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在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有一位遠道而來的95歲日本老人,被中央授予了“抗日戰争勝利紀念章”。
這位日本老人叫小林寬澄。他出生于一個和尚世家,從小就懷有憐憫衆生的善良之心。21歲那年,一份征兵令直接打破了小林寬澄的生活。迫于當時日本政府的壓力,他不得不收拾行裝,加入了侵略部隊的行列。
1941年,小林寬澄跟随部隊來到山東牟平縣附近農村裡掃蕩。在這裡,他看到了日本兵肆無忌憚地殘殺手無縛雞之力的無辜百姓,對這種行為無法了解,這也導緻他在部隊裡被其他人孤立。
在一次執行掃蕩任務時,由于我軍遊擊隊來得很迅速,小林寬澄所在的這支小部隊沒有來得及撤退,直接被我軍打散了。受傷的小林寬澄,成為了我軍的俘虜。
在被押送到俘虜改造所的途中,小林寬澄認為成為俘虜可恥,曾試過兩次自殺,但都沒有成功。
到了改造所後,小林寬澄以為自己即将面臨酷刑審判,但他看到那些同樣被俘虜過來的日本兵,一個個都十分悠閑,有的還在幫中國人研制炸藥。
這個場景讓小林寬澄一度以為回到了自己的營區。後來,他才知道,中國軍人不會像自己國家的人一樣,抓到俘虜後直接殘忍殺害。
在俘虜改造所裡,他們進行改造,做着耕地、修房屋等工作。也是在這裡,小林寬澄第一次放松了身心,内心不再因為那些侵略殺戮的行為備受煎熬。
幾個月後,小林寬澄跟認識的中國朋友說:“我想加入你們,如果可以我願意跟随你們一起為保衛祖國而戰。”
後來,小林寬澄的申請信被轉交到改造所所長那,所長從信中看出了小林寬澄參軍的誠懇。随後,在所長的推薦下,小林寬澄成為了一名八路軍戰士。
進入八路軍部隊後,小林寬澄除了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幹好之外,還會跟戰士們分享一些繳獲來的武器裝備使用步驟。
戰士們也對這個“日本八路軍”十分信任,把他當成一起抗敵的戰友。由于工作出色,小林寬澄成為了我軍反戰聯盟濱海支部的支部長,積極進行反戰的宣傳工作。
1944年臘月某天,小林寬澄在八路軍的掩護下,來到日軍一個據點前,開始喊話:“ 日軍弟兄們,我也是一位日本人,請大家别開槍......我作戰時受傷被俘虜,他們沒有殺我,還幫我治療,優待我......”
他的這一行為,也引起了日軍的注意。日軍在據點裡,大聲反問:“你是日本人?”時不時還傳來一些罵人的話。
在他們眼裡,小林寬澄就是十惡不赦的“叛徒”,日本軍隊甚至還以重金懸賞小林寬澄的項上人頭。
1946年,抗戰勝利第二年,陳毅率部隊到達山東,準備處理投降後的日軍部隊交接事宜。
當時,日軍部隊不承認共産黨,不肯把武器交給陳毅部隊,導緻工作無法進行下去。一天,他找到了小林寬澄,希望他可以去和日軍談判。
小林寬澄聽後立馬答應了,他來到新安鎮的日軍據點,和對方進行談判交流,向他們傳達了大陸軍隊的要求。
最後,日軍部隊同意将武器交給陳毅部隊。小林寬澄成功完成了陳毅交的任務,這次的談判交流,也為小林寬澄後來加入中國共産黨争取到了機會。
一天,舒同來找他,問:“你願不願意入黨啊?”小林寬澄十分激動,連連點頭,他試探性地問了句:“我是日本人,可以入黨嗎?”
舒同毫不猶豫地說:“你為革命的勝利也出了一份力,我來做你的入黨介紹人。”
随後,小林寬澄寫好入黨申請,在舒同的介紹下,成功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後來,小林寬澄就一直留在濟南政府任職,幫助處理一些遣返日軍戰俘和日僑的工作。
1953年,為了讓小林寬澄以光榮的身份回國,組織特意将他調到了内蒙古豐鎮人民醫院任職。經戰友介紹,他在豐鎮認識了一位護士。兩人因為互有好感,不久後就結為了夫妻。第二年,兒子出生,小林寬澄為他取名為“憲明”,因為那年,中國頒布了第一部憲法。
1955年,很多留華日本人陸續回國。小林寬澄因為思念家鄉和親人,也遞交了回國申請。在準備回國的過程中,大陸政府給予了小林寬澄很多便利,同時保證了他回國的安全。
然而,等他終于回到了闊别多年的祖國後,他卻受到了日本政府的監視。對于時不時在家附近出現的監視人員,他不予理會,開始為生計奔波,最後在一家海運公司任職,一幹就幹到了退休。
退休後,日本政府也結束了對他的監視。因為他們發現,在這幾十年的監視過程中,小林寬澄沒有幹過一件出格的事,他不是中國派來的間諜。
之後,小林寬澄開始在日本各地演講,講述自己在中國的反戰經曆,呼籲大家珍惜和平。同時,他還多次往返中國,參加中日友好工作。
2015年,95歲的小林寬澄收到了一封來自中國的邀請信,邀請他參加紀念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大會,也就發生了開頭那幕。
獲得紀念章後,他說:“我永遠是中國共産黨黨員,是八路軍戰士!”
2019年,小林寬澄在日本去世,享年99歲。
#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