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引言

在漢代,專供書寫使用的硯已被普遍使用,制硯材料的取用也較為廣泛,大多以石制成,也有少數是玉硯、陶硯、金屬硯、漆硯等。硯的造型以圓形、長形為主,另有山形、龜形等。有的硯在雕鑿技藝上已較精細,使其藝術效果日漸加強。

從解放後不斷出土的文物和有關資料中可以看出:漢代硯品種呈多樣化,硯式始趨複雜化,雕鑿逐漸藝術化,可以說是大陸制硯史上的第一次昌盛,并代表着劃時代的典式,足以構成漢代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西漢時期,尚未出現有形制的墨錠,多是将墨丸放在硯石面上和水,用研石壓磨,是以西漢時的石硯多帶有研石。1983年12月,在湖北江陵張家山三座西漢初年的古墓中,出土了兩件圓形石硯,都附有用天然鵝卵石加工制成的研墨石,石頭上還有使用的痕迹。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1973年在廣州市金坑西漢古墓和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古墓以及河南洛陽、河北等一些地區出土的漢硯,

均帶有研墨石。特别是1978年,在山東臨沂市城區金雀山第11号西漢墓中出土了一件盒裝石硯,其制作巧緻,玉硯充分顯示出了古硯制作技藝的水準。

墨盒為木胎漆盒,其硯為一長方形石闆,硯面光滑平整,殘留墨痕,背面粗糙不平,邊緣呈不規則鋸齒狀,長16厘米,寬6厘米,厚0.2厘米。其巧處是在盒蓋與底的同一端,各鑿有一方形小槽,是專為放置研墨石而設計的。

槽内研墨石長2.5厘米,寬2.5厘米,高0.2厘米,硯盒底與蓋合并在一起,研石正好扣放其中。在有小槽一端的漆盒底上,還有一個不規則的小槽,與研石槽相通,以存放墨丸。根據當時細心的發掘人員觀察,石硯出土時,小槽曾有若幹芝麻粒大小的墨丸。這種布局合理、設計巧妙的硯盒确實令人拍案叫絕。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在西漢時期,由于人們習慣席地而坐,附于低矮的幾案上書寫,是以硯要放在幾案旁的地上。為保持硯身的平衡且易于移動,足硯随之産生。1956年,在安徽太和縣李閣鄉雙右堆空心磚西漢墓中,出土了一方石質圓形有蓋的三足硯,其蓋呈鬥笠狀且有鼻孔,上刻有兩條披鱗挂甲的長身獸,硯底三足刻有清的花紋。實物現藏于安徽博物館。

除石硯帶足外,陶硯有足的實物也不乏其例。1195年,在安徽巢縣柘臯出土了漢代的“瓢形雙足陶硯”,前端有雙足,呈前仰後俯之勢。低處易于存墨,高處便于膏筆,純為一件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具。今人穆孝天的《安徽文房四寶史》中有該硯的圖版。

西漢時期陶硯較多。就現有的實物來考察,有名的為“十二峰陶硯”。它奇峰競拔,一柱擎天,曆來為人贊頌為古硯中的典範作品。另外,龜形陶硯制作也很豐富,其形制各異,姿态逼真。有直頸、屈頸單龜,有交頸接尾的雙龜。龜背多為硯蓋,上刻有龜背紋,足見陶硯制作的精巧。東漢時,随着社會生産和科學文化的不斷發展,書寫工具的制作也出現了一個新的局面。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無形制的小墨團被有形制的墨錠取而代之,紙也跻身于以簡為書寫材料的行列,與簡有平分秋色之勢。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硯的發展,使之趨于靈便和抛開硯石,自成一體。1972年在甘肅武威縣磨嘴子東漢墓中出土了一漆匣石硯。硯呈長方形,較規則,已沒有硯石。

經有關人員研究鑒别,這一漆匣石硯制作于東漢時期的公元126年至167年之間。另河南洛陽市博物館中現藏有一個東漢圓形帶足石硯,也同樣沒有研石。這一明顯的特征可以看出東漢時硯的變革已開始向現代硯發展。東漢硯除無研石外,圓形三足是另一特征。

