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身後的一群白衣天使們。他們是冬奧會現場的“滑雪醫生”,是冬奧病房醫療保障值守的醫生……雖然滑雪場的氣溫低于零下十度,但他們共同的心願是:全力以赴,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開幕式前興奮的豆豆。北京協和醫院供圖

2月4日,負責北京協和醫院冬奧病房醫療保障的劉志麗醫生和值守的同僚們在冬奧病房一起觀看了開幕式直播,當一群手舉白鴿的孩子們奔跑入場,她心跳加速,因為她的女兒也在其中。劉志麗瞪大雙眼試圖尋找女兒的身影,雖然她隻是一片小小的雪花,沒有特寫鏡頭,瞬間融入巨大的雪花之中,劉志麗還是憑借母親的直覺一眼捕捉到了她。

“我的女兒小名豆豆,是北京景山學校金帆舞蹈團的一員。去年10月,她入選冬奧會開幕式表演,也許是天意,沒多久我被通知在協和醫院冬奧病房執行醫療保障任務。女兒和我約定,共同助力冬奧,在螢幕上見證冰雪之約”。劉志麗告訴記者。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劉志麗的女兒豆豆(右)在開幕式表演中。北京協和醫院供圖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劉志麗準備接診患者。北京協和醫院供圖

劉志麗說,“2022年1月7日,我比預期提前10天進入閉環狀态,沒來得及和豆豆告别。此時,她們的訓練也越來越密集,強度也越來越大,經常我等到很晚想和她視訊,她回到家累得直接睡着了。1月15日,夫妻告訴我女兒訓練時發熱,老師通知要接回來并進行流行病學的篩查以及治療。平日家裡兩個醫生(我和我父親),女兒生病時我夫妻從未操心過,此時他也有些慌亂了。好在有科裡、急診科同僚們的幫助,女兒順利就診,是乙流,需要用藥治療幾天”。

當天晚上,豆豆發燒最高40.3℃,夫妻一次次打電話溝通,問我能不能回家;豆豆因為燒得難受,在視訊中哭着喊“媽媽”。“作為醫生,專業理智地告訴我這隻是病情發展的過程,燒總會退,病總會好,但我仍然心如刀割。我的女兒,一直以懂事堅強著稱的豆豆,得多難受才會向我撒嬌哭訴啊。時隔多日,當我提筆寫下這篇文章時,回憶起那時的艱難,依然忍不住淚流滿面”。

好在,豆豆逐漸好轉。很快,她也要進入閉環訓練了。1月28日,是豆豆11歲的生日,也是她們要進入閉環的日子。按照奧組委要求,她們不許帶任何食物,是以我都沒辦法給她準備蛋糕。中午她來和我告别,隔着醫院西門的鐵栅欄,我能感受到她的淡然,大氣,感受到她那種榮譽高于一切的情緒。分别時轉頭的一刹那,我幾乎落淚,是心痛,也是欣慰,心痛作為母親無法陪女兒過生日,欣慰我的姑娘長大了,長成了我希望的那樣……

伴随着空靈的童聲演唱,一隻隻“和平鴿”腳踩雪花全場飛揚舞動,女兒這隻大“鴿子”牽着一隻小“鴿子”入場。“雖然看不清臉,但那驕傲、自信、熱情的笑容,我知道是她!雖然每個孩子隻是熒幕上的一個光點,但孩子們用她們認真、天真、浪漫的表演,讓熒幕前的我們感受到了奧林匹克的魅力。正是一個個平凡的人,如同女兒和我一樣平平無奇的小雪花,共同彙聚成一片巨大的雪花,向世界人民傳播着奧運精神,展示着跨越國界的友誼力量”。

通過冬奧會,我們彌補了過去滑雪急救的空白

“鼓勵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三億人上去了,我們要保障三億人平安地下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麻醉科醫生白鵬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滑雪醫療保障隊的一名滑雪醫生。醫療隊員們需要攜帶15公斤的裝備,通過滑雪的方式,從運動員比賽的賽道滑行到受傷運動員的身邊,在他們身旁進行傷情判斷和應急處理。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場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供圖

白鵬目前已經通過了加拿大滑雪指導員聯盟的二級指導員認證,也通過了國内的滑雪指導員認證。但在白鵬看來,高山滑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首先是坡度大,比起大衆滑雪的進階道難度還要高出很多。第二,按照國際雪聯的要求,高山滑雪是冰狀雪,比起滑雪,更接近滑冰,在陡峭冰面進行醫療救援的難度非常高,如何安全地停在受傷運動員的旁邊是滑雪醫生面臨的首要難點。“檢查過程中需要摘掉冰雪手套,一分鐘以内我們的手就會因為寒冷、麻木而失去感覺能力,活動也會變得遲鈍。”白鵬介紹。

北京申奧成功後不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就成立了滑雪協會。而這次負責冬奧保障的五名滑雪醫生,全部來自于北醫三院滑雪協會。

“滑雪急救過去在我們國家是空白的,但通過這次冬奧會,我們醫務人員對滑雪損傷的救治就更加了解。”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傷中心主任周方說。

為了節省時間和資源,醫護人員一直不喝水

北京同仁醫院主要承擔四類醫療保障任務,派出23位醫護人員。康夢田是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醫生,也是一名醫生黨員,目前正在張家口賽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做醫療志願服務工作,主要負責跳台滑雪中心醫療站的外籍運動員醫療服務。

