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網友:“感謝獵豹”!

作者 | 來自鎂客星球的家衡

就在昨晚結束的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決賽上,南韓與匈牙利選手先後被場内攝像頭捕捉到犯規動作,最終由中國選手任子威摘得金牌。

賽後,南韓和匈牙利提出異議,但在高清視訊的“鐵證”面前,國際滑聯并不接受異議,選擇尊重在場裁判團的最終判決。

在網際網路上,網友們也是對此議論紛紛,一場冬奧會比賽,場邊的錄影機竟“意外”成了主角!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獵豹?飛貓?都是黑科技

首先,糾正一下廣大網友的小錯誤。

本次短道速滑決賽場館——首都體育館使用的攝影系統為“飛貓”,由40台4K超高清攝影機陣列加上3台8KVR攝像頭組成。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而網友們津津樂道的“獵豹”其實位于速度滑冰的比賽館——“冰絲帶”中。

兩者名字稍顯差異,使用場景也略有不同。

單就項目而言,速度滑冰更加強調“速度”,觀衆們更注重運動員在直道時加速的“沖擊感”。

據統計,男子運動員在500米距離内平均速度在15m/s左右,最快的峰值速度能達到17m/s~18m/s左右,約等于時速70公裡。這就對攝影機的高速運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此前,國内并沒有相應的特種裝置,國際上也隻有一套類似裝置,已在索契和平昌冬奧會上的速度滑冰賽事中使用。“獵豹”的出現算得上彌補了直播攝影機無法快速跟蹤拍攝的缺陷。

據央視紀錄片介紹,“獵豹”全名為高速4K軌道車系統,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針對大型快速直道和彎道運動項目進行跟蹤拍攝需求,自主研發的一整套攝像平台系統,其軌道車的運作速度最高達到25m/s,同時加速度能達到3.5m/s 。

在實際的速滑館測試中,軌道車表現出了很好的跟蹤性能,攝像師能夠在快速運動中及時調整構圖,進而達到了低延時、高品質穩定的4K攝像。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相比之下,短道速滑的側重點為隊員之間戰術配合以及選手之間的“彎道博弈”,是以選擇多機位超高清攝影機陣列的“飛貓”則更為合理。

從此前的比賽截圖來看,“獵豹”安裝在跑道外側,單一視角很容易出現視角盲區,在用廣角拍攝時畫面左下角就會有一些圍擋被拍下來,而“飛貓”就能做到全視角覆寫。

另外,該系統攝像頭除了轉播畫面,也起到了輔助判罰的作用。在決賽中,南韓與匈牙利運動員的隐蔽犯規能無所遁形,靠的正是這套高清攝像頭的“火眼金睛”。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值得一提的是,“飛貓”與“獵豹”不同,并不是這套攝影系統特定的名稱,而是“索道攝像系統技術”的代名詞。是以我們可以在足球賽、演唱會或是其他大型文藝節目中聽到“飛貓”的大名,但此“飛貓”非彼“飛貓”,并不能混淆。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回到比賽本身,“獵豹”的一夜爆火也側面展示出體育賽事的“越來越公平”。

其實在往屆奧運會中,新技術就已經在幫助裁判解決肉眼難以識别的比賽誤差,進而避免了誤判的可能。包括追蹤器、量子計時在内的各種技術不斷出現,被應用在體育賽事中。另外,AI裁判、計算機視覺追蹤等黑科技也不斷賦能體育競技。

看奧運,越來越清晰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人們從電視裡見識到一屆由高清(HD)标準制作和轉播的出色奧運會。

14年後,高清直播早已普及,攝影技術的突破給奧運會的觀衆們帶來了更豐富精彩的視角,例如超慢動作、“子彈時間“等等。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據統計,本次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OBS)及其合作夥伴們為了保證轉播技術,共投入超過660台錄影機,其中包括148台特殊錄影機、13台軌道攝像系統(獵豹)、11台索道攝像系統(飛貓)、10套子彈時間回放系統、33台虛拟現實錄影機以及25套ENG錄影機。

對全球觀衆來說,這些視訊新技術帶來了更逼真的細節,以及更豐富的色彩。

據國際奧委會消息,本屆北京冬奧會不僅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轉播,部分重要賽事還将以8K格式轉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将與日本NHK合作進行8K節目制作。NHK負責制作花樣滑冰賽事,而央視總台則負責儀式、自由式滑雪、單闆滑雪和速滑等項目的8K制作。在主媒體中心(MMC)就有一塊15×8米的巨型顯示屏,分辨率為7680×4320,用于展示8K制作成果。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除了畫質提升,8K的另一項應用則是在VR領域,本屆冬奧會預計将制作70到80小時的8K VR内容,包括6台180度錄影機和1台360度全景錄影機将被投入使用。

但從社交媒體的回報來看,盡管8K攝影技術帶來的視覺沖擊讓觀衆們對于VR直播再次發出了驚歎,但熱度依然停留在媒體宣傳的角度。

這個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新技術”,在2022年依然被各種因素束縛着,不免讓人唏噓。

冬奧會場館内的第二位“裁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