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三個嫡子,為何偏偏讓小孫子繼承皇位?

作者:小滿知識科普

洪武31年,明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駕崩。皇帝駕崩後面臨的首要問題不是喪事辦幾桌兒,是誰來繼承。朱元璋選的繼任者是孫子朱允文,也就是太子朱标的第二個兒子。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有26個兒子,為啥偏偏就把皇位傳給了一個隻有20多歲的毛頭小子呢?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三個嫡子,為何偏偏讓小孫子繼承皇位?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皇帝的繼承制度。自周朝以來,中國封建的帝王們講的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這第一句話的意思是說呀,你爹是皇帝沒錯,你也是你爹的大兒子,沒跑兒,但是如果你不是皇後生的,就沒有資格兒。這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呢,皇後要是沒生兒子,或是皇後生的兒子死了,就立歲數最大的兒子。回到朱元璋身上,朱元璋的嫡長子是朱标,剛建國就把朱标立成了太子來培養,可問題就在于身體虛弱的朱标早早的染病去世了,白發人送黑發人,朱元璋還沒來得及傷心呢,就要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太子死了,要把皇位傳給誰?按理說,最合規矩的肯定是傳給下個笛子。朱元璋共三個嫡子,朱标死了,還剩老二朱爽,老三朱剛。可這兩兄弟實在是讓朱元璋看不上眼兒。老二朱爽幼年聰慧,研議鹦鹉,可惜成年後多行惡事,荒淫無度,妥妥兒的一個纨绔子弟。老三朱剛雖然不搞黃色,但是殘暴無度,要讓他當了皇帝,大明呢,就是第二個秦朝。這時候輪到燕王朱棣登場了。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早在朱元璋打江山的時候就見慣了刀光劍影,長大之後更是骁勇善戰。但是那時候太子朱标還活着,朱棣隻能在燕京當個王爺,而在他當王爺的這段時間呢,對民間大小事都是彼工勤,種種長處讓朱元璋在太子去世之後就決定讓朱棣來當這個接班人。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三個嫡子,為何偏偏讓小孫子繼承皇位?

但朱棣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它是妃子庶出。怎麼講,這皇帝的位置都輪不到他來繼承。果不其然,翰林學士劉三吾聽說朱元璋要立朱棣為太子,馬上就說要不得,為啥呢?其一,當然是立嫡不立長的規矩也适用于叔侄間,其二,如果立了庶出的珠地,那笛子,周王和晉王鐵定不幹,兩兄弟都手握重兵,搞不好啊,要幹革命,朱元璋不想讓朱家人内鬥,又由于朱彪的大兒子死的比豬膘海藻,最後綜合種種利弊考慮,朱元璋還是将朱彪的次子,也就是朱允文曆程了皇太孫繼承皇位。殊不知一場内鬥就此埋下伏筆。朱元璋看人的眼光毒辣,他早就發現豬DJ小子不甘心當王爺,可發現了又能怎麼辦呢?雖然他在位期間通過征北原、藍玉案等為朱允文。新掃清了國内外的軍事威脅。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三個嫡子,為何偏偏讓小孫子繼承皇位?

但是朱棣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虎毒還不食子呢,總不能把她也殺了吧。而且朱元璋留着朱棣是有大用的,那時候北園雖然被迫追出了沙漠,但遊擊隊還是不斷的騷擾邊境,是以他就安排骁勇的朱棣擁兵10萬鎮守燕京,兒有着8萬軍隊和朵顔三衛精銳騎兵的甯王澤駐守着大甯,也就是赤峰甯城縣。從這一安排看得出,在朱元璋心裡,這幾個兒子就像是一道屏障,保護南京的皇城不受北邊的威脅。總的來說,這是個很糾結的選擇,一方面呢,要讓這些藩王擁兵鎮守重鎮,一方面又害怕朱允文鎮不住這幾個叔叔。朱元璋自然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為了防止出現王爺舉兵篡權的事情。在社翻後,就規定不允許各親王之間互相往來,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時前來,必須翼王離京,另一王才可啟程,避免諸王互相串聯,與中央相對抗。在臨死前,他又分别勸朱棣,好好保護你的侄子朱允文,不然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接着又憂心忡忡地問出國文,我死了,你怎麼應對你這些叔叔?朱允文給出的答案是,溫水煮青蛙,先以德服人,如果不行,就削藩,慢慢削減他們手裡的兵權,實在不行,那就别怪當侄子的我不客氣了。好,這個回答堪稱完美,朱元璋很欣慰,雖然很空,但這卻是能想到的最好辦法,該他考慮的也考慮了,不該他考慮的也考慮了,就連臨死前為防止藩王鬧市,也下令不讓他們進京城調研。駕崩的那天,朱元璋安心的走了,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朱允文是那麼回答的,卻不是那麼做的。在朱允文看來,這些叔叔呢,表面人五人六的,其實内心壞的很,隻要他們存在一天,他就不可能在龍椅上坐的安心。登機後,僅僅過了一個月,朱允文便在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兩位重臣的撺掇下。以及自己急功近利的擔憂假開始了火速削藩。削藩的首要目标當然是最危險的朱棣,但考慮到直接削朱棣會太明顯,是以朱允文開始挑軟柿子捏,先削幾個王,打個樣兒給薛朱棣輿論造勢。周王朱素志,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在朱永文看來,他将是朱棣的有力助手,是以也就成了最早被清除的人。朱允文倒也不客氣,直接把這位叔叔一撸到底,從國家一級幹部直接貶為老百姓,并遷至蠻荒之地雲南。同年12月,朱允文又以貪虐殘暴的罪行将代王朱桂遷至蜀地看管起來。第二年5月,又以不法事罪名将閩王王嫔貶為老百姓。沒過幾年,朱允文就因私印鈔票最對湘王朱柏下手。湘王朱柏甚有骨氣,得知有人要來抓他,直接把老婆孩子都召集起來,緊閉宮門,自焚而死。結束了嗎?并沒有,朱允文又以迅雷之勢,迅速将其王朱富和代王朱桂廢為庶人,滅了六個王,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可謂幹淨利落。朱允文還是太年輕啊。朱棣也不傻,看着兄弟們個個倒下,心知肚明,下一個就是他自己。他不想束手就擒,于是起兵,以清君側,靖國難的名義,用了四年的時間攻占南京城,将皇權從朱允文手裡奪了過來,史稱靖難之役。那麼問題來了,朱棣真的想篡權嘛?我想他沒那麼傻,他呀,是想當皇帝,誰不想呢?可是他并不想造反,最重要的是他沒有那個資本。雖然他的手下有10萬兵,但和中央軍隊比起來,數量、後勤、名義啥的,自己沒有一樣占優勢。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三個嫡子,為何偏偏讓小孫子繼承皇位?

到時候皇帝沒當成,還背上了千古罵名,劃不來。他也在煎熬,煎熬着當個土财主呢,還是冒死一試,去當個九五至尊呢?而就在他煎熬的過程中,建文帝那邊卻開始步步緊逼,看見自己的兄弟一個個倒下,朱棣知道,就這麼煎熬下去,土财主别說當不成,命都要不了呢。是以他這才選擇了起兵篡權。朱棣篡權當然是鐵打的事實,但是其原因呢,還是朱允文太急功近利。方王确實該削,但也不是這樣的削法。要能這樣削,朱元璋早做了莫不成?你見文底比朱元璋還有遠見,朱允文這一做法也不是沒有意義,畢竟康熙就是吸取了朱允文這一教訓,恩威并施,才最終成功削掉三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