“醫療站的隊員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默默堅持和忍耐。出于防疫防控的需要,一線醫護人員需要穿着隔離衣和防護服,防護服的内環境是密不透風的,在室内悶熱出汗,在室外零下十幾度的環境下又非常寒冷,大家強忍不适,在低氧和嚴寒環境下完成4到6小時的工作。由于防護服是一次性的,為了節省時間和資源,醫護人員往往很少上廁所,或者一直不喝水。”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傷員救治演練。北京同仁醫院供圖

北京冬奧會現在已經正式開幕,康夢田所在醫療站主要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負責現場運動員的一線救治、場館從業人員的醫療保障工作。目前,醫療隊已經完成了傷員救治的演練,包括運動員受傷後的一線處理,傷員轉運等。大家早已在工作崗位就位,為運動員、賽場從業人員提供全面保障。

1月23日下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孟一帆作為冬奧會醫療英語志願者乘坐高鐵抵達本次任務的目的地,張家口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他的工作崗位是FOP3醫療站醫生兼醫療翻譯。對于跳台滑雪這一運動項目來說,共有FOP1,2,3,三個站點,分别對應運動員出發,起跳和落地三個區域。每個站點共有2班,交替上崗,每班配備3名醫生,1名護士和4位擔架隊員,共8人。在運動員落地區域,是發生受傷機率最大的地點,是以,他的工作崗位FOP3也是最為緊張和忙碌的。

他的“戰友”均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每次出勤,大家6點左右就要起床,一身沉重的裝備(除正常的羽絨服,滑雪褲,雪地靴等,還要佩戴北鬥導航系統,視訊記錄儀,2部手台)就需要穿戴很久,然後采集核酸,吃早餐,坐通勤班車抵達工作崗位,先統一進行消殺,穿隔離衣,面屏,手套,随後前往FOP3開始工作。清點急救包,檢查擔架,肢具固定器,頸托是否完好,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的工作要到21點左右結束。一天的工作結束後,需要填補物資,消殺,乘車傳回駐地,簡單用餐後,還要進行線上總結會,23點左右才有時間休息。乘星而去,戴月而歸,已經成為他們工作的常态。

從奧運會官方訓練日開始,到資格賽,決賽,每一次出勤,都要重複上述工作。由于FOP3醫生需要從運動員出發開始,就關注每一個動作,是以他們經常需要大部分時間站在室外,時刻關注賽場内的情況。白天陽光下的白雪,十分刺眼,需要佩戴墨鏡,零下20多度的氣溫,即使穿着厚重,也經常感到寒風刺骨,每一班結束後,眼鏡,面屏,眉毛和睫毛都會結起薄薄的一層冰,連口罩内面的水蒸氣也會結冰,和面部皮膚黏連在一起。但是,這些艱苦條件對于志願者們來說都不算什麼,大家并肩戰鬥,熱情似火。

醫療站變成了被所有隊員拼命寵着的“小公主”

“寬闊的路對面挂着鬥大的标志牌,上面有一隻紅撲撲、憨态可掬的雪容融在向我和保健醫療部肖文小姐姐招手,我倆不由相視一笑,似乎一同在說:來吧,夥伴,開幹。”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蔺晨告訴記者。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骨科彭慧明在給搶救箱内的儀器貼标簽。

蔺晨說,我對着鏡子細細觀察自己白皙的圓臉和脖子,沒有一絲壓痕,不由感歎這防N95口罩壓瘡神器真是完美!然後檢查N95的氣密性,鬥志昂揚地出門。穿行在酒店間長長的連廊,迎面碰上外方人員,互相友好地笑着打招呼“How are you?Good!”

和肖文來到了醫療站,醫療站俨然變成了被所有隊員拼命寵着的“小公主”,每天大家都在想方設法給她“裝飾點綴”。熱心幽默的骨科彭慧明在打開急救箱清點時,順手給各種儀器、裝置貼上了标簽和型号,是的,他居然帶來了标簽機!不愧是協和外科大夫,連下了手術台也要追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醫療站”英文字樣配上醒目的箭頭。

北京協和醫院心内科何葉已然“點綴”到了醫療站外。萌萌的花體“醫療站”英文字樣配上醒目的箭頭,列印張貼到電梯門口沖着的牆上,生怕大家出電梯後不知道哪邊是醫療站。

一定全力以赴,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周建新。北京天壇醫院供圖

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周建新,也是北京冬奧組委首席醫療官。從去年10月正式進駐冬奧組委工作,周建新的生活和工作就完全進入“冬奧節奏”。“經常是清晨五點多出發,張家口、延慶、奧運村,幾個場地來回跑,回來都晚上七八點了。”身邊的從業人員說,周建新團隊要與各個醫療保障團隊溝通,設計賽事期間醫療保障方案,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

“昨天的冬奧會開幕式讓人熱血沸騰,作為幕後的醫療保障人員,我們團隊每個人都非常自豪。”周建新說,雖然國際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但是北京冬奧會依然如約開幕,這展現了中國力量和中國自信。

“對于醫療保障團隊來說,讓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健康、安全地在北京,在中國享受冰雪運動的歡樂,享受奧林匹克的歡樂,是我們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願望,為了實作這個願望,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

醫療保障的媽媽,開幕式表演的女兒……冬奧會背後的保障醫生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