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陽氣生發,萬物萌生。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春季屬木,木遇春而旺,人體中肝屬木,肝髒對應正是春季,春季萬物複蘇,肝氣疏發條達,人體氣血才能通暢。但春季人們肝髒經常出現問題,升發太過,就會肝陽上亢,升發不及就會導緻肝氣郁結。春季養肝很重要,尤其對于急慢性肝病的患者來說,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保健效果。
一年之計在于春,養肝勿負春三月。要想身體健康,養肝不容忽視。春季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飲食的調養。根據肝髒的生理特性,可以遵循以下五個原則來養肝。
保證充足睡眠
養肝
春季應早睡早起,以适應春季陽氣初升的特點,防止“春困”, 适度“春捂”。避免露出腳踝、腰臍,傷害身體的陽氣。夜晚11時到淩晨3時是肝膽經循行時間,每晚若能在11時前入睡,可使肝血調養,活力百倍。
保持心情舒暢
肝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郁,生氣發怒易導緻肝髒氣血淤滞不暢而成疾。是以,要學會制怒,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好好睡覺,積極閱讀,多與朋友交流,使肝氣正常生發、順調,對肝髒及其相關疾病的防治大有裨益。
參加戶外活動
春季萬物萌動,适合時令的戶外活動,如爬山、放風筝、散步、踏青、打太極拳等,積極遠眺鍛煉視力,平時多梳頭、按摩穴位,既能使人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避免在晚間運動,以免吸收寒涼之氣損害陽氣。
注意勞逸結合
過勞易耗血損氣而傷肝,适當休息對肝病患者十分必要。對急性期的肝病患者應以卧床休息為主;慢性肝病患者,則應注意勞逸結合,活動當以無疲乏感為度。
進行飲食調理
春季飲食當以平補為主,重在養肝補脾,選擇少酸多甘食物(如大棗、山藥、花生)以養肝健脾。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飲酒,多食粥品。要注意,動物肝髒并不能起到補肝作用,甚至因為其中膽固醇、重金屬含量高,而增加肝髒負擔。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取材友善,制作簡單,功效甚佳的春季養肝粥。
芹菜粥
材料:芹菜150克,粳米飯100克。
做法:将芹菜連根洗淨,切碎,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同煮為粥,分早、晚餐兩次食用。
功效:此粥加入芹菜,有平肝降壓、鎮靜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肝火頭痛、眩暈目赤的人群。常喝此粥對調養肝髒、降低血壓,減少心煩急躁有一定好處。
決明子粥
材料:決明子10克,大米80克,冰糖少量。
做法:先将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後加入冰糖即成。早晚佐餐食用。
功效: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效。此粥适用于有目赤紅腫、高血壓、高血脂、習慣性便秘等病症的人群。決明子性偏涼,脾虛大便溏軟的人應慎食。
枸杞粥
材料: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枸杞子洗淨與粳米一同入鍋,加水煮粥。早、晚餐服食或作午後點心。
功效:枸杞子具有滋補肝腎、補血明目的功效,對于肝腎陰虛證,出現口幹目澀、耳鳴、腰膝酸軟的人較為适合。對于慢性肝病患者來說,枸杞粥還有保肝護肝、促肝細胞再生。■
【來源:中山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