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人内褲濕濕的很正常,但這3種情況别大意!

很多女性都會碰到這樣的尴尬:

内褲總是濕的,出門在外不友善換,用上護墊又覺得捂得慌。私處不舒服,影響一天的心情。

尴尬之下,還會有隐隐擔心:

内褲總是濕濕的,是不是得了婦科病?

知妹今天教你一些判斷方法。

内褲濕首先要判斷分泌物的來源:

一方面可能來自陰道分泌物,另外一方面可能來自尿液;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來判定。

嬰幼兒

内褲濕一般就是尿液;

青春期女性和未生育女性

内褲濕多來自于陰道分泌物,如果單純内褲濕,不伴有其他的陰部不适,可能是性沖動或者是排卵期雌激素水準增高引起的分泌物增多,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伴随陰部瘙癢不适可能是陰道炎引起的分泌物增多;

生育過孩子的育齡期女性

還要排除是否是尿液造成的内褲濕,生過小孩後,盆底肌肉會松弛,稍一用力,控制不住尿就流出來了;

更年期女性

除了排除尿失禁,還要排除一些病理性的病變,宮頸、子宮的惡性病變會造成陰道流液,也會導緻内褲濕。

很多時候,白帶增多跟疾病沒什麼關系!如果符合下面幾種情況,大可不必擔心。

排卵期或月經前期

主要是與雌激素的分泌規律有關。

雌激素在排卵期達到一個高峰,那幾天白帶量會明顯增多,一般呈透明蛋清樣,外陰也常有濕潤感。

這時,白帶量雖然增多,但沒有異味,也沒有外陰瘙癢等不适感覺。

女人内褲濕濕的很正常,但這3種情況别大意!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而快要來月經的那幾天(生理期前),由于盆底器官組織充血,“下面”可能也常會覺得潮濕。

孕期

同樣是受雌激素影響,女人懷孕期間,白帶也相對較多。

性生活

啪啪時産生的黏膩液體,也是白帶的一種。它主要是由外陰組成部分“前庭大腺”受刺激後分泌出來的,也是正常生理現象。

藥物

服用激素類、抗生素類等藥物,都可能導緻白帶增加,停藥後就能恢複,是以不用太過擔心。

女人内褲濕濕的很正常,但這3種情況别大意!

生活小變化

水喝太少、連着幾天吃得太辛辣、海鮮吃太多等小改變,也可能影響白帶的分泌量和顔色等性狀。這種情況一般在你調整幾天後,就會恢複正常。

針對上面幾種情況,每天清水清洗外陰,更換棉質内褲,保持幹爽即可。

婦科發炎——“泌”出來的濕

幾乎所有發炎都會導緻腺體分泌物增多,其中,女性生殖系統發炎表現最明顯,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

女人内褲濕濕的很正常,但這3種情況别大意!

如果你的白帶出現下列不适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異常增多;

伴有腥臭味;

或呈現豆腐渣樣;

或伴有瘙癢、紅腫、疼痛等。

盆底肌松弛——“漏”出來的濕

這是很多産後女性都會遇到的糟心事,不管是打噴嚏、打羽毛球,還是簡單的蹦跳,都可以出現漏尿。

主要原因就是生孩子容易導緻盆底肌松弛。

好在我們有個簡單易操作的鍛煉“秘法”:“凱格爾運動”。

女人内褲濕濕的很正常,但這3種情況别大意!

它被公認為可以增加盆底肌組織的彈性和韌性,孕期進行有預防作用,産後進行也可以明顯降低尿失禁的發生率、改善性生活滿意度等。

但如果漏尿特别嚴重,還是要及時看醫生了。

尿路感染——“急”出來的濕

女人内褲濕濕的很正常,但這3種情況别大意!

尿頻、尿急、尿痛,堪稱“社交癌”級的尴尬。

中國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發病率近10%,比男性更為常見,妊娠期、絕經後尤為高發。

一旦被它纏上,滿世界找廁所的尿急、尿頻,極容易導緻内褲濕漉漉。如果已經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了,就趕緊去醫院接受抗感染治療吧!

如果是膀胱過度活動症引起的尿急、尿頻,也要去泌尿外科積極尋求治療。

除了上面3種情況,一些宮頸、子宮和輸卵管病變,也可能導緻分泌物增多,比如宮頸息肉、宮頸肌瘤、子宮肌瘤、宮頸癌、子宮内膜癌、輸卵管癌等。

後記

當你覺得自己的白帶突然多了起來,先别自己吓自己。不妨先排除排卵期、生活習慣變化、啪啪啪等正常情況。如果仍找不到原因,建議去正規醫院的婦科查查病因,規範治療。

關于白帶有任何想了解的,知妹在評論區等你來問。

審稿專家

高芹| 山東省立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