裡的益處,包含很多東西,可能在于金錢、名利、情感等。

父母能無怨無悔照料孩子長大,也希望他們長大後能盡孝道;夫妻關系再相愛,也希望彼此能互相付出,共同協助,而不是一個人承擔所有;朋友關系維持再久,也希望能你來我往,而不是熱臉貼冷屁股。

那麼,為人處世,我們應該怎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鬼谷子就提出過三點:一是求同存異,了解彼此的優劣,取長補短,這樣對方能更好地磨合;二是找到彼此的利益共同點,這也是雙方良好關系的基礎;三是想辦法拉近彼此的距離,有親密的關系點,關系親密了,才可以更好地溝通和了解。

與他人建立一段良好的關系,“相益則親,相損則疏”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鬼谷子:真正懂得處世的人,往往明了這4條規則

3

鬼谷子: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真正了解自己,而後才能看懂别人。

這句話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隻看到别人,認為了解别人的習慣和心思,就能掌握了全部,卻忽視了對自身的審視,不知道自己的斤兩。

結果就是,不懂做人,不懂改進,自以為聰明,最後卻在事情上一敗塗地,也或者是,對别人的缺點總是無限的放大,對自己的缺點總是看不見,甚至以為自己總是在理。

趙括紙上談兵,總是認為自己的兵法和布陣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以至于戰死沙場,這就是不先去認清自我的結果。

在社會中,和人相處,必定産生各種的聯系和關系,而我們想要處理好彼此的關系,就要做到既要知道别人,也要知道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不妨抽出一點時間,審視一下自己,檢討後去改善自身的行為,在工作中和人際交往中的優勢和劣勢去總結一下,然後有不足的地方改正,這樣才能自知,進而做得更好。

鬼谷子:真正懂得處世的人,往往明了這4條規則

4

鬼谷子佞言者,谄而于忠

說那些奸佞的話,這樣的人因為谄媚卻顯得忠心。

小人說假話,谄媚話,都是出于利益的份上。有的下屬,為了升職加薪,對上級阿谀奉承,說盡好話,甚至在一些問題上,明明是不好的事情卻非要贊同,隻為了博取好感。

這樣的人,雖然時時贊揚别人,卻是一個小人,小人是不可深交的,因為他們看重的,永遠都隻有利益,為了利益,甚至可以出賣友情。

同樣,朋友相交,也不是隻說好話,而是直言相告,對于朋友,有不良一面的,也敢于說出口,該勸就會勸,該罵就會罵,這樣才是真朋友該有的樣子,而不是眼睜睜地看着你誤入歧途還說你做得對。

如果一個人沒有立場,不分場合地對你說好話,那這個人一定是另有企圖的,作為上司,謹慎重用這樣的人,作為朋友,也考慮是否值得去深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