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為美國的特殊國情,iPhone還能借助輕點支付紅火一把

作為短視訊領域曾經的“财富密碼”,國内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一度是外國友人口中的新時代四大發明,直到相關的視訊在網際網路上形成審美疲勞後,那些對QR碼收付款大驚小怪的視訊才逐漸淡出大衆視野。

不過不得承認,在移動支付領域,跳過信用卡支付時代讓我們可以在手機移動支付領域另起爐竈,打造出一個脫離傳統銀行支付體系的全新移動支付系統。和準入門檻更高的POS機相比,脫胎于智能手機的QR碼支付門檻要低得多,自然也能覆寫更多的消費場景,赢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因為美國的特殊國情,iPhone還能借助輕點支付紅火一把

而在大洋彼岸,基于智能手機的QR碼支付不僅給傳統的信用卡支付體系帶來了一絲威脅,但同時也給某些品牌帶來了靈感。當地時間2022年2月8日,蘋果在其美國官網上釋出了一篇新聞稿,表示未來蘋果将授權企業通過iPhone“輕點支付”(Tap to Pay)接受非接觸式支付。簡單來說,就是授權的商家可以用專門App,把手裡的iPhone變成可以接受Apple Pay或其他非接觸支付的“POS終端”。

還是看不懂?這麼說吧:蘋果重新發明了軟體版“拉卡拉”。

“阿美利堅自由國情在此”

當然了,簡單地指責“蘋果抄襲”顯然是不正确的,通過拉卡拉刷卡需要使用外部的刷卡器,同時更多地也采用接觸式支付(刷卡/插卡)。但蘋果這項輕點支付無須借助外部裝置,隻需要一台iPhone(iPhone XS或更新機型)就能完成收款。同時輕點支付不是用傳統的接觸式支付,而是走的非接觸支付管道。換句話說,除了那些支援拍卡支付的銀行卡外,Apple Pay或各類基于NFC的非接觸交易的XX Pay手機支付都能使用,不僅成本更低,支援的支付方式也更多。

不過問題來了,用二維碼支付不香嗎,蘋果為什麼要大費周折重新搞一套全新的支付體系呢?想要分析蘋果“重新造輪子”的目的,我們需要從使用者和蘋果兩個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因為美國的特殊國情,iPhone還能借助輕點支付紅火一把

首先是消費習慣和消費者認知的問題,籠統地講就是“我大美利堅自由國情在此”。由于相關産業發展更早,當地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且完善的、基于卡片交易的交易體系。從售前到售後再到賠付,相關的流程已經被當地消費者熟悉。在這種情況下,基于實體卡片的電子卡片或非接觸支付顯然才是順應當地發展的一種支付方式。從零開始移植一套相對陌生的QR碼支付體系,才是真正的“重新造輪”

要知道并不是隻有QR碼才配稱作是移動支付,基于手機的非接觸式支付,甚至是基于NFC的數字人民币“碰一碰”交易也同樣屬于移動支付的範疇。為了推廣QR碼而将非接觸交易“開出移籍”顯然是過于狹義了。

而對蘋果來說,允許使用者使用iPhone進行非接觸收款,可以說是一次難得的“單方面雙赢”——蘋果赢兩次那種。首先,對美國市場來說,使用iPhone首款意味着接近42%的使用者可以享受“0成本更新”: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資料,2021年Q3蘋果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就高達42%。

換句話說,全美有42%的使用者可以“0成本”獲得一台可以刷卡的POS機。和需要另外每月交錢的POS終端相比,手中已有的iPhone顯然是更低成本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輕點支付也能對iPhone銷售起到推動促進的作用。

因為美國的特殊國情,iPhone還能借助輕點支付紅火一把

另外,蘋果也可以通過手續費或管道費用的形式向輕點支付的錢款收取費用,在美國POS終端和卡組織的手續費已經讓小商販怨聲載道,隻要蘋果給出具有競争力的收費方案,憑借蘋果42%占有率的體量,相信也能開辟出一個全新的市場。

蘋果對移動支付的推進

盡管我剛才多次提到“卡片交易是美利堅國情”,但實際上,由于種種原因,移動支付技術在美國的接受程度依然不高,現金支付依舊是不少美國人的心頭好。首先,和移動支付這類數字交易不同,現金交易具有天然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對于那些從事違法犯罪行為或存在偷稅逃稅行為的人來說,現金交易相對來說不那麼容易留下交易證據。

因為美國的特殊國情,iPhone還能借助輕點支付紅火一把

其次,我們剛才提高美國擁有相對成熟的卡片交易基礎,比如計程車上也安裝着POS機,但在高昂的刷卡手續費和裝置管道費用面前,不少小商販依舊會優先使用更傳統的現金交易。舉個例子,常見的VISA/Master卡會在交易時向商戶收取3%的管道抽成,運通AMEX的費用更是高達5%。

再加上POS機本身的費用,“扒皮”力度可謂是“罪大滔天,惹得商戶怨聲載道”。作為回應,商戶往往會把這部分費用添加到原本的售價中,或是直接拒絕刷卡交易。是以在Cardtronics的一項調查中,有96%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現金更容易使用。

而蘋果這項輕點支付,從某種程度上能對美國的移動支付發展起到切實的推廣作用。“0成本”的POS終端可以降低商戶在接入移動支付時的硬體成本和門檻,與多個第三方合作的機制也讓iPhone收款能擁有一個具有競争力的小市場,降低商戶日常使用的成本。其次,輕點支付也能享受到移動支付的種種優勢。

因為美國的特殊國情,iPhone還能借助輕點支付紅火一把

可以預見的是,在蘋果推出輕點支付不僅會對美國移動支付市場帶來新的沖擊,更是會帶動Google、三星等具有相關服務能力的企業一起推進移動支付,以提高裝置占有率、降低使用成本、打通使用者-商戶之間間隔的方式,對美國的移動支付生态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要知道QR碼支付流行的根基是使用者和商戶都有裝置且願意使用,讓商戶手中已有的硬體成為收款終端,再通過合理的費率降低商戶的使用成本,從軟體、硬體和管道這三個角度解決美國移動支付難以推廣的瓶頸,這才是蘋果輕點支付的最終願景。

總結

當然了,已經享受着二維碼支付體系的我們其實不用、或者說根本不會羨慕美國這套全新的支付體系。要知道二維碼支付在我們的生活中早已處處紮根,就連數字人民币以及銀聯雲閃付都選擇以二維碼交易作為主要的交易手段。比起蘋果輕點支付的便利,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商業企業在“掌控金融支付秩序”之後的監管問題。

支付和金融服務看起來很美好,但也需要面對監管,在符合有關機關和市場秩序的前提下展開業務。金融機構與各大企業、各經濟體、個體經營戶以及個人消費者之間,應當合理共存互惠互赢,而不是無止盡地擷取。健康的經濟才是能長久存續的經濟。這也是比起其他支付手段,我更看好數字人民币交易的原因。

但問題是數字人民币現階段的推廣依舊受阻,地區試點的機制也使數字人民币難以大規模應用。而目前個國内品牌自己的XX Pay,歸根結底也隻是在QR碼支付的體系下,對非接觸式支付的一種探索,從技術層面看隻是兩個平行系統之間的嘗試,并為實作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當然了,有些品牌也以第三方的身份整合了二維碼交易和非接觸卡片交易,從使用者的層面看,選擇确實更多了,用起來也确實更友善了。範與現有移動支付方式相比,使用者很難直接體會到數字人民币的特性與便利。但如果我們想在下一代支付體系誕生之時穩固住我們在移動支付的話語權,在下一代支付體系誕生之前,享受着QR碼支付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