1955年在河北滄縣四莊村東漢墓出土雙盤龍蓋三足石硯,此硯三足渾厚質樸,上面刻有簡單的花紋圖案;1956年安徽太和馬古堆也曾出土了三足石硯;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現藏有一方漢代三足石硯,硯面較淺,上端開有一橢圓形水池,三足為熊頭狀,每足之間透雕熊獸相鬥,線條流暢,圖案渾樸,為不可多得的漢硯佳作。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由于漆器工藝在東漢時極受重視,此時還出現了漆硯這一新品類。據1966年《考古》雜志第2期載:1956年在安徽壽縣一東漢墓中,出土了一長方形漆硯。這種漆硯的做法是,在硯型外面用麻布及絲織品裹纏上,在麻布絲織品上塗上一層漆灰,經晾幹打磨後,再塗上一層朱漆。這種漆器的制法,被稱為“夾纻胎”,它最早始于戰國末期,東漢時被運用以制硯。這種硯台輕便、堅固、耐用,比木胎略勝一籌。

由于東漢硯的制作已較為講究,因而對硯的保護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硯盒,并顯示出較高的藝術性。東漢時除原有的漆硯盒外,還有以金屬銅為質材制作的硯盒,并采用一種鎏金技法,即用金和水銀混合成的金汞劑均勻地鎏抹在硯盒的表面,再用火烤,使金汞劑中的水銀蒸發而金牢固地依附在盒面,然後用瑪瑙工具壓磨成光。

這樣制作的硯盒耀眼奪目,也使硯台身價百倍。在江蘇徐州東漢墓中,出土過一獸形鎏金銅盒硯。獸身為硯蓋,通體鎏金,鑲嵌有各色寶石和紅珊瑚等,硯面為石片鑲嵌,利于硯墨。這件鎏金盒硯不愧是東漢時期鎏金鑲嵌技藝高超水準的代表作品。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在東漢時期,硯的發展完成了從有研墨石到無研墨石的過渡,這是硯史上的一大裡程碑。這時還有了對墨硯起源、發展等的理論著錄問世,東漢蘭台令史李尤的《墨硯銘》就是其例。

魏晉南北朝時期,硯的制作除繼續以石、陶、金屬為質地外,還出現了瓷硯這一新品類。其硯型有圓形、長方形、鳳字形,并有多足。這一時期,可說是硯得以定型的階段。在出土的文物中,較少發現魏時的硯,但在古籍中卻有很多的記錄。

在晉代,由于多使用漆煙、松煤混和制作的墨丸,硯的形制也随之變化,成為多凹心硯。此硯和右軍硯極相似。

在晉代時期,瓷器生産迅速發展,蹄形足的圓形青瓷硯也以嶄新的風貌問世,成為硯家族中又一新成員。江西永豐縣曾出土東晉時的一方三足圓形瓷硯。1958年,江蘇南京市發掘的東晉墓中也曾出土二方瓷硯,說明了晉時瓷硯生産、使用的普遍性。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晉時的陶硯生産遠不如兩漢時期,陶硯常常被作為殉葬之物。另外,晉時還有漆硯、木硯、金屬的鐵硯、銅硯的生産。

南北朝時期陶硯的形制多是上狹下寬,首寬尾窄,前俯後仰,硯有足。

因硯面酷似“鳳”字形,故人稱“鳳”字形硯,實際上仍是晉時的箕形硯的形式。

淺析兩漢魏晉時期的硯台工藝

南北朝時期的石硯制作,仍向藝術品方向發展。1970年在山西大同市北魏建築遺址出土了一件石雕方硯。此硯全身雕有各種圖案,硯心兩側浮雕耳形環水池和方形筆舔,兩端有鳥獸作飲水狀,硯面對角有蓮花座筆插及聯珠紋圓形筆舔,周邊雕有騎獸、角抵、舞蹈、沐猴四組圖案。硯的四側及硯底雕刻有力士、雲龍、朱雀、水禽銜魚、蓮花等。論工藝之精湛,造型之美妙,這件珍貴的硯可算是上品。

結語

縱觀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制硯,在質材的多樣化、形制的藝術化等方面都遠遠超過了漢代。

繼續閱讀