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三星堆遺址最早是在1929年,有一個農民不小心發現,但當時戰亂頻繁,基本上沒有做合理的專業挖掘,而且當時人們認為,這隻是一處不起眼的古代遺迹,并沒有想到三星堆的規模如此之大,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陸續有了三星堆遺址的後續,然後發現這居然是一個貫徹了大陸上古時代文明的遺迹。

三星堆的新發現,金面具,大量象牙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5月28日,四川又發現了三星堆遺迹的最新一批遺物,考古專家們一共挖掘了6個不同的祭祀坑,除了比較尋常的一些玉石青銅器之外,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在這次的挖掘過程當中發現了大量的象牙,與一個儲存較為完好的金面具,還有一個特殊的祭祀物品。

這個金面具雖然殘缺,但在五官方面,耳朵跟嘴巴輪廓是儲存很好的,可以通過這個面具來更好的去研究古人的祭祀習慣。因為專家們早就已經判斷出這些東西主要是用來祭祀的,這些地方也被稱為祭祀坑。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是以因為一件青銅器就顯得備受關注了,原來有一個青銅人,他的形象是雙膝跪地,雙手環于胸前交合,表情十分虔誠,充分表現出了古人對祭祀的重視性,也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神靈的畏懼,此外,青銅人的頭上,頂着一件約為半米的青銅大口尊,頭頂罐子,這個看上去非常像非洲一些原始部落的風俗習慣,這麼看來,就算是在不同的大陸,沒有辦法進行交流與溝通,但遠古時代的人們同樣是有相似之處的。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最後是又發現了一批象牙,數量非常多達到了百來根,其實早在之前的三星堆發掘過程當中,人們就已經發現了象牙,同時在大陸其他的古代遺迹當中,也經常會有象牙制品出土,那麼為什麼人們始終對象牙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呢?原來在數千年後的今天,中國其實是幾乎不存在本土大象的,隻有雲南的西雙版納地區有很小的野生大象族群,全中國的大象數量加起來也不過300頭。

然後問題來了,雲南在古代并不屬于中原地區,既然中原地區的各國沒有大象,為什麼同樣會存在很多象牙呢?而且象牙的發掘出土特别多,在古代的文獻當中也經常有記載,甚至還有野史記載,人們會騎着大象去打仗被稱為象騎兵,通過這些記錄這充分說明了,曾經大陸有很多的大象,這些大象都是從何而來?

交易讓大象漂洋過海?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全世界的大象一共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一種是非洲象,一種是亞洲象,然而在今天全世界的非洲象數量稀少,野生大象僅40萬隻,已列為瀕危保護動物,亞洲象更慘在東南亞各國,一共隻剩下了僅僅5萬隻,通過發掘與文獻,我們可以确定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大象其實在亞洲地區數量還是蠻多的,那麼是不是古代中原地區國家的君主喜歡大象,然後從東南亞地區通過交易引進了很多的大象或者象牙制品呢?不然為啥在中國古代各地,都能夠出土如此之多跟大象有關的東西。

其實并非如此,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大象并不僅僅隻是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它們甚至非常廣泛地活躍于大陸的中原核心地帶,也就是長江黃河流域,然而古代可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一說,在持續多年的人為狩獵當中,大象的遷徙地開始南移,原栖息地被破壞殆盡,是以并不是古代的大象貿易生意很好做,而是大象本來在古時候就是廣泛存在于華夏各地的。

不過曾經種族如此繁榮的大象,淪落成今天這樣一個瀕危物種,說起來也是讓人唏噓,不過在很多落後貧窮的地區,包括東南亞與非洲,因為人們太窮了,是以非法的狩獵大象盈利依然存在,也不知道大象還能堅持多久。

三星堆與巴蜀文化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話說,三星堆作為一個已經研究了整整一個世紀的古代文化遺迹,它是什麼時代的文明呢?其實三星堆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為數不多的上古文明見證,也是儲存最完好的上古文明遺迹,三星堆的曆史最晚包含了周朝初期,最早可以往前追溯2000年,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對工具的利用,對神明的概念,都在遺迹中有所展現。

