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在通常的印象裡,張潔有性格,有俠氣,甚至有時會讓人下不來台,生活中的她,更多的是溫文。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張潔迄今為止唯一兩獲茅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張潔,1月21日在美國逝世,享年85歲。今天,中國作家網等傳媒刊出消息,立即在文學界和廣大讀者中引發大量關注,雖不說“刷屏”,也在熱議。

張潔在美國女兒處生活近十年,北京的房子也賣了,應該說已經離開中國文壇,但正如她沒有忘記故土老友一樣,大家其實也沒有忘記她。作家們聚會,尤其是和她同輩或稍晚者,偶爾互相探聽她的近況,雖然消息甚少。誰偶有聯系,同坐諸君一定詳細打問,随之回憶這位美麗知性、個性鮮明、曆經風霜而風華不減的文壇俠女。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張潔龔自珍贈友黃蓉石詩作有句“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一百餘年後,用之張潔,也是确的。在通常的印象裡,張潔有性格,有俠氣,甚至有時會讓人下不來台,此類故事所在不少。但在我記憶中留存的,是她作為長者、女性的溫文。2008年,時近中秋,時任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金炳華同志囑我給張潔送上海杏花樓月餅。我到了位于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北京文聯宿舍,敲門進了張潔的家。當時我從上海宣傳部到中國作協工作時間不長,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出身的我,作品讀過不少,親眼見作家,也是夢想之一。錢锺書吃雞蛋不用見母雞的名言,是謙虛,但不可當真,知人論文,還是很重要的。由于激動,我居然鬼使神差地直接到衛生間去洗手。為自己這程這之外的動作作解釋,我說,在外走了很久,進屋洗手,幹淨一點。本是避免尴尬的托辭,卻得到張潔意外的高興和贊揚。她說,這習慣好,小李幹幹淨淨,我進房間也是先洗手。月餅放下,轉達了金書記的問候,閑聊幾句,說到房子。那幾年上海幾乎全民在議論房子,我離開時間不久,慣性地聊到這個話題。張潔說,這是機關的房改房,交了10萬元錢。要交錢,手頭沒有,正好一部小說賣了影視版權,購買方問我要多少錢,我想起要交房款,就說10萬,錢到手,直接抱到機關。說着,做了一個雙手捧着又掼下來的手勢。第二次到張潔家,好像是取她的簽名書。她開門後即說,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飯,我其他飯做得一般,煎牛排很好。我推辭不過,隻好從命。她在廚房忙活,我到書房,看見創作了一半的油畫。一會,牛排上桌,大大的一塊,倒了紅酒,真有吃西餐的感覺。或許,她在有意為不久後的美國生活做準備吧。我說,張老師多才多藝啊。她回答,我沒怎麼學過畫畫,有感覺了就畫。眼花了,看書咬不住字,畫畫可以。作家寫字畫畫,所在不少,越來越多,但絕大多數都是寫毛筆字、畫國畫,畫油畫的極少,張潔的确不走尋常路。張潔油畫當時浩然剛去世,也住同一幢樓。吃飯間,張潔給我講北京作家的往事,包括浩然得意和失意時的事,對浩然評價不低。我們學當代文學史,認為《金光大道》的作者,文定一副高大全的樣子,其實真實并非如此。當時她講浩然,正如今天開始的衆口說她一樣,是人走入曆史,成了先人之後的身後功名,當是更真實的。赴美長居之前,她每年都到美國女兒處,住幾個月又回來。一次,她給我來電,說回來了,叫我一起吃烤鴨。我以為北京吃烤鴨,當然是全聚德或便宜坊,張潔帶我去的,卻是北京市政協的餐廳。張潔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和這裡很熟悉,稱贊烤鴨味道道地。果然,好幾位服務員和她打招呼,問出去了多少時間,女兒情況安好。食客還是兩人,食物卻變了,成了正宗的京味主菜。現在回想,她應該是想家了。邊吃邊聊,說起工業題材創作,我說自己從小生活在國企煤礦,屬于“企三代”,對國企有很深的感情,一定好好讀讀您的《沉重的翅膀》。她說,八十年代初,她到美國通路,看到超市裡那麼多東西,非常羨慕,想我們什麼時候物質也能這樣豐富。當時她在一機部工作,知道中國工業水準,非常着急,是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張潔油畫一服務員過來說,張老師,鴨架幫您打包吧。看樣子,她每次都是這樣的。張潔解釋,我拿鴨架子回去做湯。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了,雖然鄰居都很好,一個人生活還是不友善,我準備把北京的房子賣了,到美國和女兒生活,這樣有人照顧。我說,您以後回來得住飯店了。她回答,坐飛機時間太長,身體也吃不消,還能不能回來真不一定了。她去美國長居前,房子賣了700萬。賬面上增值巨大,但考慮到房子的位置和稀缺性,現今價值更大。說罷,從随身的布袋裡掏出幾本書,有三本《無字》,還有兩本散文集,都簽了名,題字:曉東惠存,說,連包一起送給你。食畢,天正雨,半天打不到車,當時還沒有叫車軟體。張潔問餐廳借了傘,我陪她走回家去。過長安街過街通道,明顯看出來她步履艱難,力不從心。不久雨停,夜的長安街更見寬闊氣派。到小區門口,張潔說,曉東,夠哥們!可惜我至今沒讀過《沉重的翅膀》,《無字》也沒看完,她送我的書應該還在,但也一時難尋了。她的作品,我認真看過的,是《靈魂是用來流浪的》,寫對美洲瑪雅人文化和生活的探尋,很殘酷,也不算她的代表作,但仿佛正隐喻了她的歸宿。而今,斯人已逝,唯願安息。(2022年2月7日)

