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沒有什麼能阻止一個真正的舞者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永遠能直面挑戰與困境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現代舞者 現代舞編導施璇、周念念

PART.

1

演出開始

準備就緒,演出開始。

舞台上的一方天地,鋪滿了明黃色的玉米澱粉,随着舞者的身體舞動,揚起的黃色粉末與舞者或孔武有力、或輕盈優雅的舞姿互相交融。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盆栽、風扇、凳子、衣架、瑜伽墊、鏡子……

聚光燈下,許多小物件不斷被搬上舞台。

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小物件,讓原本單調的舞台多了更多的色彩。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作品的名字叫《霧中風景》,很美,很詩意。

短短的四個字,會讓人忍不住去想象名字背後,潛藏着的故事。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2

“舞蹈,把一切都給了我們”

“最喜歡在天台看這些房子,它那些結構、排列,可以看到太陽下山,也可以看那個雲是怎麼變化的……”

這,是故事的開始。

在和兩位青年舞蹈家施璇、周念念交談時,他們正趴在天台欄杆上俯瞰下面的景觀,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施璇和周念念,一位是廣東現代舞團創團舞者,一位是創團後第一代舞者。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喜歡舞蹈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能與舞蹈結緣,施璇是懵懂的。

國小時期的他,其實對跳舞一點概念都沒有,快十一歲時,才在學校學習了《北京的金山上》,因為,他想去“看一看天安門”。

而後,一切都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入讀中央民族學院,開啟了學習舞蹈之路……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父母都是跳舞的。”

周念念,則仿佛從出生那刻起,血液裡就流淌着跳舞的細胞。她似乎沒有思考過,跳舞有什麼吸引的。

但從小趴在父母跳舞的排練場門口,看他們排練看他們練功,耳濡目染下,就喜歡上了跳舞。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就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

施璇倒是沒有想過,要将跳舞作為自己的職業。但他從進了現代舞團以後就沒有想過要去做其他的事情,“就會一直這麼下去吧”。

跳舞,對兩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

有什麼沖突,或者心情不好,沉浸在排練場裡、沉浸在舞台上就會讓人心安,讓人忘了一切。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3

他們還在跳

疫情暴發之初,一切都近乎停滞了。

普通人更多時候除了希望盡快恢複秩序,其實并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是以更多的,是堅持或重于當下。

對于舞者來說,線下的舞台演出無法正常進行,這個時期反而有機會享受自己的時間,施璇和周念念便是如此。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受困于疫情無法出門,讓他們有了更多時間整理思緒。

有感于疫情給生活帶來的改變,于是有了《霧中風景》最初創作的緣起。

“關在家裡嘛,關在家裡就編舞”。

兩人舞台,也從聚光燈下轉移到了家裡的天台。有時候跳累了,施璇和周念念會趴在欄杆上俯瞰下面的景觀。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施璇說,他最喜歡看遠處的房子,看它結構、排列。

疫情期間,他能看到的那個天空似乎一下子變得好藍,雲的形狀和以往看的好不一樣。對生活的詩意的感受,也是他們敲定作品名字的靈感源泉。

廣闊的視野,渺小的自己。

這強烈的對比也讓他們更為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義。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燈光、音響、音樂起。

在琴聲的烘托下,從頭到尾,蕩氣回腸,讓人震撼、感動,充滿力量。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咔,畫面停。太美妙了。

“想用舞蹈養活我自己”,這對夫妻火了!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舞者,不會害怕荊棘,即便面對溫飽與生存、面對挫折與困境時,沒法不被生活的棱角磨平。但,他們還在跳,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