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教師崗位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鐵飯碗”,它不僅收入穩定、福利待遇優越、工作環境優質,更重要的是每年還有寒暑兩個假期,讓不少社會“打勞工”羨慕不已。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近些年教師資格證作為教育行業的“通行證”,熱度隻增不減,報考人數一直在逐漸攀升,甚至有向四六級等“普考”發展的趨勢。

有相關資料顯示,截止到21年9月的時候,僅3個季度的時間就已經有191萬人順利通過了這道“門檻”,相較于20年全年就已經增加了28.7%。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考生紮堆報考教師資格證無非是出于兩種心理

除新疆、西藏、内蒙古不參加統考以外,目前大部分省份的教資考試安排都是“一年兩考”,上半年3月舉行一次,下半年11月舉行一次,并且在筆試階段會按照考生報考的層次,增加或減少考試科目。

由于教資考試機會多、限制少,是以每次競争壓力都不小,不過相較于社會人士而言,大學生仍舊是其中的“主力軍”。那麼學生為何要在教資考試上紮堆呢?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其實對于師範類專業學生來說,能否在大學期間順利拿到行業“準入證”,關系到他們就業的難易程度以及未來1-3年的職業規劃。

畢竟随着雙減政策的到來,不少教培機構都在“關門大吉”的邊緣反複橫跳,就連新東方、猿輔導等頭部機構也在積極尋求新方向。

這樣一來,師範生沒有了“兜底”崗位,就隻能努力向“事業編”進發,而想要獲得公立學校的青睐,擁有教師資格證就是最基礎的條件。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另外,從非師範生的角度來看,現如今“求職難”已經照進了現實,想找到高薪又對口的工作實在艱辛,多考一個教師資格證,也就意味着未來能夠多一條出路。

教資證是“香饽饽”,想考下來卻沒那麼容易

如果我們僅從官方給出的資料來看,會覺得教資證特别好考,畢竟9個月的時間就有191萬人拿到證書。

但從實際角度出發,考生想要一次性順利拿到教資證仍舊難度不小,要不然教育部也不會在隻考3-4門科目的情況下,規定成績在兩年之内有效了。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這主要是因為教資每年設定的通過率隻有30%左右,而且筆試成績還會分為卷面分和報告分兩種,是以大大增加了“不及格”出現的可能性。

換而言之,即便是考生在150滿分的卷面分中,成績達到了及格線,但在分數内卷的情況下,卷面分通過公式按照一定的賦分比例轉化為120分滿的報告分後,就會出現68、69這樣令人撓頭的成績,同學們隻能選擇二戰。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不過,随着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部也釋出了相關通知,表示有部分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那麼來看看你符合要求嗎?

這3類大學生可以免試教資證,日後當老師更“輕松”

▶公費師範生

作為提前批次錄取的公費師範生,他們不僅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由國家承擔,而且畢業“出廠”就自帶教資證和編制,可謂是十分令人羨慕。

不過,有收獲就得有付出,不管是部屬還是省屬的師範生,在入學之前都會簽訂協定,要求畢業後回到生源所在地進行為期6年的任教活動,哪怕學生有考研計劃也要推後。另外,如果學生在中途反悔或者未到6年就擅自離崗,也是需要賠償違約金的。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教育碩士

和公費師範生一樣,“出廠”就能免試教資證的還有教育學研究所學生,相關部門的檔案明确表明,即便是非師範專業出身,隻要能夠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都可以獲得這一“福利”。

▶17年前加入教資考試試點改革的部分院校

其實在15年以前,師範院校的“寶貝疙瘩”們是不需要費勁考資格證的,隻要能在畢業前通過學校稽核即可。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但現如今這一局面又迎來了改變,從相關部門釋出的通知來看,隻要院校是在17年前加入教資考試試點改革,并且辦學條件、品質雙雙達标,就可以從22屆畢業生開始免試認定中國小教師資格。

免試教資證并不意味着學生可以放輕松

筆者在這裡要提醒同學們一句,雖然以上三類大學生能夠免試教資證,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準備考試了,大家依舊要通過學校安排的教育教學能力考核才能獲得證書。

教育部釋出通知,這3類大學生可免試教資證,當老師更“輕松”

而且高校自行考核意味着不管是題目、難度都更具備針對性,相較于社會考試難度未必會有所降低,是以還是建議同學們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争取一次性通過哦。

互動話題:你報考新一輪的教師資格證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