張潔在夜光杯上發表的兩篇文章,今日讀來仍能感受到她的真性情:

替你還了一個你已經忘記的願張潔記得我在美國的時候就對我的英語老師說過,像《灰姑娘》、《白雪公主》這類的童話美麗是美麗,人讀人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可能有毒。因為讀過這些童話的少年人,從此可能就等待着一個白馬王子或是公主的出現,并和他(她)“從此他們就幸福地生活下去”——你可以在每個童話的結尾處看到這句話。還真有等到白頭的癡心人,或從此本末倒置,以為幻想才是生活,生活卻是錯誤。不但沒有“從此他們就幸福地生活下去”,而是與此滿擰地過了不幸的一輩子。當然大部分人最終還能腳踏實地度過此生。等到年紀一年年地大起來,生活的具體、瑣碎、庸常也會将這幻想漸漸地磨滅,明白了幻想并不一定都能變成現實。偶爾回想起少年時代的這個夢,就會淡淡地一笑,是那種不相信自己有過這樣的夢、也不再相信人間會有這種夢的笑。可當氛圍合适、特别是某個樂曲響起來的時候,這些幼稚的夢也會猛然地閃過心頭,隻剩下了一閃,沒有别的。九月二十五日,應中信旅遊總公司的邀請,美國冰上舞蹈團《灰姑娘》劇組在北京首都體育館作訪華的首場演出。因為朋友的熱心,我得以躬逢其盛。劇組的陣容是強大的,其中不乏曾在世界比賽中多次獲獎的運動員,一般來說,美國那些得過世界獎牌的花樣滑冰運動員,退役後大部分會在冰上芭蕾舞台上開始他們的又一春。但是這次來華通路演出的還有風華正茂、如日中天的一九九五年女子世界花樣滑冰冠軍關穎珊,雖然她在表演中連摔三跤(第一次表演中摔了兩跤、第二次表演中摔了一跤),甚至在最後出來謝幕的滑行中也差點摔了一跤,但觀衆們還是給了她熱烈的掌聲。他們并沒有因關小姐在去年的世界冠軍賽中,奪走了中國代表的機會,而在天時地利人和三項條件都對她不算有利的情況下,對她眼下的失敗給予報複。由此可見北京的觀衆是很講義氣的觀衆,是很有水準的觀衆。當然,也許還因為那點血緣關系——關穎珊小姐是個ABC,也就是我們說的華裔,而這個夜晚的演出,還是她為中國希望工程參加的義演。冰上芭蕾是一個集滑冰運動和芭蕾藝術于一體的特殊表演形式,不僅要求表演者有一流的花樣滑冰技巧,還要有較嚴格的芭蕾舞訓練。可以說,劇中的每一個角色的技藝對這一表演形式不僅勝任,而且出色。特别應該指出的是灰姑娘的朋友巴藤的扮演者。美國人以他們快樂(我不說幽默,美國人的幽默和英國人的幽默比起來還差着一個檔次)的天性和方式,給了《灰姑娘》新的解釋,把冰上運動和這個古老的故事結合得亦莊亦諧、老少鹹宜,經過這樣的解釋,是難以生出那些不着邊際、無謂而又傷人的幻想的,而隻留下了對這個老故事以及高超的滑冰藝術的享受,或是,頂多給熟悉或是曾經迷戀過這個老故事的幾代人,那麼一點無傷大雅的回味——帶着一種否定之後的否定在冰上重讀這個故事,已不再是舊時情懷。雖然美國也在走向貧困,這樣的不幸在一九九五年的裁員大潮中已見端倪,這次裁員大潮,連白領的中産階級也沒有能夠幸免,甚至可以說是直逼生活穩定的中産階級。但是《灰姑娘》舞劇場景的豪華、鋪張,卻說明餓死的駱駝比馬大。歐洲人是幹不起這個事了,冰上芭蕾這一耗資昂貴的表演形式也隻有在美國才得以發揚,并發揚得起。以後呢?也許有一天中國人會廣招天下冰上奇才,擔負起發揚冰上芭蕾藝術的重任也難說。這次中信旅遊公司能一擲千金請來這樣價值不菲的表演團體,讓國人大開了眼界。遺憾的是,音響效果差了一些——請諒我不得不說出這一點。據說,這種情況很快得到了改善。新民晚報1996.10.02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張潔油畫

