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省婦幼天河院區正式投用!

“很友善,在這裡我每天都很開心,身邊要是有孕媽媽要生孩子的話,我一定推薦她來這裡。”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天河院區産科一體化産房,春節期間迎來自己第三個寶寶的劉女士話裡難掩幸福,一旁的丈夫正在忙着收拾出院的行李,嬰兒床上剛出生4天的小寶寶甜甜睡着。2月8日起,更多市民可像劉女士一樣在家門口享受到各類省級婦幼保健服務——經過試運作後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天河院區正式投入使用。

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省婦幼天河院區正式投用!

目前,該院區産科、婦科、兒科、産前診斷、生殖健康與不孕科、小兒外科、新生兒科、麻醉門診等科室已正常接診,已開放産科一體化産房(家庭式産房)和VIP病房、婦科、小兒外科等住院病房,後續還将陸續開設美容科、口腔科、體檢科、中醫科、乳腺科、耳鼻喉科等省婦幼特色科室,助力婦幼健康。

差異化發展: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

“天河院區以提供中高端婦産科服務為主,注重每一位孕産婦的就醫體驗。”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院長劉國成表示,随着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再加之國家放開三孩生育政策,婦幼保健服務需求也有了新變化。為此,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增設天河院區。天河院區與同在廣州的番禺院區和越秀院區實行同質化管理,醫護均由省婦幼統一調配。與此同時,三個院區呈差異化發展。劉國成說,正式投入使用的天河院區緻力于讓每一位來院分娩的孕媽媽“生得安全、舒心、快樂”。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天河院區執行院長羅毅平認為,天河院區與省婦幼番禺院區和越秀院區差異化發展,與區域内周邊醫療資源也形成差異化定位,未來發展前景向好,經過此前幾個月的試運作,也證明确有很大發展空間。

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省婦幼天河院區正式投用!

據了解,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是一所集保健、醫療、教學、科研教育訓練及技術指導于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是全省婦幼保健業務指導中心。天河院區占地85畝,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300張,是按照三級甲等标準打造的醫院。

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省婦幼天河院區正式投用!

新院區啟用後,在提供各項醫療、保健、康複和健康促進服務的基礎上,突出服務型婦産科、日間手術中心等服務。正式投用後,該院區還将陸續推出義診“大禮包”,為周邊區域乃至全省的廣大群衆提供優質婦女兒童健康服務。

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省婦幼天河院區正式投用!

省婦幼天河院區亮點服務早知道

說起生孩子,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痛苦和艱辛,随着家庭式一體化産房的投入使用,這種印象正在逐漸被改變。家庭式一體化産房,又稱LDR産房,是将待産(labor),分娩(Delivery),産後康複(Recovery)三個階段結合為一體的家庭化産房。“我們在做好産科品質的基礎上,服務也提升了一個台階。”據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産科主任、主任醫師溫濟英介紹,有了一體化産房之後,産婦對環境非常熟悉,服務人員相對固定,家人也能全程陪産,孕媽的感受會非常好。投入使用至今,從一體化産房出院的孕婦基本都會給科室送來錦旗或表揚信。

打造家門口的三級婦産醫院,省婦幼天河院區正式投用!

據了解,該院天河院區産科于2021年9月開始試行家庭式一體化産房,至今已有50多位孕媽在此分娩。一體化産房由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療團隊護航,“多對一”的助産護理服務,溫馨舒适的“居家”環境,親人的溫暖陪伴,美味可口又品種多樣的“月子餐”等等,全方位提升孕媽們的分娩體驗,使産婦在舒适、快樂、陪伴中完成分娩。

天河院區投入使用後,包括婦科、小兒外科、乳腺科等在内的多項日間手術也是該院區另一大亮點服務。日間手術,亦稱當天手術,是指患者在1個工作日中就可以完成入院、診斷、手術和出院的全過程,因其具有住院時間短、安全、經濟、靈活等優勢,近些年也逐漸被國内各大醫院接受。

據了解,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日間手術病房于2019年6月成立,目前已完成超過1千多例日間宮腔鏡手術,随着天河院區的正式投用,婦科的日間手術也會延伸到該院區。除了婦科日間手術,多項小兒外科手術也可在省婦幼天河院區的日間手術中心開展。“以兒科為支撐,為日間手術提供各種服務。”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唐遠平介紹,目前天河院區已開展多項日間手術病種,如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包皮、臍疝等常見疾病,以及一些體表惡性良性腫瘤、外傷、先天畸形等都可通過日間手術處理。“通過教育訓練宣教等各種形式把院内護理從醫院‘挪’到家裡,壓縮院内滞留時間,降低醫療成本,有了家人貼心的照顧,對患兒來說也是好事情。”唐遠平說。

交通路線知多D

省婦幼天河院區位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沙太南路163号

公交線路(天虹飯店站):72路、136路、140路、201路、246路、502路、502路沙田班車、784路、808路、高峰快線15路、夜74路。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