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癌症中心釋出的
中國癌症報告顯示
2016年大陸男性癌症新發病例中
前列腺癌占7.8萬
2020年大陸男性癌症新發病例中
前列腺癌占11.5萬
位居男性新發癌症第六位

随着大陸人口的預期壽命逐漸延長以及近年來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的普及,前列腺癌在大陸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
目前已确定年齡和遺傳是前列腺癌發生的重要因素,那麼,對于習慣享受“舌尖上的幸福”的人們來說,日常飲食習慣會對前列腺癌有影響嗎?
前列腺癌和飲食有關系嗎?
研究表明,前列腺癌在亞洲國家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與生活方式西化有關。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當亞裔人群移居到美國後,其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會明顯升高,接近美國男性的發病率。
這都提示環境及飲食習慣等外源性因素可能影響前列腺癌的發生。目前,有許多研究探究出了各種飲食習慣和前列腺癌發生、發展之間的關系:
01 酒精
大量飲酒是前列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同時也與前列腺癌死亡率相關。這種風險随着酒精攝入量的增多而增加。
02 乳制品
大量攝入乳制品中的蛋白質與前列腺癌風險之間存在弱相關性。
03 脂肪
沒有發現攝入長鍊Ω-3多不飽和脂肪酸與前列腺癌之間存在關聯。食用油炸食品與前列腺癌發病風險之間僅僅是可能存在關系。
04 番茄
一些研究發現番茄(主要是熟的)和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的攝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但是通過證據較高的随機對照研究驗證,并沒有發現食用番茄紅素與低前列腺癌發生率相關。
05 肉類
未發現食用紅肉或者加工的肉類與前列腺癌之間存在關聯。
06 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的攝入可以顯著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
07 大豆
豆制品中含有植物雌激素[異黃酮/香豆素],此激素是女性體内雌激素的類似物。豆類食品的總攝入量會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但是另一方面也會增加晚期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
08 維生素D
維生素D的攝入量與前列腺癌之間存在U型曲線相關。如果攝入維生素D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尤其是進階别前列腺癌。
09 維生素E和硒
研究發現指甲硒水準(反映長期暴露)與侵襲性前列腺癌的發生呈現負相關。然而,補充硒和維生素E并不會出現前列腺癌發生率的改變。也就是說,補充硒和維生素E對防止前列腺癌的發生沒有作用。
10 綠茶
在前列腺癌低發的亞洲地區,綠茶的飲用量相對較多。綠茶含有抗氧化劑,這也許可以阻止癌細胞的過度增殖,降低惡性良性腫瘤發生風險。
總的來說,遺傳是前列腺癌發生、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外源性的因素(如飲食、用藥等)對這種危險可能有着重要的影響。然而,目前還沒有已知的有效的預防性飲食幹預措施。
醫生的提示
目前降低前列腺癌風險的最有效辦法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針對早期前列腺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PSA)篩查,指南也給出明确的指征:
1、年齡>50歲的男性;
2、年齡>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齡大于40歲且基線PSA大于1ng/ml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