最愛自助遊張潔我保證不會參加旅遊團。隻要看到前頭有人打着面小旗兒,後面跟着一群至少一周内不得不朝夕相處、秉性各異的陌生人,我就發怵。2000年在巴黎轉機,自本國某一旅遊團進入候機室後,頓時硝煙四起。彼此之間,旅遊團成員與導遊之間,為各式各樣的雞毛蒜皮和旅行社的經濟陷阱,或想當然的經濟陷阱。難得有幾個不打仗的,卻是兩個腦袋湊在一起講他人的“閑話”,不過幾天相處,竟有那樣多的是非可說。幸虧來了一輛食品小車,補償他們因誤機影響的就餐損失,這才宣告停戰。當然,也不拒絕西方出版社為我安排的“公費旅行”。因作品在西方多個國家翻譯出版發行,為此旅行過歐洲十多個國家,但那隻是在一位翻譯的陪同下。不過自助旅行還是我的最愛,雖則需要自己支付旅費。那種背隻破包、遊走天下的情狀,就像背着一柄神劍遊走天下的孤俠,真讓我向往。如果真有來生,如果問我來生的願望,就是做一個孤身遊走天下的行者,而絕不當什麼作家。如若不想自己支付旅費,就得付出别的,比如個人的空間,比如行止的随意,比如不得不有的一點兒虛僞……比較起來,還是付錢容易,付出别的可能就沒那麼容易,甚至是尴尬的。再說為自己的每一份享受付出代價,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好比想吃一塊道地的牛排,可是囊中羞澀,又不認可那些“小資”出沒的假冒僞劣西餐廳,隻得自助。在不怎麼吃牛排的環境裡,為尋找一塊牛眼肉而辛苦,還有那些特别的香料呢,就得像驢一樣一批批從國外馱回。為求口味上乘,甚至帶回一些香料種子,種在自家的陽台上,如此等等。可是當你在餐桌旁坐下,急不可待地咬上那塊牛排時,所有為之付出的辛苦,也都得到了回報。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趣事,總會在自助旅行的小道上與你一次次地相逢。那年在葡萄牙,想去裡斯本附近的Sesimbra看看,問旅館前台,去Sesimbra費用若幹?答曰:四十二美金。又問:包括午飯在内嗎?答曰:否。于是我決定乘公共汽車,往返隻需七個美金,省下的開支可以用來美餐一頓。我經常與旅館前台負責推銷旅遊的那位先生,進行這樣的物價類比,他那永不枯竭的笑臉,終于漸漸地蔫了。這讓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可是我的錢包時時提醒我不能感情用事,尤其在異國他鄉,我不得不認同錢包的智慧,是最具權威性的智慧。沒想到,不到一個小時Sesimbra就逛完了。時間還早,想到下一個旅遊點看看,左等右等也等不來公共汽車。向本地人打聽,原來從裡斯本到Sesimbra的公共汽車每天上午一趟,傳回裡斯本每天下午一趟。有否taxi?回說也是隻有一輛,目前正在營運,不在出租汽車站上。那一會兒我意識到,即便對出身名門的旅遊手冊,也需仔細研讀。我蹲在樹蔭下,盤算着如何打發剩下的時光,忽地來了一輛出租,載來一個像我一樣不明就裡的旅遊者。他一眼就看出我們是“同行”,向我發出“海記憶體知己”的微笑,我報以一個虛情假意的微笑,便迅速跳上那輛出租。因為心懷鬼胎,禁不住從後車窗鬼頭鬼腦地将他打量,隻見“知己”臉上挂着恍惚的微笑,不解地望着絕塵而去的出租,我趕緊縮下自己的腦袋,掩嘴呼噜而笑……一小時後,當他像我一樣蹲在樹下守候一隻“兔子”的時候,肯定就會明白我為什麼倉皇而逃。在裡斯本,見到一家經營咖啡豆的老字号,馬上進去,想要買些帶走。豈不知那些與我一樣老的大媽,根本不搭理我,并一味揮手讓我走人,我進退兩難地呆在了店鋪的中央。明明一家挂牌店鋪,為什麼不售貨呢?懵裡懵懂走出那家店鋪,向一位像是學生身份的人打聽,他回答說,這是一家隻批發不零售的店鋪,而且她們不說英語。如此興之所至地遊逛,自然可以見識許多他人不會注意的風情,比如不知出于何人之手的那些小壁畫;葡萄牙特有的瓷質門牌;老建築上的石雕……新民晚報2004.05.22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改變着我們的生活。逆行者勇敢擔當,智識者發聲鼓勁,普通人自律堅韌、守望相助……每個人都是平凡人,每個人都是英雄。“夜光杯”與讀者朋友心意相通,以真實筆墨記錄、陪伴,以真摯關切傳遞溫暖與希望。

如今,我們從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的“夜光杯”稿件中,編選了74篇佳作,對應着“夜光杯”74歲,推出了《愛夜光杯 愛上海·2020》。

記憶|張潔: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本書文章通俗卻不粗俗,輕松卻不輕飄,深沉卻不深奧,尖銳卻不尖刻,傳遞着真誠、美好、溫潤與善意。這也是“夜光杯”堅守的定位、文風與态度。我們真誠希望,“夜光杯”能為這座城市的軟實力潤色、添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