三星堆遺迹所在地是巴蜀文化的發源,李白有一首詩叫做,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劉備曾經也是在蜀地發家立國,巴蜀文化在古代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而且在商周結束之後,春秋戰國導緻了百國互相兼并戰争,但是蜀國由于獨特的地理原因,也就是李白所說的蜀道難,它相安無事地在七國之邊陲休息了數百年,三星堆文化能夠有這麼長的時間跨度,儲存得這麼完好,也跟蜀地獨特的環境有着脫不開的關系。

說起巴蜀文化與三星堆,裡面很多的東西都是祭祀用品,其實人們還很是關注古代祭祀行為的,祭祀行為的特殊在于,不僅僅是在亞洲,在非洲歐洲等等所有古代文明都有祭祀,有的人祭祀神明,有的人祭祀先祖,也有的人會很單純的祭祀自然萬物,不過這也是祭祀神的一種表現,因為按泛神論來說,萬物有靈,祭祀天氣、食物、花鳥樹木,都是在祭祀神靈。

祭祀其實本身是純潔的,但在今天很多人看來,祭祀是非常殘忍的一種行為,原來在很多的原始部落以及上古時代的人來說,他們所用的祭祀用品非常特殊,經常性的會用到活人來進行祭祀,特别是在一些比較大型重要的祭祀場合,他們主要會祭祀族裡的小孩、女人,古人會産生這樣的想法并不足為奇,因為遠古時代的人們溫飽充饑就已經很困難了,為了滿足部落的生存需要,這甚至是一種選擇性的抛棄行為,婦孺在古代的狩獵能力很弱,部落需要成年男子狩獵以滿足溫飽,婦孺會占用資源并且無法獲得足夠資源,是以在部落的一些特殊極限條件下,他們或許會以祭祀名義來保證部落的存續,那個時代的人們并沒有孔子,也不學習倫理知識,再加上祭祀本身在他們看來是很神聖的,會不會産生心裡愧疚感都很難說。

祭祀行為的意義

三星堆遺址發現大量象牙,為什麼中國古代有大象

我們之前提到過,祭祀是一個全世界各地的部落或者是古代遺迹文明發掘中都有發現的一個現象,是一個普遍現象,是以其實可供研究的方向有很多,人們為什麼要祭祀,原因其實很多,但究其核心,還是人們對未知的恐懼與對自我保護心理。

人類是一種智慧生物,在一生的過程當中,都在想盡辦法把一切的未知轉換成已知,因為未知代表着恐懼與危險,原始人們知道黑夜代表着危險,因為他們不知道黑夜裡有什麼,這種未知就是最大的恐懼,原始人還不知道火是什麼,不知道天空為什麼會下雨打雷,不知道森林中為什麼有老虎,這些大量的未知,讓原始人的心理非常敬畏,然後在部落化集體行動中,數百年的時間,讓各個部落開始自己對這些事情進行幻想,試圖把未知變成已知,以滿足自我保護心理,比如創造出太陽神,我看到太陽出現就不會再恐懼與困惑,因為我認為那是太陽神在上班。

在上千年的神話糾錯改編當中,人們之中逐漸流傳着一套幾乎無懈可擊的完美版本,也就是完整的東西方神靈體系,光相信有神還不夠,神作為高高在上的産物,如何才能讓他們去保護人類呢?人們通過自我行為思考延伸,就是通過跟神靈的交易換取保護,也就是用祭祀來換取神靈的神力,比如說在今年大陸某個缺水的小島裡,至今還存在着發源于原始部落的祭祀與祈雨行為,因為科學也無法解決所有未知。

饒有趣味的是,人類對未知轉換成已知的自我保護,最後産生了一套沿用千年的神靈體系,并讓今天的人們深信不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人類族群最大的集體行為藝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