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薛寶钗身上有很多槽點,主要來自于金玉良姻和薛家。薛家的門第和教養限制了薛寶钗的格局,不表示寶钗不是個好姑娘。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第五回)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钗,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钗行為豁達,随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钗去頑。是以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寶钗卻渾然不覺。

寶钗一來就引起林黛玉的妒忌,認她是個“強敵”。寶钗性格好,待人真誠寬厚又豁達,賈家上下“幾無差評”。對比林黛玉目下無塵孤芳自賞,自然更得人心。也就搶了黛玉的風頭,人人都願意和她玩。

當然,真誠與虛僞就是一線之隔,有認寶钗好的,也就有認寶钗“藏奸”的。其實好與不好,隻有感同身受後才能真正的體會。

對薛寶钗的認識,最深刻的人反而是妙玉。她的性格“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卻對薛寶钗認可,絕不是被“蒙蔽”,隻能是真正認識到了優點。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何況妙玉身上被賦予了一定的神性預言,看人更是清楚。

當日賈母帶着劉外婆來栊翠庵,妙玉專門偷拉薛寶钗和林黛玉喝體己茶。

盡管體己茶表現的是劉外婆的到來,讓她們三個寄人籬下之人感覺物傷其類,卻也代表妙玉對钗黛另眼相看。

但這段情節最引人注意的,其實是妙玉煮茶用的五年梅花雪水。

(第四十一回)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隻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這段故事的重點,并不是妙玉的“五年梅花雪水”喝不喝的得,以及林黛玉為什麼不認識五年梅花雪水成了“大俗人”。而是“五年梅花雪水”作為薛寶钗的“具象化”呈現。

雪通薛,《紅樓夢》與“雪”有關的,大多要聯想一下薛家和薛寶钗。

那麼,五年梅花雪水與薛寶钗有沒有關系?當然有。

首先,妙玉在玄墓蟠香寺收集的梅花雪水,存放在“鬼臉青的花甕中埋在地下”,這裡之前有四個伏筆。

第一,類似冷香丸;

第二,蟠通薛蟠;

第三,鬼臉,之前劉外婆講故事,賈寶玉派茗煙去找茗玉小姐,結果找了個“紅發藍臉的瘟神”;

第四,之前三宣牙牌令鴛鴦道:“湊成便是個‘蓬頭鬼’。”賈母道:“這鬼抱住鐘馗腿。”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玄墓、鬼臉青、紅發藍臉的瘟神、蓬頭鬼,鐘馗捉鬼……都被指向薛家弄“鬼”。

其次,後文大觀園初雪,賈寶玉到栊翠庵乞紅梅,薛寶琴作《詠紅梅花得花字》,寶琴是姐姐寶钗的影,梅花指向了薛寶钗。

最後,“五年”不是個随便的時間。細數薛寶钗來到賈家,正好就是五年。妙玉給薛寶钗的“(分瓜)瓟斝”上,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轼見于秘府”一行小字。同樣提示薛家來賈家已經五年,距離金玉良姻和賈家抄家倒計時還剩三年。

妙玉的五年梅花雪水是煮茶最好的“水”,變相印證了薛寶钗“山中高士晶瑩雪”的品質。

而林黛玉不識梅花雪水,則是钗黛關系的真實寫照。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薛寶钗來到賈家五年,林黛玉因對她抱有成見,一直不能真心接納,才會被稱之為“俗氣”。

妙玉是借林黛玉不識得五年梅花雪水,善意“譏諷”她應該放下成見,去認識薛寶钗的好,也為後文寶黛破冰做伏筆。

體己茶後第二天薛寶钗攔住林黛玉,問她為什麼偷看禁書,并教育她不應該忽略女兒的德行。

林黛玉是以感受到薛寶钗的好,二人關系緩和。等薛寶钗再次上門,從醫理、藥理方面對黛玉謀劃,钗黛二人徹底打開心扉,冰釋前嫌。

薛寶钗的優點,妙玉一眼就看透,林黛玉被她提醒才恍然大悟

(第四十五回)黛玉歎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隻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

薛寶钗好不好,有妙玉對她的認可,借“五年梅花雪水”提點林黛玉;有“心似比幹多一竅”的林黛玉真心實意地接受,就足以證明。

讀書人觀點再多,不如書中人感同身受。也就不多舉例,您說呢?

文|君箋雅侃紅樓

關注作者、點贊、收藏很重要,文章每日持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