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馬遜大幅漲薪背後的囚徒困境:歐美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已難避免?

财聯社(上海,編輯 潇湘)訊,新的一年裡你漲薪了嗎?這個不少辦公族每年伊始最為感興趣的話題,卻可能正令歐美經濟陷入一場無解的“囚徒困境”之中。

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1月平均時薪同比大幅增長5.7%,遠超市場5.2%的預期,同時也創下了2020年年中以來的新高。一時間在歐美國家,飛漲的薪資似乎成為了高企的通脹背後的最新熱門衍生話題——究竟該不該漲薪?

亞馬遜大幅漲薪背後的囚徒困境:歐美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已難避免?

薪資不上漲,歐美群眾便會抱怨錢包難以跟上物價上漲的腳步,日子愈發難過,越來越多的人甚至不惜“裸辭”,以跳槽到薪資待遇更好的企業和崗位中。

而若漲薪,在央行的決策者看來,卻可能影響到他們控制物價的大局:當勞工得到加薪時,他們會需要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這反過來又會導緻物價進一步上漲——工資的增長有效地增加了總收入營業費用以更高的價格轉嫁給消費者,在本質上形成一個持續不斷的價格上漲循環。

在金融學領域,這一現象有一個專業性的術語: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生活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人,對此曾深有體會!

企業難:顧不上成本 亞馬遜大幅漲薪

在上周五非農資料引爆歐美金融圈對薪資話題的熱議短短幾天後,亞馬遜便成為了美國企業界漲薪大潮下的最新案例。

這家美國線上電商巨頭在發送給員工的内部備忘錄中表示,所有白領員工的最高基本工資将從此前的16萬美元大幅上調至35萬美元。基本工資通常隻是該公司雇員總報酬的一部分。這一數字不包括限制性股票和其他現金,比如簽約獎金。

與此同時,亞馬遜還表示,工資調整并不隻局限在美國公司,備忘錄提及此次薪資調整将涉及其在全球的大多數職位。

“在過去的一年裡,勞動力市場競争異常激烈,在對各種選項進行全面分析,權衡我們業務的經濟性和保持競争力以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的需要後,我們決定對我們的薪酬水準進行大幅提升,并超越往常年份的漲幅,”該内部備忘錄稱。

從曆史上看,亞馬遜之前一直将其基本工資保持在低于同行的水準。而此番大幅漲薪有望使亞馬遜的基本薪酬與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保持一緻甚至更高,這些公司包括了谷歌、Meta、蘋果和微軟。

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競争比以往更加激烈,特别是在新冠大流行為員工提供了更大的籌碼來要求更好的福利和薪酬之際。越來越多的公司也正嘗試提供更為靈活的工作安排,如遠端或混合辦公。這導緻亞馬遜和其他科技公司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提供這些福利,可能會損害它們吸引或留住人才的能力。

群眾難:物價飛漲 不給漲薪就跳槽

從某種意義上,歐美企業的大幅漲薪,是被人才流失和人手不足的窘迫現實所倒逼的。然而,對于普通歐美工薪族而言,面對不斷飙升的物價,他們若不要求漲薪又能怎麼辦呢?

資料顯示,截止去年12月,盡管美國時薪資料的漲幅在當時已接近了5%,但經通脹調整後的實際薪資漲幅則依然為負值。

亞馬遜大幅漲薪背後的囚徒困境:歐美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已難避免?

去年美國薪資增長速度超過通脹率的唯一行業是休閑和酒店業,在該行業中,勞工的時薪通常是所有行業中最低的。該行業的雇員去年平均加薪了14%,時薪從每小時17美元左右增加到19.50美元以上。

與此同時,本月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美國雇員眼下正準備向他們的雇主施壓要求漲薪。據哈裡斯民意調查公司(The Harris Poll)為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進行的一項全美範圍内調查顯示,約5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可能會尋找其他公司提供的工作機會,以倒逼目前公司為他們加薪。

亞馬遜大幅漲薪背後的囚徒困境:歐美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已難避免?

近三分之二的人還表示,如果得到更好的外部職位,他們将辭去目前的工作。千禧一代最有可能跳槽,其次是Z一代、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在可能很快要求加薪的員工中,幾乎所有人都表示通脹是他們做出決定的一個因素,多數人還提到了目前的經濟環境。

金融服務公司City Index的進階金融市場分析師Fiona Cincotta表示,“決定權顯然已經轉移到了員工身上。勞動力市場非常緊張,他們在(薪資)談判中确實正占據上風。”

在德國,去年才上台的德國新政府計劃将最低時薪提高到每小時12歐元,這一變化今年将影響約600萬勞工。加薪是總理朔爾茨的競選承諾之一。盡管勞工們對這一消息表示歡迎,但一些雇主已經因封鎖期間失去業務而面臨壓力,他們正擔心在通脹上升的情況下他們該如何應對。

央媽難:薪資大幅飛漲 還如何控制通脹?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薪資的上漲,群眾可能感到振奮、企業則心有不甘,而央行體會到的——則是一個無比棘手的難題!

**上周四,就在英國央行宣布加息的當天,英國央行行長貝利關于薪資的一番表态,卻引發了英國輿論界的軒然大波。

這位全球曆史最悠久央行的掌舵者竟然呼籲群眾暫時“克制”自身的加薪需求。**根據他的說法,控制工資增長是控制通脹的關鍵,“适度的工資上漲”将防止通脹變得根深蒂固。

貝利接受采訪時指出,他的目标是制止通脹伴随着加薪的預期而螺旋式上升。“我們看到一些迹象顯示,(勞資)談判中有薪資上漲的壓力。勞動力市場緊張。我們确實需要看到工資增長受到抑制。”

貝利這番言論一經出口,就遭遇了英國工會組織的猛烈抨擊。英國最大的工會Unite秘書長Sharon Graham稱,英國央行的呼籲是在讓勞工付出代價。

“貝利實際上是在呼籲全國降薪,勞工們又一次被要求付出代價,這一次是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通貨膨脹不是由勞工引起的。為什麼要指望他們為能源市場的失敗和政府政策的徹底混亂負責?勞工們不需要央行行長在實行薪酬限制方面的說教。為什麼每次危機發生時,富人都要普通人來買單?”Graham指出。

在美國,有關薪資上漲是否會加劇通脹的探讨也由來已久。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1月下旬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随着通脹升溫,并成為美聯儲和市場的中心焦點,美國的工資增長速度需要放緩。

而在上周五非農資料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和薪資漲幅遠超市場預期後,利率市場對美聯儲3月一舉加息50個基點的押注一度飙升至了44%。

不少業内人士指出,盡管目前歐美市場還沒有沒有陷入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薪資和通脹紛紛呈現“兩位數”上升的局面,但進一步攀升的風險仍不可不防,而兩者一旦呈現惡性循環,很可能倒逼各國央行采取更為激進的緊縮行動,進而給金融市場走向帶來更多的不确定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