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到用時才覺得少這是我去年至今的深刻感受自我發現學生時代接觸的不少東西皮毛多數老師除了照本宣科多數老師的知識面其實也很

知識到用時才覺得少 這是我去年至今的深刻感受

自我發現學生時代接觸的不少東西 皮毛 多數老師除了照本宣科 多數老師的知識面其實也很窄

根本做不到廣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 但這不是對這些老師的批評和抱怨 老師或許說 為了學生成績 是啊多數老師為瑣事糾纏 我們也沒有辦法啊 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 很多學生沒有一個好的啟蒙開始 會錯過不少擷取知識的良機 且這種錯過可能就永遠錯過了 後天很難彌補

之後是渾渾噩噩的讀大學 臨近大學畢業時才知道工作很難找 找到工作後 男性還得買房子 很多出生農門的男青年 還完房貸已是中年

如說到古代的牛逼讀書人

無論是老師還是書上多是這樣說

窮困潦倒的多愁善感 

針砭時弊的經濟困難

空有抱負的随波逐流

……

蘇轼 王安石 歐陽修 司馬光 程煜 王陽明……除了解學習先賢的詩文 更要了解他們的仕途經曆等 先賢們起起伏伏經曆 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重要财富

我們雖有牛逼的燦爛的古代文化 但内心深處卻很文化自卑 說不自卑吧 古文的很多知識又很難轉化為人的内驅力和生産力

看看 中華文明有文字記載僅有5000年左右 春秋至今 2700多年

兩千多年來 浩瀚星空

經曆無數次戰争等 才留下多少文字記載

之是以能留下 都是絕對的經典 是智慧

一定能指導我們工作進步

一定能促進我們談婚論嫁

一定能輔助我們賺錢養家

一定能伴随我們度過孤獨

......

建安七子 政治家 文學家 魏文帝曹丕 在《典論·論文》說

“蓋文章 經國之大業 不朽之盛事”

文人作文 看似尋常 其實不然尤其古人 一般不輕意作文 一旦為文 不是治世方略 必是錦繡文章 足可與軍事、政治等重大事件相提并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