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終于三觀!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終于三觀!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品質、陪伴和模範作用。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隻要有一個願意陪伴的父親,一個三觀正确的母親,一個重視教育的氛圍,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報。

01

始于陪伴

前段時間,考上北大考古系的女孩鐘芳蓉火了。

留守農村18載,她以湖南省文科第四名(676分)的成績被北大錄取。

但與父母聚少離多的她,面對鏡頭情不自禁地哽咽:

“因為很久不叫(爸媽),隻有一年見一次,感覺有點不熟。”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終于三觀!

哪怕從小不能在父母身邊長大,鐘芳蓉卻十分了解父母的難處,默默扛起了父母對她的期待。

然而,世上又有多少個“鐘芳蓉”?

鐘芳蓉這樣的孩子,其實很難得,大多數缺少陪伴的孩子隻會和父母産生深深的隔閡。

以前認識一個同學,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打工,把他留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

被老一輩寵壞了的他非常叛逆,經常在學校裡闖禍,國中畢業後就不讀書了。

聽說後來他和父母鬧翻了,甯願在外面風水日曬,也也不願再回那個家。

父母總渴望家庭和睦,渴望子女成才,可你若長期缺席,憑什麼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有遠見的父母,都舍得花時間陪伴孩子。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卻成功培養出好幾代優秀的子女兒孫。

因為不管他有多忙,都會花時間陪伴孩子。

每天早晨,他和孩子一起起床,一起練字、讀書、打掃院子。

孩子今天讀了什麼書,寫了什麼習作,他也會一一過問指導。

正因為父親親力親為的陪伴與引導,他的兒子個個都有出息,一個成為數學家,一個成為外交家。

當今父母,誰不是傾盡所有,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但往往忽略了一個道理:精神上的富養遠比金錢重要。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這一份陪伴,不僅滿足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更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看到父母是怎樣的人,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說教吼叫不如陪伴。

真正的教育,一定從陪伴開始。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終于三觀!

02

陷于教育

如果問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嗎?

父母的回答一定是:不想。

然而,許多父母正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白眼狼。

孩子上學時第一次打架,父母視而不見,第二次打架,父母把責任推到被打的孩子身上。

那就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總有一天,孩子的拳頭會落到你的身上。

一個留學生用刀連刺母親9刀,原因是母親拿不出錢給他。

一個13歲的少年用羊角錘砸死自己的父母,随後逃亡大理。

一個北大高材生弑母藏屍,隻因厭惡母親自小控制他的人生。

......

慣子如殺子,你的寵溺與放縱,就是懸在孩子頭上的一把刀。

我們都要明白,即使再愛孩子,也管不了他一輩子。

趁着他年紀還小,好好管教,讓他知道何為規則,何為道德。

否則,年齡的增長隻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冷酷無情。

父母不能一直聽之任之、逆來順受,培養出一個無法獨立的“巨嬰”。

好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舍得對孩子“狠心”。

董卿說過,她小時候很不了解父親的的嚴厲,除了每天都要讀書背詩外,還要當着全校同學的面晨跑,不能經常照鏡子,放假時要到飯店做清潔工......

直到長大後,她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堅持晨跑,是為了讓她鍛煉一副好的體魄,也是鍛煉她承受不同目光的能力;

少照鏡子,是讓她少在意自己的外在,多提升自己的内在;

打掃衛生,是為了體驗現實生活的艱辛,學會吃苦耐勞。

“我曾憎恨父親的‘狠心’,但後來發現,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就是第一位着筆者。有管有教,孩子才能夠成才。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終于三觀!

03

終于三觀

還記得一年前,那個奸殺10歲女孩的13歲男孩嗎?

他強迫與女孩發生性關系,遭遇反抗後,重重地毆打女孩,并用刀連刺她9刀。

當警方順着血迹敲開他的家門時,他的母親還在擦拭地上的大量血迹。

兒子犯下滔天大罪,母親卻隻想掩飾,讓人難以想象他們一家的冷漠态度。

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

是以當男孩在微信群裡“炫耀”自己的罪行時,他的父母在幫他隐瞞真相;

當男孩嚣張地強調自己是未成年人時,他的父母拒不道歉、拒不賠償:

“我就是不道歉不賠錢,我兒子三年後還不是照樣回來!”

龍生龍鳳生鳳,耗子養兒打洞洞,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庭,熊家長。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現在的模樣,決定了孩子的将來。

三觀正确的教育,才能将孩子引向正途。

董明珠教育兒子時,始終堅持讓孩子學會吃苦耐勞。

一次,出差回來的董明珠想去學校接兒子放學,但擔心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于是掉頭回家。

那天,兒子比平時晚到了半小時,董明珠問原因,他說:

“有空調的公共汽車要2元,沒有空調的隻要1元,我回來晚了就是為了等1元的公共汽車。”

憑着母親自小教導的勤奮與節儉,兒子也變得越來越優秀,早已與傑出的媽媽比肩而立。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

“你是什麼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麼人。”

父母三觀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更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正确三觀的引導下,沉澱出最好的人生财富。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